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伐楚, 最远究竟走到了哪里?

春秋右传读过去2024-06-01 17:34:24  70

关于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伐楚,在不同的史料中,有着不尽相同的记载,而且相差很大。其中作为最重要的编年史,《春秋》记载诸侯之师最远到达了楚国之地“陉”,杜预解释,“陉”在“颖川召陵县南”。对于这个解释,按照今天人们的地理常识和历史常识,显然是值得推敲的。因为颍川召陵县就是今天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由于在召陵区基本上看不到山,更遑论“陉”。尤其《左传》明确记载,诸侯之师是先进于“陉”而后退师于召陵的。召陵作为双方妥协之后谈判的地点说明,“陉”是楚地而召陵却不是楚地。如此看来,以《左传》的记载,齐桓公诸侯之师最远到达的楚国之地,应该是“陉”。

但是“陉”究竟在哪里?为了确定“陉”是齐桓公伐楚的最远地点,就必须先排除其它可能的最远地点。比如其中最远的记载,就在《国语﹒齐语》“桓公帅诸侯而朝天子”一文中。在这篇文章中,有一个说法,是齐桓公“遂南征伐楚,济汝,逾方城,望汶山,使贡丝于周而反。”对于这个记载,因为齐桓公只有一次伐楚的经历,读者当然会把这一“说法”与鲁僖公四年的这次诸侯伐楚相联系。

从这条记载看,齐桓公率领的诸侯之师,越过了“汝水”,经过了“方城”,看到了“汶山”。我们先不管这条记载是否准确,单就这里提到的方城,汶山,就已经把齐桓公伐楚可能到达的地方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比如,这里提到的“汝水”,按照《水经注》的记载,“汝水出河南汝州梁县勉乡西天息山”。今天,古代的汝河已经不复存在,古汝河上游今天叫北汝河,此水从今天汝州市而下,流经郏县,经襄城县西而南下汇入沙河。

如果诸侯大军,越过汝水而伐楚国,应该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经鲁山县而南下进入南阳,另一条是经叶县而南下,过方城县后西去南阳。

为什么一定要说齐桓公伐楚必过南阳,因为这里是南申国的故地,也是进入楚人故地上鄀,并由此沿着汉水南下,到达长江流域讨伐荆州郢都的最佳路线,也是楚文王屡次出兵问鼎中原的必由之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齐桓公的诸侯大军中,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郑申侯。这个人物的身份很不简单,他与楚文王关系很深,楚文王死前,为了保护他,让他去了郑国。此人既然又是申又是侯,必然与曾经的申国关系匪浅。如果真是这样,则郑申侯在齐桓公军中的地位,犹如伐楚向导一般,是十分重要的。故此推测,齐桓公伐楚,必然是过申为便。

但是,令人困惑的是,在《国语﹒齐语》中的这段文字,不但涉及到了楚国的方城,还涉及到了汶山。方城县虽然是以楚国的长城方城为名,但是作为楚长城,在当时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的军事界限,它大概包括了整个南阳地区,淅川地区,襄阳地区。再者,方城县作县域地址,是隋唐以后的事情了。故此,《国语﹒齐语》中作为地理位置的方城应该理解为,齐桓公的诸侯之师越过了方城要塞。但具体是从方城的哪个方向越过,并不确定。

如果上面说的“逾方城”还在可理解范围内的话,则“望汶山”所指就匪夷所思了!因为,按照古代典籍所载,汶山在四川成都平原之西,也就是在今天的汶川县所代表的区域。如此遥远的地理位置,显然超出了古人出征的合理范围,也超出了楚国应有的地理范围。除非,《齐语》中的汶山只是指汉水之西的所有大山。

