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陈云的传奇人生,很多老一辈的干部都会竖起大拇指,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阶段,陈云更是能凭借着敏锐的头脑保住了新中国的经济秩序稳定,他也得到毛主席的称赞。
不过在特殊时期,陈云也遇到过一些难事,可他依旧将国家和人民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当年和程世清的“恩怨”便是其中的一大体现。
在机械厂的日子
1969年对于中国而言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当时一则“一号战备令”下发,包括刘少奇、陈云、叶剑英、王震在内的多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被限在三日内离开北京。
陈云所要去的地方,正是江西。
所谓“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这对于此时的陈云来说,也确实如此。
若将时光倒退到20年前,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周总理专程召开过一场“负责人会议”,并在会议上宣布了由陈云负责筹备组件中央财经委员会。
明明是很艰难的一件事,陈云却能找到头绪。
旧中国缺乏经济建设方面的人才,陈云却不拘一格广泛招揽人才,他通过“五湖四海,就地取材”的办法很快就网罗了一批人才;而且,他还特别注意有经济才能的党外民主人士,马寅初就是这样担任上中财委副主任的。
上海解放后,经济战仍然是硝烟弥漫,陈云便在此指挥了“银元之战”,在政治手段、宣传攻势以及经济手段的三重配合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获得了胜利,为日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立了良好的开端。
毛主席也曾对陈云给予了高度评价,还借用了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刘备夸宠的话语。
建国后,陈云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集中精力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这都充分反映出他的远见卓识与细致坚毅,全国的财政收支也很快实现接近平衡的新局面,金融状况也有所好转,多年来饱经通货膨胀与物价飞涨的人民纷纷欢欣鼓舞。
这一切的发展都如同陈云当初所提到的那般:“必须要忍受小的困难,避免大的困难,熬过了这几个月,我们很有理由看到财政状况慢慢好起来。”
可到了1969年,陈云不得不暂时离开北京,当时的他已经患有心脏病,只能乘坐火车前往南昌。
抵达南昌的那个下午,陈云才刚刚住进招待所,突然就有一位工作人员急忙跑来说:“省委书记程世清前来招待所探望陈云。”
没想到,工作人员还没完成汇报,程世清便已经抵达了陈云的住所。
这个程世清其实也并不简单,他在1929年以11岁的年龄加入了红军,在红军的队伍中程世清的进步速度也非常快,他在战场上愈战愈勇,很快就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杰出将领。
抗日战争期间程世清在115师任职,参加了大名鼎鼎的平型关战斗,而且,他在此期间的表现非常英勇,还曾亲自炸过日寇的巡逻艇。
日寇投降后,程世清又是第一时间奔赴东北,第一时间就组织起一支2000余人的武装部队,后来还参加了包括四平、辽沈、平津在内的多场战役和剿匪斗争,可谓功勋无数。
因此在建国后,程世清还担任了军委装甲兵干部部部长的职务。
从1963年开始,他进入了林彪的视野,后来他去了江西后,江西有着不少乱象,程世清也该负有责任,不过,当时的他对于经济建设还有一套特别的理论。
1967年和1968年,他将重点瞄准了江西的汽车配件厂,这个厂也成功生产出500台井冈山牌汽车,程世清也极为得意。
他也没想到,对于经济建设极有建树的陈云会突然出现在江西。
其实,在他们去江西之前,周总理就特意给江西省革委会打了个电话,提到:“我要强调一下,这些首长下去你们要多帮助,要有人照顾他们,报告程世清之后马上就研究出一个具体的意见。”
于是,程世清才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那会他还说:“我坚决贯彻落实总理的指示,欢迎陈云、王震等同志来到江西。”
根据程世清的指示,陈云被安排到滨江宾馆三号楼,这里是一处园林式的宾馆,环境还是相当不错的,当年毛主席来到江西考察住的也是这里。
由于当时陈云的情况还是和别人不同,因此程世清并没有说什么难听的话。
可不知是由于出于表功还是出于表态,程世清很快就吹嘘起来=,说自己在江西使得江西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还说想要在江西搞一个“工业革命”,让江西这个原本工业基础比较差的地方实现年产六七万辆轿车的能力,还可以给国家上缴100亿斤粮食。
说着说着,程世清的内心也激动了起来,他还对陈云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你在领导中央经济时,尤其是1963年和1963年的发展速度太慢了。”
他们的谈话大约持续了半个小时,其实陈云本来就是不开心的,因为程世清没有丝毫事先招呼就突然上门的行为本就不合规矩。
相关工作人员还回忆道:“他们谈了不久,程世清就走了。”
第二天上午,陈云和工作人员在院子里散步,他还提到了与程世清见面时的部分细节,陈云当时说:“昨天程世清过来的时候批评了我,说我主管经济发展慢,现在江西还要把国家每年进口的100亿斤粮食给包下来,我还问过他江西哪来的那么多钢板去发展汽车工业,还有就是若是把粮食都上交了,那老百姓还有粮食吃吗,不过程世清只是说有办法解决,其他的没有多说。”
而且,当时陈云对程世清的评价就是“军管经济,胆子好大”。
当年11月12日,陈云来到了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厂里面的几个领导干部都在门口等候,厂里的人还都非常客气,详细地向陈云介绍了化工厂的具体情况,陈云也表示自己是来接受学习的,并要去每个连队、每个班学习。
