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奇葩的日军战俘: 战俘营主动申请加班, 因太卷被德军狱友群殴

妙之评过去2024-05-25 14:06:33  127

1945年8月,在对日最后一战中,百万苏军出兵东北以席卷之势歼灭了日本关东军。

而有关于苏军为何出兵东北,也是众说纷纭。有一种比较冷门也很搞笑的说法是——他们是奔着日军的“人”去的,确切的说他们是馋关东军那几十万丁壮。

可俘虏这种东西,一来需要大量人员去管理,二来还需要供给食物和生活物资,况且西伯利亚的战俘营里面,早就有很多德国战俘了,管理这些战俘,对战后一穷二白的苏联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知道收容战俘的弊端,日本战俘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苏军出兵百万只为将他们拐到西伯利亚呢?

原因无他——不是德国战俘用不起,而是日本战俘们太有性价比了。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轻松探讨一下,在西伯利亚战俘营的“内卷之王”——日本战俘。

战俘营卷王——日本战俘

日本战俘,前往西伯利亚

我们先来看看,为何很多人说苏联出兵东北,是为了抓战俘。

在二战中,苏联一共动员了3000多万青壮上战场,到了1945年的时候,苏军的兵力达到了巅峰的1000万。几乎所有的男性青壮都在军中服役后方的兵工厂里面也多是老人和妇女从事流水线工作。4年的卫国战争也造成了苏军青壮大量损失,说打光20年代出生的苏联青壮也不无道理。

特别是在战争末期,随着大规模战事的结束苏联也回归经济建设,但在这时候,他们却发现因为青壮损失,导致国内劳动力短缺,特别是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本身就天寒地冻,更没人愿意去。但当时该地区又是苏联的工业和生产基地。

而劳动力的短缺,自然也苏联人把主意放在了外国人身上,花钱雇佣肯定是不现实的,免费劳动力最好,而什么样的劳动力是免费的呢?

答案是——战俘。

前往西伯利亚工厂的日本战俘们

可在卫国战争期间的,苏联人从欧洲俘虏的德意国战俘,无论是在数量和配合程度上都堪忧,压根无法正常进行劳动作业,因此,他们在二战末期自然也将目光定在最后一个轴心国——日本身上,而近在咫尺的关东军自然就是他们目标。

近代苏联学者卡拉曼在他的研究中说过,二战苏军对于日本战俘的要求:

“将日本战俘安置到远东地区“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他们在那些劳动消耗最大、体力劳动最繁重的部门—有色金属、煤炭、采矿、林业、渔业部门从事劳动,因为这些部门的人力资源严重匮乏。”

而且,早在进攻期间,人家苏军就已经开始做了周密的部署。

“宣布对日作战之后,苏军先后在东北修建了20个前线战俘营,它们分布于哈尔滨、长春、奉天(沈阳)、佳木斯、牡丹江、吉林、抚顺等地。”

可以说,二战末期苏联针对日军的抓俘行动是已经筹备已久。

日本战俘们在堵宿舍楼前合影

那么,在二战结束的时候,有多少日本战俘被送到苏联?

根据近年来解密的苏联材料,的二战结束的时候,苏军一共在东北(包含半岛)合计消灭来的70多万关东军,其中俘虏了63.96万。其中关押在东北的有6.5万人(多数是伤员),这些人里面并非只有日军,还包含了伪满军人,半岛军人甚至还有苏联人(哥萨克人),这些人在苏军撤离东北之前,就被遣返回家。

而真正被苏军带回去进行经济建设的劳动力,实际只有58万余人。

在开往用工单位列车上的日本战俘们

这58万人,被安置在远东地区的“独立劳动营”里。

在刚开始的时候,因为那里的条件简陋,以及第一年过冬设备匮乏,有将近1万人被冻亡,其中1945年12月有3300人,1946年1月有5100人。

这倒不是因为苏联对待日本战俘苛刻,而是因为本身当年苏联也是物资匮乏,就连食物也是配给,因此自然顾不上日军战俘们。

条件艰苦的西伯利亚战俘营

事实上,苏联对于这些战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

在日本著名漫画家斋藤邦雄的回忆录中说到

吃的是食物是黑面包和杂粮。如果发的是杂粮我们就用饭盒煮了吃,所以水和炊具是必须要有的……这些男女从衣服上看都挺贫穷的,而且对我们也没采取什么侮辱的态度,苏方偶尔也会发发善心照顾我们去看场电影。

所以,日本战俘们在西伯利亚的日子,其实也就1946年冬天很难,其他时候他们过的并不算太差。

苏军工头检查战俘们指甲?(开个玩笑,实际上检查冻疮)

战俘营牛马,内卷之王

当然,日本战俘们之所以能在西伯利亚的日子过的相对舒坦,能获得认可,主要还是他们确实在建设西伯利亚的时候,贡献了很多,而且还是超额完成任务。

对于这样如同在职场之中的牛马打工人,苏联管理人员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那么,当时的日本战俘,有多牛马?

