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被无数人误解,说她玷污了中国。
因为她曾经扮演的许多角色,都在贬低华人,诸如妓女、窃贼等反派小角色,且呈现在好莱坞电影。
有媒体评论,讥讽她“死过了1000次”。
就是这样一个人,头像被刻上了美国硬币,享有和华盛顿相同的荣誉,还是首位被刻上美国硬币的华人女性。
享有如此荣誉的背后,其实藏着不与人说的心酸与无奈。
只有她明白,这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应了一句话,颠沛流离的生活才配得上光彩夺目的人生。
这样一个充满了传奇人生的人物,就是曾名动好莱坞的华裔裔美籍女演员——黄柳霜。而她传奇人生的起点,始于中国。
一、时代背景下成就的种族肖像
光彩夺目的人生背后,终究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那无关她的经历,而是时代背景下的彷徨。
黄柳霜是美籍华裔,出生于美国、长于美国,却并不属于美国,起码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人在意角落里挣扎的她。
因为那个所谓自由的国度,从19世纪初掀起了一场排华运动,而生活在洛杉矶的她自小就遭遇不公待遇。
哪怕进入美国电影界,歧视依旧存在。
可对她来说,电影又是她唯一摆脱歧视的途径。
自然,黄柳霜进入美国电影节并非一帆风顺,既有来自于外界的阻力,也有来自于内在的阻力——她的家庭。
一如所猜,她的父母并不同意其当演员。
原因无他,即“好女不从艺”。
虽说黄柳霜一家很早就来美国“淘金”,走在了时代前列,她的父亲骨子里依旧是很传统的中国人。
所以对于黄柳霜从艺的想法,她的父亲表现出很强烈的反对。因为在他眼里看来,从艺是一件上不了台面的事。
也正是因为父亲的反对,以及这些年的遭遇,促使她更加急切想迈入美国电影界。她想证明自己,更想打破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因此父亲的反对反而成了她的动力,外界的质疑成了她力量的源泉。
可就算如此,黄柳霜想要进入美国电影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她远比其他人更加坚强、更加努力。
九岁的时候,就开始到街上观摩电影拍摄。渐渐的,她彻底迷上了电影,亦或者说她把电影当做了自己的全部。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哪怕只是个小孩子的她,依旧处处遭受到各种针对、辱骂,只因为她是美籍华裔。
因此黄柳霜大多数时候都将精力集中于电影上,她几乎沉浸于“演员”身份中,即便还未曾出演过任何一部电影。
1919年,她正式涉足美国电影界。
在很长一段时间,其都扮演着无名小卒,比如情妇、窃贼、奴隶等。
角色虽小,但她都尽可能去演绎。可也是因为她饰演的这些角色,招致中国媒体讥讽她“死过了1000次”。
一个美籍华裔在“反亚”主题电影中倾情演出,无不让人认为她正在“毁坏自己民族”,玷污中国人形象。
唯独黄柳霜知道,她没得选。
她何尝不知道这些角色会给她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可在那个排华的美国社会,美籍华裔能进入美国电影节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压根没权利、也没机会去改变电影中充斥着的“反亚”主题。
何况她还只是小小的配角,只能尽可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绎,而无法突破原有枷锁,尽管她曾无数次表达了内心不满,始终如此。
二、寻根之旅
种种不满,只能被演戏所代替。
黄柳霜无可奈何,却也踌躇满志。
种族肖像早已固化,于她来说,这反倒是“突破”的机会。可现实是残酷的,个人的努力并不足以改变局面。
从1919年参演以来,其饰演的角色几乎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人物,甚至连结局都千篇一律——死亡。
正是如此,中国媒体才会讥讽她“死亡了一千次”。
即便自己所饰演角色从可有可无的配角变成了一定戏份的角色,依旧难逃早已形成的种族肖像。
显然,通过演戏是无法消除现实存在的种族歧视。
急切找到公平、寻求人生方向的黄柳霜,决定去他国发展。
当时世界上又有多少地方没有种族歧视?好在他国歧视并没有美国严重,她凭着精湛的演技很快站稳脚跟。
原本毫无起眼的小角色摇身一变,成了享誉世界的大明星,更甚凭着一部《唐人街繁华梦》受邀参加英国王室宴会。
在美国未能实现的理想,通过这些年沉淀、努力,终在欧洲实现,似乎她已经打破种族肖像形成的固有观念,毕竟就连英国王室都接纳了她。
但一切都只是表面的,即便她收获了名誉与声望,依旧很难像白人演员那样,真正跨入上流阶层。
从始至终,黄柳霜身上都有一个标签:华裔。
因为华裔这一身份,她在宣称“自由”的美国深受歧视。无端的歧视让她很难理解,也为几年后的访中之旅埋下伏笔。
在欧洲小有成就后,黄柳霜受邀回到美国电影界。
本以为这次回来能大有作为,起码能突破存在的种族歧视,结果依旧不如人意。事实上,她确实有了饰演女二号乃至女一号的机会,不过所饰演的角色依旧与真正的中国人形象大有不同。
那时候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摆脱不了传统束缚。
哪怕她接连在《上海快车》、《大饭店》中出演,依旧不被美国接纳,更甚中国人也不认可她所饰演的角色。
饱受争议的黄柳霜,心情愈发烦闷。
事实上,她作为美国第一位华裔女演员,通过精湛的演技,已经在尽可能诠释全新的中国人形象。
纵使在充斥着种族歧视的美国,她在美国电影界尚有一席之地。
年少时想着靠演戏打破阶级桎梏、意欲让世界知道“黄柳霜”这个人的她,无论是污名大于盛名,还是名气大于骂名,终究算得上闻名于世。
当然,中国对她的评价更多还是负面的。
即便如此,她对中国充满着好奇,同时对长期在美国电影中饰演一些反派华人角色表达了强烈不满和厌倦。
的确是厌倦了,不然也不会远赴欧洲。
只可惜个人发声始终微弱,终究难抵煌煌大势。
几乎能深刻感觉到,黄柳霜在那样的环境下的烦闷、惆怅。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她光彩夺目的人生。
沉舟侧畔千帆过,再回头,轻舟已过万重山!