化工厂每天都是早上8点上班,陈云也从来都没有迟到过,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做出准备了,他那样的快节奏工作使得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有点跟不上进度。
陈云也给自己定了个详细的工作标准:每天早上在厂里面调查,下午回到家看书和休息。
实际上,陈云却很少能下午就回到住处,有些工人班搞技术革新是在晚上,于是陈云晚上也会再去工厂查看铁的质量,并和工人们探讨究竟该如何提高铁的产量。
那两年半的时间,陈云参加的会议达到了数百次,这期间除了因为生病没办法去工厂外,其余发生任何事情都会提前向厂领导请假,严格执行着厂里的规章制度。
原本,陈云抵达后用的都是“陈元方”的名字,这样不会被其他人发现。
没想到,有个工人一眼就认出这个陈元方就是过去的副主席陈云,于是便用了个“老首长”的称呼,以表达尊重的意思,厂里面的工人都非常尊重陈云;后来厂里面发放《毛主席选集》的时候,大家还特意去找陈云签字,即便陈云百般不情愿,依然架不住大家的热情。
1970年,有上级领导发现了工人找陈云签名的事情,认为是犯了错误,决定找出“带头人”。
可找了半天,调查人员发现大家都是主动追着陈云要求签字的,并没有专门组织的人,于是便要求大家把带有签字的语录交上去,有一位工人偷偷将自己的保存了起来,后来还成为了文物。
秋后算账
程世清在这段时间可谓心高气傲,他觉得陈云既然会来到这个地方,那就是来学习的,除了礼节上还保持着一些敬意外,两人并没有其他太多的交往。
还有一年冬天,陈云在机械厂内蹲点,程世清正好是为了某种武器的制造和生产来到工厂车间视察,双方眼见就要相遇了。
厂领导连忙去找了程世清,询问他是否要去见陈云,程世清明确地表示“不见”。
这下厂领导还感觉到有点难办,便去找了陈云让他去“暂避”程世清,陈云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工作人员带着走进了上方的一个小房间,待到陈云离开车间后,程世清才走进了工厂。
按照当年的生产能力,程世清提出的那些“目标”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那两年他在江西的所作所为也给陈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还是在1970年,程世清在江西农村弄了个“八字头上一口塘,两边开渠在山旁”,为了实现建设目标,他甚至下令把所有的农房全部搬上山,结果由于“一口塘”的质量很差,数万劳力忙活了一个月的梯田被洪水冲光。
陈云还是从《江西日报》看到的这则消息,他难过地说:“程世清呀程世清,我看你将来怎么向江西人民交代。”
待到陈云复出后,一些事情就不一样了。
那是在1979年的一次中央会议上,陈云谈到了过去的问题时就谈到了程世清:“军管时期,将军们去管经济,有些人经验少胆子又很大,比如程世清,当时全国一年才能生产六七万辆汽车,他还说江西一年也要搞出来六七万辆,全国进口粮食的任务他还要让江西给包下来,若是他把全国的进口粮都包下来,那江西的老百姓只剩下了90亿斤稻谷,那还不造反?这些人胆子真大,他们说什么就要搞什么。”
那时的程世清,已经被正式逮捕并关押于北京秦城监狱。
在监狱里,程世清终日埋头写作,终于写下了长达30万字的小说《柴山堡故事》,书中的人物大多是他儿时乡村生活的原型,不过他的文笔还是不错,写下的人物也是惟妙惟肖。
到了1981年,程世清又写下了一些历史回忆,这也成为了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他也还是幸运的,1982年他就收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的《免予起诉决定书》,这也是因为他虽然跟过去的事情有所瓜葛,但并没有充分的事实能够表明他曾参与其中。
那年中央军委也批准他退出现役,并决定每月给他发放200元的生活费。
转业后,程世清一直住在福州北大路的一处院子里,也在这度过了自己的晚年,他晚年有两大爱好,一是潜心学习画画、二便是喜欢饮酒,一直到80岁都能保持每个月3两的饮酒量。
即便他退出了历史舞台,由于他曾在革命时期有过突出贡献,地方上的官员对他也是比较敬重的,1992年福建省委书记还亲自来到程世清的住处探望。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是复杂的,尤其是在程世清那个位置上。
也曾有人在聆听程世清的报告后说:“听将军的报告,他手不拿稿,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都能烂熟于心,一讲起来就能滔滔不绝半个小时,哪能想象他只读过一年的私塾呢?”
2008年4月29日,程世清因病医治无效在南昌逝世,终年90岁。
当程世清退出历史舞台后,陈云则开始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他为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基本路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陈云的一贯主张,便是将关系全国人民经济生活的事放在首位,他提到:“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和必要时进行国家干预,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无论怎么发展经济,到最后的目的都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
他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入探索和准确把握,也为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和经济建设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多年过去,历史已经能够证明一切。
参考资料
程世清沉浮录 李意根 文史精华
陈云领导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