在经历过1946年寒冬之后获得很滋润的日本战俘,在打棒球

看看当时苏联的管理人员怎么形容,这帮日本战俘。

“日本士兵组织性强、还具有相当的专业技能,可以用来充当免费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在政府的监督下能够从一个劳动部门抽调到另一个劳动部门,可以派到那些气候条件恶劣的、不通电、日常生活条件极度乏、最艰苦的地区以及对健康有害的部门去工作。”

说白了就是公司(苏联)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在对苏军命令的执行上,日本战俘将服从贯彻的非常彻底。

如同我们现在的职场社畜一样,对于领导的话,我们也是无条件的回答“好的”,“收到”。

在工作之余还在学习的日本战俘,OS:卷死德国佬

在《日本武士的俄国坟墓》这本书中提到,日本战俘的表现

“日本战俘在泥炭开采场工作,干活非常卖力,从不偷懒。”

和德国盟友对于苏联人的工作分配抵制不同。

面对苏联分配下去的任务,日本人都会选择服从,而且每次苏联人分配工作任务和季度KPI,在日本战俘营内,都会有营长(管理1000人)带头,将任务平分到各个小组,而且还自发形成一个生产车间产能比赛,自己人之间就卷起来了。

执行任务不打折,这妥妥的牛马打工人。

进行重物劳动的日本战俘

除了执行命令之外,日本战俘也堪称是战俘部门的大动脉,基本苏军用于战俘生产和建设的每一个领域,以1945年滨海边疆区日本战俘分配为例

“在重工业上,煤炭企业2.5万人,军工生产0.8万人,有色金属冶炼0.2万人;建筑业1.2人,林业0.5万人,运输业1.8万人”。

这些行业,涵盖了采矿业、 木材采伐加工厂、城市和道路建设工 地、 石油勘探和采集、 加 工;甚至于一些农业种植,盐矿开采也有日军的身影。而且从解密的材料上看,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的建造和设计,也有日本战俘参与的身影在里面。

以至于苏联在这些战俘和国际压力之下,依然不肯轻易放走他们,真把他们“裁员”回国,可就真的裁到大动脉了……

日本战俘就是苏联工厂的一块砖

当年的日本战俘对苏联贡献有多大?

1947年苏联测算了一下当年自己的GDP,其中这里面0.7%就是由于日本战俘创造,很多苏联在远东的城镇和铁路,也都是日本战俘们建造的,比如高加索冶金厂、阿穆尔钢铁厂、索契水电站等等,堪称苏联的基建狂魔。

当然日本战俘的职场社畜一面,还表现在他们的内卷上。

而且,在完成工作任务之余,日本战俘也是将东亚特有的“卷文化”带到战俘营里面。

新时代的日本社畜依然保留他们前辈们的传统

当时的日本战俘们有多卷呢?

主动申请加班,工资还低

在德国战俘还在抗议苏联早上八点干活的时候,凌晨6点的日本战俘营,工人们早就洗漱完毕 ,在等长官训话,交代和分配当日任务,吃完早点,唱着军歌去工作;而到了晚上收工的时候,日本战俘们会聚集在一起商讨和总结,同时甚至还主动要求加班,去干活或者进行集体活动,总之是不能闲着。

当时日本人的内卷,也伤害到了德国盟友的利益。

因为德国人真的怕苏联真的用日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因此多次抗议,甚至在一些混合的战俘营,经常发生德日战俘们互殴的事件。

这真的是卷到……连盟友都看不下去了

德国老大哥最不喜欢就是的他们的日本卷弟

还有一个日本战俘内卷的例子。

当时苏联对于战俘们是有工资补贴的,德国战俘是13卢布,而日军是11卢布。

可就这样,日本战俘们却也拿不到全部的工资,原因在于当时他们还是现役军人,当时苏军和关东军在二战结束前,还有一个协议——“关东军按战时日军役期,去苏联和苏联指定的国家继续服役,从事生产劳动,直到到满期为止,以此做为对苏战争补偿”

累死累活,卷自己卷盟友(德国),还被克扣工资,可哪怕是这样,日本战俘们也是夜以继日勤恳工作。

按照当时在战俘营的斋藤邦雄的话来说

“这一点已经算好的了,苏联人还给我们面包吃,我们在中国战场长官吃粳米,我们吃烂米,动不动还对我们拳打脚踢,在这里他们却对我们一视同仁,再也不怕长官早晚打我们耳光了……”

这……内卷简直了

反战斗士斋藤邦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日军战俘所表现出来的内卷,并非只是表面做样子,而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卷”,这也很符合日本这个民族的特性。

因此,可以说二战期间的日军绝对是最残暴的军队,但因为其一根筋和深受武士刀荼毒和慕强的本性,也让他们成为二战参展国里面最好的战俘。

甘当牛马打工人,内卷之王的日本战俘,确实也对得起他们的“躬匠精神”……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6122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