悠悠岁月积淀下,时间会给予每个人答案,可那时候的她难以理解、更无法接受,随即做了一个决定:回中国看一看。
她想去那个陌生又熟悉的国度,看一看中国最真实的样貌。
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单纯的好奇。好奇生活在中国的同胞们和自己有没有不同,好奇自己一直以来坚持是对是错。
1936年,黄柳霜登上游轮、穿越太平洋,奔向中国。
对于这位美国第一位华裔女明星来访中国,中国表现出强烈的抗拒,起码诸多杂志媒体纷纷声讨,谴责她“侮辱中国”。
不可否认,她过去饰演的诸多角色太过负面。
当时中国正值思想觉醒、举步维艰,一个美籍华裔如此“抹黑”中国,可想民间风评必然一片声讨。
不过当她真正抵达上海,又是另一番景象。
三、第一位美籍华裔女明星
人虽为至,名声先到。
让黄柳霜惊喜的是,她抵达上海还没有下游轮,就有记者登上游轮采访。码头还有成千上万的中国民众,早早听闻消息,想要一睹这位“大明星”风采,这让她颇为受宠若惊,心中不免多了几分期许。
早在来中国之前,她其实对媒体杂志的评价多有耳闻,本以为这次寻根之旅会多有波折,不成想受到如此隆重欢迎。
当然,这种欢迎更多还是“作秀”。
当时中国正值水深火热,又有多少普通民众会关注一位美籍华裔女明星?
既然没人会在意,所谓的“成千上万人涌向码头一睹女明星风采”也就是有人故意为之,那谁会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答案是国民党。
亦或者说,这次寻根之旅早就被赋予特殊的政治意图。
只不过黄柳霜沉浸于获得认可感的成就中,并不在意那层特殊的政治意图,因此在给朋友的回信中才会说:“我真希望我生在中国!”
在中国,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认同感。
即便这份认同中被赋予了一定政治意图,她依旧很高兴来到中国。
当然,从她访中九个月的行程来看,其实并未真正全面了解到真实的中国,不过这并不妨碍她对“中国人”这一身份的认可。
过去在美国电影界、欧洲电影界,即便她受到欢迎,出席英国王室宴会,也无法打破固有的种族歧视。
可来到中国后,种族歧视被消除,她就是一个美籍华裔女明星!
赋予特殊政治意图又如何?她所追求的早在这次寻根之旅中实现。如有可能,她是希望留在中国。
最终,黄柳霜还是回了美国。
回到美国之后,扑面而来的是难言的区别待遇。
强烈的反差感,让她更加倾向于“中国人”这一身份。当听说中国深陷战争泥潭中,她主动投身到公共事务中,为中国募捐、四处奔波。
除募捐之外,黄柳霜在演艺事业上有了新突破。
不过这种突破与美国对中国态度改善有莫大关系,原有的种族歧视一再被弱化,她也就有了向大众展示的机会。
不再扮演反派角色的她,通过自己精湛的演技、借助中国传统服装,给大众展示了全新的中国人形象。
而通过演绎这些角色,风评得以更正,其形象变得立体。
9岁就执着于演戏的黄柳霜,总算能堂堂正正站在世人面前。可就算如此,她依旧未能得到中国上流社会的真正认可。
没看错,就是中国上流社会,而非美国上流社会。
需要获知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上流社会不可能、也不会在那个时代承认黄柳霜,即便中美关系改善。
至于后来?一定会承认。最直接的证明就是,黄柳霜头像被刻上了美国硬币,享有和华盛顿相同的荣誉,成为第一位被刻上美国硬币的华人女性。
可中国上流社会不同,他们其实可以认可、却不愿意认可。要知道黄柳霜回到美国后一直致力于中国公共事务,为中国抗战筹款、捐赠物资,出演的多部电影片酬尽数捐给了中国,那为何不认可她?
倒也不是不认可,而是不接纳!
一如她的父亲一样,始终不接受她当演员这件事。
即便黄柳霜在美国电影界摸爬滚打多有不容易,有太多心酸与无奈,可她实在出演了太多负面角色。
一应角色背后,终究给中国人添了污名。
因此中国上流社会除黄柳霜访中那一次与之有所接触外,其余很少主动联系。
本来对中国人这一身份产生极大认可感的她,结果却遭到莫名的冷落、不重视,可想内心的烦躁与郁闷。
纵使如此,她还是心系中国、为中国抗战不遗余力。
随着抗战结束,黄柳霜的演艺事业达到巅峰、也正式宣告结束。从1942年起,她就很少出演角色。
零星出演,算是留下的最后回忆。
即便如此,很长一段时间她所得到的评价始终是负面的。
那个时候可没人在意她在好莱坞闯荡的不容易,只知道她饰演了不少负面角色,好在这些年华裔群体逐渐有了话语权,她这位美国第一位华裔女演员的生平和演艺事业重新得到评价,才惊觉她对中国的那份执念让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