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食品安全及检验局网站发布通知称,我国海关总署已于5月27日起全面禁止进口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格里利工厂生产的牛肉产品。
理由是其牛肉产品中检测出违禁成份——莱克多巴胺。
就在部分美国牛肉收到进口禁令之后,海关总署分别在28、29日宣布,允许俄罗斯向我国出口年龄在30月以下的牛肉。
同时,也解除针对5家澳大利亚牛肉出口商的进口禁令。
表面上看,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牛肉进入中国市场仅仅是替代了美国牛肉的进口份额。
可实际上这是我国调整对外贸易结构的现实选择,在切身利益面前,美澳之间还会像过去那样团结吗?
一、调整牛肉进口结构
近日,海关总署在对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格里利工厂生产的牛肉进行检疫时检测出违禁饲料添加剂成份——莱克多巴胺。
人体若过量摄入该成份,会出现免疫力下降、激素分泌紊乱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
据悉,目前莱克多巴胺已被全球至少160个国家宣布禁止或限制使用。
几年前,美国政府曾试图向我国台湾地区供应含有莱克多巴胺成份的“莱猪”,该事件也在我国台湾地区引发轩然大波,造成民众恐慌。
在检测出违禁成份后,海关总署随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法律程序宣布全面禁止进口该工厂生产的牛肉,并向美方通报了相关事项决定。
在明知我国会对进口生鲜产品进行严格检疫检验的情况之下,还敢铤而走险向我国出口“莱牛”,该美国工厂的遭遇完全是自作孽不可活。
在5月27日相关禁令生效后,海关总署于5月28日发布公告称:
俄罗斯的牛肉已经通过我国检验检疫和卫生要求,即日起允许进口年龄在30个月以下的俄罗斯牛肉。
紧接着,澳大利亚农林渔业部长默里·瓦特在5月30日早向当地媒体证实:
“中国政府已于5月29日晚解除对5家澳大利亚主要牛肉出口商长达4年的进口禁令。”
近期我国相关部门在牛肉产品进口领域采取的密集动作是向外界释放3个重要信号:
一是我国在生鲜产品进口端有较多的市场选择余地,我们完全有能力稳定国内市场供应体系。
任何试图扰乱国内市场秩序的行为,终将是徒劳。
二是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进口产品的原则底线,绝对不容跨越或践踏。
任何国家的产品想进入中国市场,就必须要符合我国制定的检验检疫标准。
三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始终敞开。
只要外企能够恪守平等、互利的市场准则,保障出口产品的质量,那么涉及到以前的禁令也是可以解除的。
二、美澳风水轮流转
四年前,正是美国拉拢澳大利亚在涉港涉疆以及新兴产业技术发展等问题上鼓吹“反华歪风”。
澳方不顾我国切身利益诉求,盲目充当美国打压和遏制我国发展的“马前卒”。
而其得到的回应,就是我国对其出口产品加征禁止性关税以及采取反补贴调查。
2020年,我国先后暂停多家澳大利亚牛肉出口商向我国出口产品的资格,中澳经贸合作关系随即跌入冰点。
就在我国宣布暂停进口澳大利亚牛肉之后,美国牛肉厂商随即得到我国的政策倾斜。
逐步抢占了澳方在我国的牛肉进口份额,等到澳方醒悟过来的时候,其已经在对华出口牛肉的行列中出局。
直到澳大利亚新任政府上台后,中澳关系才逐渐恢复正常,我国针对澳牛肉出口商的进口禁令才被慢慢解禁。
去年12月,我国已宣布解禁了澳大利亚另外3家肉类出口商的进口禁令,中澳肉类进出口合作正在加速复苏中。
从出口优势方到彻底出局,再从市场边缘逐渐回归到常规位置,澳大利亚在对华肉类出口贸易上的遭遇,充分向外界说明了什么叫做“风水轮流转”。
当然,就算我国逐步解除针对澳肉类出口商的进口禁令,也不代表着我们就会放松对其出口产品的检验检疫要求。
产品质量仍然是推动中澳恢复肉类进出口贸易合作的基石。
在我国对外进口肉类的“肉篮子”中,绝不会出现完全倒向一方的情况。
哪怕这次我国在检测中查出了莱克多巴胺成份,我们也没有完全叫停进口美国牛肉。
保障国内肉类供应稳定一方面事关民生福祉,百姓的餐桌,另一方面也与我国构建的多元贸易体系密切相关。
这背后代表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态度和立场,同时这也有助于促进国内肉类供应链的整体平稳。
三、中俄合作再上台阶
此次我国允许俄罗斯牛肉进入中国市场,是中俄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前段时间,普京总统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成果如今正在一一兑现。
