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 马步芳的老家发生大暴动, 解放军一个团被几万叛匪包围

荣轩谈历史2024-06-02 17:00:00  52

作为曾经的西北反动军团首领,他在建国前的解放战争与其子组织叛乱;在动乱被平定后,他潜逃国外,并居心叵测地谋划了两场动乱,扰乱国家安全——他就是马步芳。马步芳充满阴谋与动乱的一生是怎样的,1958年的那场大型叛乱又是如何平定的?

靠“反动”得到蒋介石赏识,围追堵截红军

民国15年,北伐战争正式开展,这场初衷是为了讨伐以直系、奉系为主的北洋军阀的战争,虽然初期成效明显,但后期由于国民党政府背叛革命,胜利果实被窃取。

而这场北伐战争带来的后患也远不止这些,在北伐途中,各派系军阀发生混战,各方势力得到重组、再造,北伐的“虎头蛇尾”又给了他们苟延残喘、再次发展的机会。

于是,就在北伐战争结束的两年后,表面稳定的局面被涌动的暗流打破,一场“中原大战”由此爆发:当时国内的6个军权中心和蒋介石政府又一次展开了国内政权的争夺战。就在这场中原大战的西北角,马步芳与父亲马麟悄然登上了历史舞台。

他们是甘肃临夏人,凭借此前在青海地区的军衔,成功加入了以冯玉祥为首的西北军。

但马步芳此人城府极深,他一边看到自己所处的西北地区冯玉祥声势浩大,一边又不忘紧盯在内地同样颇具实力的蒋介石和国民政府,所以他在战争期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同时收集蒋、冯两方的情报透露给彼此——这在双方争斗结束后,几乎是必定会被清算的“双面间谍”行为。

但马步芳与父亲、兄长靠着此前在青海地区领兵的积累,在“摇摆”到中原大战结束前的一个月时,果断选择明显势力更强大的蒋介石,积极参与围剿冯玉祥极其部下的行动,顺势递交了归顺蒋介石的诚意。

蒋介石忌惮马步芳军团在青海的积累,名义上将其收入麾下、给予正规军番号,但实际做派上又不给予军饷,有意冷落马步芳。但马步芳其人是何等老辣,他立刻动身前往南京,低眉顺眼地花重金先贿赂蒋介石本人、再贿赂宋美龄,还真让他得到了“发饷”的机会。

就这样,以马步芳为首的西北反动军团成了蒋介石阻挠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绊脚石”之一。1936年,长征结束后的两万余红军奉命组成“西路军”,在这场西征即将进入青海地区时,就遭遇了接到“围剿”任务的马家军。

马步芳针对工农红军的作战特点,研究出了针对的“蛮劲”战术——先集中火力猛攻,再利用骑兵包抄。由于当时西路军在装备上确实存在火力不足的客观情况,再加上没有作好充分准备,所以在那场围剿中损失较大,不得不暂时撤退。

同时,手段残忍的马步芳家族还对俘虏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虐杀,令闻者骇然。这场战争给予了马步芳极大的自信,此后在他的观念中,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也会一直是他的“手下败将”。

兰州战役大败,却仍不放弃反动计划

可惜的是,马步芳的美梦在1949年的解放战争中被打碎。蒋介石通过1936年的那场围剿,已经彻底信任马步芳家族统领的西北军的实力,于是安排他配合胡宗南一起在西北战场负责掣肘人民解放军。

沉浸在13年前的成功里,马步芳带着儿子马继援一头扎进战场中,使用的招数还是当年的“蛮劲”战术。并且,在战争开始之初,马步芳派出几支骑兵小队在局部偷袭解放军,拿着这点“成果”向蒋介石报告“大捷”。

马步芳及其军团的崩溃很快到来,时过境迁,解放军的装备早已不是当年的情况,在马步芳军团“蛮劲”的第一招火力猛攻上不仅不再吃大亏,反而通过炮兵集火,将这“苦果”原原本本地抛向了马步芳的骑兵团。

至于“蛮劲”的第二招就更不用说,骑兵优势受损,包抄作战早已失去最大的资本。或许是马步芳的野心和胃口早已大到一种狂妄的地步,又或许是依旧在数十年前的“胜利”中难以走出来面对失败。

马步芳在后续的战略决策上堪称疯狂:在明显不如解放军的情况下组织冲锋,结果安排的将领死于炮火;在仓皇撤退中依然不忘组织一支骑兵反扑,结果依旧失败;在兰州战役开始前不顾属下劝阻,执意负隅顽抗。