但即使这样,这样的记载也是令人怀疑的。首先,从《左传》所提供的屈完与齐桓公的对句可知,齐桓公的诸侯大军是没有越过作为楚国长城的方城之界的。屈完的原话是:“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由此可见,齐桓公应该是没有越过楚国方城之界的。如果诸侯之师越过了方城之界,则屈完就不好意思再把楚国方城当作牢固防线的炫耀资本。同样的道理,如果是齐桓公越过了方城之险,则诸侯之师伐楚的军事实力就显而易见,屈完再谈“君若以力”云云,显然很是可笑了。

其次,从时间上看,齐桓公组织诸侯之师伐楚,始于上一年的阳穀之会,则到鲁僖公四年的夏初,最少已经过去了6个月时间。这六个月时间,由“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可知,远在荆州的楚国,肯定已经得到消息,并有充分时间组织楚军,来到楚、蔡之界,或楚、许之界。同时也应该看到,从《春秋》记载的角度看,诸侯之师“次于陉”的时间,应该还是春天。在诸侯之师中,最远的诸侯当是齐国,如果设定诸侯伐楚最终的聚会地点是襄城县,则期间路程最少600公里,1200标准华里,如果换算成春秋时期的里,就是1700里。按照日平均行军30春秋里的速度,则从齐国临淄到襄城县的所需时间是57天,相当于两个月。

但其实,齐桓公的诸侯之师在一路上的平均行军速度是很难达到30春秋里的。最重要的原因有三,其一,这一路是诸侯之师逐步加入的过程,每到一国,肯定是要耽误几天的。比如迎接齐桓公,款待齐桓公,同时让大军休整几日,这是免不了的。其次,每到一国,定然需要为诸侯之师准备相应的粮草辎重,这就需要与本地诸侯协商并最终完成征集工作。第三,这一路既有山路,更有河流,大军一路翻山越岭,渡河架桥,肯定也会耽误进军速度的。

所以,齐桓公的诸侯之师能在这年春末完成侵蔡,并进师于陉,在时间上已经是满打满算了。反过来也就是说,要齐桓公的诸侯之师,深入到今天的方城县,甚至是汉水流域,在时间上也是不允许的,当然也是不可能的。

南襄夹道

除了上述原因,再就是楚国使者所称的楚地包括哪些地方?按照鲁成公十五年的《左传》记载,公元前576年,楚公子申迁许于叶来看,今天的河南省叶县境内应该就是楚国的地盘。由于叶县距离襄城县只有30公里,而叶城境内的保安镇,就处在桐柏山余脉与伏牛山余脉的夹谷之间,这里即著名的“南襄夹道”。如果把“南襄夹道”视作“陉”,是很符合古人所谓“山间夹道”为陉的说法的。

从《左传》记载可知,齐桓公启动伐楚最先来到的楚国之地,并不是“陉”,而应该是“陉”地之前的楚国之地,比如就是叶县,即叶公好龙的那个楚国属地叶邑。但是在这之后,由于代表楚成王进入齐桓公大营谈判的楚国使者口气不小,指责齐桓公“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致使双方谈判不欢而散,才有了齐桓公“师进,次于陉”的后续动作。

齐桓公的诸侯之师,从叶县开拔,进驻于保安镇这个“南襄夹道”,不过30里的路程,即日即可到达。如此,齐桓公的诸侯之师就摆出了深入楚国,攻占方城县,越过楚国方城的架势。在这种情况下,楚成王才派出了屈完前往齐桓公的大营之中,进行更为深入的谈判。

屈完进入齐桓公大营,肯定是带来了楚成王谈判的诚意,因此让齐桓公做出了主动退兵,并把诸侯之师退回到召陵的这个举动。召陵,就是今天漯河市的召陵区。在召陵,楚国屈完与齐桓公达成了妥协,并与诸侯进行了盟誓,实现了南北双方的各自罢兵。但召陵,并不是齐桓公伐楚到达的最远地点,而是完成谈判,楚国与诸侯盟定而还的地方。

因此,“陉”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叶县的保安镇,自然也就是齐桓公伐楚到达的最远地点。

楚国方城残垣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5391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