不过我们对于俄出口牛肉的标准也没有做任何的让步,中俄贸易结构高度互补的潜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方不得不在西方经济封锁的压力下选择“经济向东看”,期望与亚洲国家在经贸合作上展开新的篇章。
而我国则是其推动远东地区经济开发计划以及能源、粮食以及肉类出口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考虑到我国对俄能源的依赖度与日俱增,我国在扩大对俄农牧渔产品进口份额的问题上一直保持着相对审慎的态度,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减轻对俄罗斯的经济依赖。
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的背景之下,扩大中俄合作范围的选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彼此在外贸领域的压力。
不过我们也会警惕在能源和肉类等“刚需性产品”上过度依赖俄罗斯。
当然,随着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走深走实,双方的合作范围也将逐步拓展到其它行业中,并以此带动整个周边地区的经贸合作网络。
四、贸易格局加速变迁
长期以来,我国在与美国的贸易关系中一直处在贸易顺差的位置。
这也是为何近期美国官员接连叫嚣要对我们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的根源所在。
美国政府嘴里喊着要管控中美分歧,避免误判,可做的事却都是侵犯我国发展权益的单边制裁行径。
现在又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突破底线,其用意就是要进一步挑动中美贸易对抗。
既然美国政府已下定决心要与我们在贸易端展开交锋,那么我们自然要适当采取针对美国制裁的反制措施,比如适当加征关税或限制双边金融活动等等。
不过在全球贸易格局加速变迁的历史时期,美国政府恐怕还没有勇气真的对我国实施所谓“经济脱钩”。
其原因一方面是中美两国贸易结构盘根错节,短期内要想实现“脱钩”并不现实。
另一方面则是美国并没有在新兴行业内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对华“脱钩”就等同于限制自身发展。
事实上,美国之所以能建立起以美元为基础的全球贸易格局,大多仰仗其盟友们的支持,不过这种支持需要建立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之上。
现在美国试图借损害盟友的利益来实现打压我国的目标,这种做法显然得不到其盟友的支持。
在贸易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去美元化终究是无法逆转的选项,美国政府利用美元霸权维护自身优势地位的做法也会遭到反噬。
在如今全球地缘政治高度紧张的背景下,相信任何国家都不会轻易在核心利益面前让步。
而想必也没人愿意为美国政府奉行的“美国利益优先”原则埋单。
总结
从海关总署检测出莱克多巴胺成份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相关企业牛肉产品,到找到替代品填补国内市场空缺仅用时不到三天的时间。
这充分说明我们完全有能力保证国内肉类产品的供应链稳定且绝不会受制于人。
当然,即便美国企业失去了部分对华出口牛肉的份额,也不代表澳大利亚或俄罗斯就能掌控相关产业的话语权,毕竟国际交往中压根就不存在“永恒的朋友”。
在全球贸易格局加速变迁,地缘政治局势波谲云诡的背景下,盲目推行所谓“经济脱钩”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严重阻碍产业结构革新的发展速度。
未来,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助推经济复苏的主要动能之一,各国也都在寻求缓解自身经济困境的突破口。
而所谓的“美国利益优先”,还能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赢得多少的响应呢?
参考资料:
参考消息网 2024-05-30《外媒:中国禁止从美国一家工厂进口牛肉》
北京日报 2024-05-30《海关总署: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俄罗斯牛肉(含可食用牛副产品)进口》
参考消息网 2024-05-30《澳方欢迎“好消息”:中国再解除五家澳牛肉商进口禁令》
环球时报 2020-12-08《第6家澳大利亚肉商被中国叫停进口,总经理称被停5分钟之前才知情》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5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