港片已死,很多年前早已成了影迷的共识。
还记得《无间道》上映后,有一条经典评论:
“《无间道》拍的再好,也只是像一具艳尸,装扮得精美绝色,但终究是死物。”
翻译成人话就是:《无间道》救不了香港电影。
可这几年,港片其实在以自己的方式悄悄复活。
首先是票房。
香港电影票房TOP5,都是这几年的电影。
第一《毒舌大状》,第二是爆了一整个5月的《九龙城寨之围城》,第三《明日战记》,第四《寒战2》,第五《饭戏攻心》。
霸榜了很多年的《功夫》如今落到第七名。
票房之外,新的创作者和创作方向都翻涌,尤其是现实题材的小成本电影,佳作很多。
这两年就有《窄路微尘》、《浊水漂流》、《年少日记》、《白日之下》。
为什么会有复苏之势?原因复杂。
创作层面,我认为有二。
一是终于摆脱了无限模仿《无间道》。
二是终于摆脱了无限模仿周星驰的无厘头。
戒掉这两种“瘾”,告别曾经的荣光,才能向死而生,生发出新的创作力量。
另外,“传统”港片也在变。
把爆破、追车、枪战、搏命等当成看点的商业片越来越少。
偶有一部,也会死的很惨。
比如去年的《潜行》,几大影帝影后也救不了电影一点。
相比之下,今年初上映的《临时劫案》,就很有新意。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聊谨慎期待了很久,却又不敢太期待的“传统港片”
谈判专家
先说个定论,这是邱礼涛导演近年最佳。
电影翻拍自98年的好莱坞经典电影《王牌对王牌》。
要额外表扬片方的一点是,大大方方把翻拍信息写在主打海报上。
不像有的内地电影,明明翻拍自韩国电影,却遮遮掩掩生怕观众知道(请对号入座)。
邱礼涛这次,翻拍的非常彻底。
核心人物关系和关键情节都照搬原作,甚至女人质的名字都一样。
但可不要以为导演偷懒了,他拿来了精彩的剧本,也超水平执行出来了。
漂亮的叙事节奏是自己的,张力铺陈是自己的,把一个好莱坞故事改得港味十足,更是导演能力的体现。
故事背景是1993年,开场的新闻里播放的是黄家驹的葬礼,后面类似时代背景的元素很多。
第一场开场戏就改的很漂亮。
监制刘德华友情出演一名底层“反派”,拿着刀和煤气罐绑架了社署机构工作人员。
这一段主要为了表现谈判专家的能力,但刘德华的人物塑造,很加分。
以及,这样的情节,内地商业电影不太敢有。
电影双男主,刘青云+吴镇宇。
主线故事,不是两人一正一反,也不是两人搭档去谈判匪徒解救人质。
而且给人物做了一次绝妙的倒置:
让谈判专家成为“劫匪”,变成“被谈判”的对象。
这是故事最核心的创意。
如果谈判专家是“被谈判”的那个,那谈判手册里的一切技巧都没用了。
整部电影悬疑节奏把控的非常好,一松一弛之间,每次都能往上翻,直到最后都没有泄气。
刘青云饰演的谈判专家,被冤枉贪污外加杀害警察,他在进监狱的最后一刻,反客为主,在警局大楼里劫持人质,要求彻查事件。
观众很快都能猜到幕后黑手,但整体的趣味性并没有因此减少。
因为在“谁是幕后黑手”之外,电影还有三条齐头并进的悬疑线。
第一,为什么是吴镇宇?
刘青云成为劫匪后,指名道姓要吴镇宇饰演的前谈判专家过来谈,可他们之前几乎不认识。
为什么点名要他?
他的诉求不是一个谈判专家能完成的。
第二,现场救援的警察里,有多少帮凶?
刘青云涉及的,是一起警察窝案,现场负责救援的警察里,有哪些人涉案其中?
尤其是姜皓文饰演的行动队长,和郑则仕饰演的长官,是好是坏?
这个悬疑点一直保持到最后。
第三点,就是核心趣味:
一位辞职了的前谈判专家,如何规劝一位现役顶级谈判专家?
也就是说,在第一层身份倒置之后,又往上翻出第二层倒置:
表面是谈判专家劝服“劫匪”,其实是“劫匪”劝服谈判专家。
再加上黑白难辨的警察以及四名不同身份的人质,所以这是一个四方势力在狭窄空间里,互相“打嘴炮”的故事。
吴镇宇刘青云两位老戏骨的表现,老吴比老刘更好。
他在如此紧张的氛围中,演出了人物的松弛感。
剧本一开始给这个人物定调极高:“情操高尚“。
有了这个前调,人物其实非常难演,因为一开始就露底了,很容易脸谱化。
但吴镇宇非但没有脸谱化,反而演出了很多细节。
不输原版里的凯文史派西。
总结来说,《谈判专家》完整保留了原版剧本里的精彩,但同时有把香港背景和时代声音融入的很好,港味很足。
“谈判专家”和“劫匪”身份的数次倒置,非常精彩。
港片这样发展,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6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