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称之为棺材船,因为这确实是死在船上之人唯 一拥有的棺材。”
1845年,当枯萎病袭击马铃薯这种爱尔兰人赖以生存的重要作物后,大饥荒在爱尔兰各地蔓延,爱尔兰850万人口中,有100万人死亡,另有200万人移民海外,爱尔兰人在饥荒年代蜂拥而出的移民潮,是人类移民史上蕞大的浪潮之一。
75%以上的爱尔兰移民必须穿越爱尔兰海才能到达他们的目的地,航程覆盖约200英里波涛汹涌的海路。大饥荒时期的爱尔兰移民营养不良、虚弱无力,居住在狭小和卫生条件差的统舱里,加上传染病的流行,这一切导致了爱尔兰移民的高死亡率,也让人们直接将“棺材船”一词作为描述大饥荒时期航船状况的通用表述。
但麦克马洪在本书中力图打破爱尔兰移民被束缚在“棺材船”中的刻板形象,恢复他们在历经艰险的移民过程中的活力、创造性和能动性,使这些鲜活个体的生活和经历不再被贬低为无法区分的、毫无个性的受害者,通过展现大量的书信、日记、文件及报纸等资料,使我们得以对爱尔兰移民的实际生活有了一幅更加复杂却愈发清晰的画面。
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五章内容依次考察爱尔兰移民在启程、航行、抵达的过程中同心同德、相互支持的复杂面 相:比如移民如何通过亲友和其他社会关系获得启程所需物资;如何在一个周围都是陌生人的生态系统中,以共有的经历为基础建立新的共同体;他们在到达新世界时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本书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词:“共同体”和“网络”。
在移民前,爱尔兰大多数民众是由传统、血缘和互助结成的关系网络的一部分,当大饥荒发生时,他们带着强烈的亲属关系和共同体意识移民海外,虽然归属纽带终被撕裂,但海洋航行前的准备、航行过程中与到达目的地后的恢复,意味着共同体的重建,意味着重新修复已然破裂的联 系,书中的书信和日记都表明,移民不仅是个人的流动,也是共同体的构建。
大饥荒时期爱尔兰人的移民也是一个更大的故事的一部分,这个故事是关于通信网络在19世纪重塑世界的方式。从收集离开所需物资开始,到在新世界的社区定居结束,这一过程中的每一步,移民都要依赖地方性和国际性的贸易金融网络、国际电报系统和跨国邮政系统,大饥荒时期爱尔兰移民的经历,实际上与19世纪资本主义和帝国扩张的全球故事密不可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5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