不过马步芳的老辣让他在兰州战役开始前就逃到了重庆,留儿子马继援在兰州坐镇,自己负责隔空指挥。

1949年8月20日,兰州战役打响,由于解放军早已摸透了马家军的作战习惯,再加上马家军的部分将领早已失去自信,所以解放军势如破竹,用了6天就成功解放兰州,狠狠打了蒋介石和马步芳的脸。

在1949年底,马家军的部分残余势力曾经试图武力发起反扑,但由于人数较少、又加上此时的马家军早已是强弩之末,所以被迅速有组织地镇压,并没能造成多大恶劣影响。

愤怒的蒋介石还要给马步芳“撤职”的处分,可他自己也早已退到绝境,就在这一年,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蒋介石败走台湾,马步芳带着儿子马继援也逃往台湾,并由台湾中转前往沙特阿拉伯。

联合蒋介石方继续谋划动乱,最终身败名裂

在兰州战役胜利取得胜利的前一天,准备逃往的马继援叮嘱部下“枪埋起来,等待时机继续反共”——这句话也成了马步芳和蒋介石在建国后的真实写照,此后的马步芳贼心不死,在西北地区联合蒋介石有过两次反动行为。

第一次发生在1953年,当时我国正处于抗美援朝作战中。蒋介石认为此时我国国内的军备应该相对松懈,再加上当时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持“封锁、打压”态度,所以这些人开始了反动试探。

在西北地区,在台湾的他配合在境外的马步芳开始通过言论煽动当地的反动人士,尤其是当年马家军偃旗息鼓的残余势力。

中央对此的反应也十分迅速,鉴于在解放战争中大败马家军的彭德怀将军此时负责朝鲜作战事宜,中央安排了他的老部下、也是青海军区负责人的廖汉生负责解决此次动乱。

廖汉生十分出色地完成了这次任务——这得益于他采用了军事打击与政治感化两种方案并行,前者高强度地打击准备不够充的“草台班子”、力求最快速度让这里恢复稳定安宁;

后者则让反动分子、尤其是属于当年已经投降或被击败的“马家军”人员原本就不够坚定的意志就这样被击垮。但马步芳和蒋介石野心不死,他们既不愿意承认自身的实力早已不足以与新中国抗衡,也不愿意放弃割据与统治的野心,于是就有了1958年的这场更大的叛乱。

要承认的是,由于西藏一带深受宗教的影响,这并不是一件能在短时间内做到查清与规范的事情,所以此次叛乱的策划就利用了当地宗教中部分心怀不轨的神职人员。

可想而知的是,当地有相当人数的未开化民众受到这种煽动,他们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和正确宣传,所以相信了这些反动分子的“洗脑”,成了主力军之一。除此之外,就是在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煽动国内的反动分子组织军事行动。

于是当时甘肃、青海、西藏多地发生叛乱,其中以马步芳的老家临夏尤甚——这可以看作是马步芳最后孤注一掷、不惜代价的反击。

当时驻扎临夏的只有11师的炮兵团,他们没想到这里未开化的民众会在反动分子的蓄意煽动下,展现出如此强烈的攻击意图:大批民众就这样挥着斧子冲上来,让他们想在战前做到解释与安抚的机会都没有,硬生生吃了这个亏。

同时,早就有准备的叛军包围住了这个炮兵团,据悉,当时外围的叛军数量达到了数万,兵力的对比令人心惊。

但炮兵团在王根发的指挥下,反应也十分迅速,在后续与敌军的作战过程中完成了一场以少胜多的“逆风”翻盘。当时,王根发在此地的叛乱开始没多久之后,就迅速组织炮兵们熟悉步兵的武器与作战方式,为之后的硬仗做准备。

而对面的反动军团又走了马步芳的老路,那就是过分自信导致轻敌。

就这样,炮兵团通过战术上的安排,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反攻:从华林沟开始,到敌军最重要的据点东乡汪家集,利用敌军的傲慢,在深夜偷袭中 发挥炮兵优势猛火打击;在白天又佐以让地方意想不到的“步兵”安排,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就这样,历时两个半月,我方成功歼灭了万余人,平息了这场叛乱。

眼见反动计划再无可能的马步芳只能在沙特继续潜逃,而他一贯的狠毒与荒淫也为他带来了最后的报应——他在此前强占自己家族的侄女马月兰为妾,还将其带到沙特囚禁、殴打,马月兰在蛰伏中找到机会,告到了沙特当局。

这下台湾方面也不愿意承认马步芳这个“污点”,取消了他留在沙特最大的“外交”名义,马步芳从此之后只能躲在公馆里,直到病死异乡。

参考文献:

刘志青.青马集团的兴亡[J].军事文摘,2023(17)

袁志学.梦断兰州——马步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J].档案,2016(08)

菅志翔.青海历史中的“马步芳时代”[J].青海民族研究,2014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5735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