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左权,能想到什么?一个牺牲了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抗战中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将领?左权县?更熟悉他一点人能想到的关键词是:彭总的好朋友,刘志兰的丈夫,左太北的父亲,黄崖洞保卫战……
以上这些确实都是左权形象的重要构成因素,但是并不是左权的全部,甚至不是左权最主要的部分,很多人只记得这些简单的标签,而忽略了真正的左权,实际上是我军最杰出的参谋型将领。
左权(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字孳麟,号叔仁,原名左纪权。19岁进入黄埔一期学习,毕业后在黄埔学生军中担任教导团排长、连长,参与过讨伐杨希闵、刘震寰、陈炯明。
不久后他就被派往苏联留学,先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后进入伏龙芝深造。他是第一批留学伏龙芝的中国学员,正经的“学院派”,刘伯承、朱可夫等名将都是他的校友。
民国二十年(1931年)起,左权开始担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开始担任红一军团参谋长,红一军团是一方面军的“老大哥”,军团长为林帅。
左纪权
在温坊战斗中,他曾协助林、聂毙伤国军两千,俘虏2400,此战非常漂亮,是五次反围剿中少数的大胜仗。之后的长征路上,左权也表现出色,尤其是强渡大渡河。
能和林彪这样细致的统帅共事,也可见左权能力之不凡。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林彪调任红大校长,左权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0月,左权、聂荣臻率红一、红十五军团参加山城堡战斗,彭总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为前敌总参谋长。多年后,同样以参谋能力见长的刘帅还记得左权在此战中的表现,称赞他部署作战细致周密,堪称范例。
彭总打仗勇猛豪放,擅长打进攻战和遭遇战,他的胜仗总是酣畅淋漓,让人拍案叫爽。但缺点是参谋作业不足,兵力部署不够细致,豪放也就容易变成粗疏,比如西府战役和第五次战役。这或许和彭总未受过正规军事教育也有关。
彭总在历史上有过两个著名的参谋长,一个叫邓萍,一个叫左权,这两人都在革命胜利前牺牲了。尤其是左权,他与彭总私交甚好,他的牺牲让彭总神伤不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5月,延安地区的党中央机关之内,传来了一份太行山根据地的紧急电报。电讯处的同志们迅速将电报抄录,并呈报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
看到消息的毛泽东瞬间红了眼眶,忍不住落下泪来。而毛泽东之所以会如此失态,是因为电报的内容是时任八路军参谋长的左权光荣牺牲在了前线之上。年仅37岁。
左权本是彭总最好的辅助,他超强的参谋能力可以让彭总刚猛之余而不失于粗疏;他出色的政工能力,对彭总的工作也帮助良多。用刘白羽的话说,左权担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期间,总揽了八路军总指挥部里的一般事务,并能出色完成。他的军事修养、指挥能力、理论能力、战术水平,在此期间得到了良好地展现。
左权性格温顺,善于调和,也能帮助彭总处理人事上的关系,比如在彭总和刘帅那段著名的龃龉中,左权就起到了调和弥补的重要作用……
可惜左权牺牲了,彭总再没遇到一个如此默契互补的搭档,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站在左权的角度考虑,如果能一直跟着彭总,他势必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
左纪权
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在战场之上的八路军最高级别指挥官,左将军的死给我军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但在其牺牲之时,众人都将其视为意外。
可抗战结束之后,我军在整理日军内部机密报纸时,这才得知了左将军牺牲的有关内幕。
光绪三十一年二月初十(1905年3月15日),湖南醴陵黄茅岭的一处贫困农家内,响起了阵阵新生婴儿的啼哭之声。未来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出生了。他幼年经历凄惨,不仅家中十分贫困,在其不到两岁之时便失去了父亲。在幼年的成长之中,穷困、饥饿是最常与他为伴的“好友”。为了帮助母亲操持其家庭,几岁的他便开始上山割草、喂猪放牛,样样事务都要帮着母亲去做。
因为家中赤贫,他直到8岁才开始启蒙,接受私塾教育,然后进入小学堂就读。而在这段并不长的求学经历之中,他也因为家中贫苦而数度辍学。最终因为对读书的渴望,而又数次恢复学业。
这样一个出身寒微的农家子弟,按理说最大的愿望应该是改变自己的贫苦生活。但他却少年老成,早早便看清了社会的真相。他知道自己家庭的悲剧是来源于社会的悲剧,就此产生了救国之志。
在其小学之时,袁世凯当权的北洋政府与日本秘密签订卖国丧权的“民四条约”。因为消息暴露,举国上下对北洋政府一片声讨。他在得知此事后也是义愤填膺,主动写下标语,在自己所居住的村子等地宣传。
左纪权
在升入中学后,对革命救国十分感兴趣的左权顺理成章地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在县城就学之时,各类进步书籍和马列主义的名著更是其必读之物。在共产主义的理念指导下,他开始逐步觉醒。他深刻地认识到彼时中国社会的混乱,认识到了中国人民备受压迫的事实。
恰在这时,远在广州地区的孙中山革命党人势力飞速膨胀。“挥师北伐,推翻旧中国”的宣传口号,让这位同样希望建立没有压迫存在国家的年轻人十分向往。
民国十二年(1923年),左权中学毕业,时年18岁。正值青春年少的他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南下广州参与革命部队。在经过数次的转乘之后,他抵达广州。在顺利通过广州革命政府的入伍考核之后,年纪轻轻的他被分配至革命军的讲武学校培养。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他所在的讲武学校,被并入新成立的黄埔军校之中。左权也因此成为黄埔一期生,开始接受军官知识培训。
而成立之初的黄埔军校,可以说是国共两党的精英汇集之所。在校内任教的共产党员不在少数,学生中的党员更是有许多。在陈赓这位“黄埔三杰”之一的同学的带领下,他更加明了自己未来的道路,随即加入共产党。民国十四年(1925年),黄埔军校学生军的精锐被国民党编练为教导团,他出任排长职务。在后来两伐陈炯明的叛乱之中,他立下战功,升迁为连长。后来因为其出色的能力,被党组织选中,随刘伯承等人一同前往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
民国十九年(1930年),左权回国,担任闽西地区的我党重要干部。因为其深厚的学院化作战能力,很快他升任红一方面军参谋。此后他又接任了红5军团下辖的15军军长、政委职务,挑起了重担。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他再次回到1方面军,担任1军团参谋长,与林总搭起了班子。
四渡赤水形势图
在长征作战之中,他带领1军团的战士们作为开路先锋,打了无数的巧仗、硬仗。毛泽东军事生涯的最高水品之作——“四渡赤水”,便离不开1军团的帮助。红军顺利会师陕北,在陕北扎根的过程中,他再次发挥出色,为我军建立陕甘边区打下了基础。
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素来打仗周密,屡次斩获惊人战绩的他,升任八路军参谋长,与彭老总成为了搭档。在此后他先后指挥多场战役,消灭了数不清的日伪部队。
我军中向来缺乏理论型人才,而左权就是其中之一。
左权不仅有“钢铁般坚强的骁勇善战”,还是革命队伍中一个优秀的军事参谋。聂荣臻这样评价左权:“军队的一切建设,部队的管理教育,战斗战役的组织,一切运筹帷幄,无不精细周详,大事不忘,小事不忽,在日常工作中负责,尤其是敢于负责。”采访过左权的作家刘白羽在文章中写道:“在这掌握半个中国战场的八路军总指挥部里,左权同志的的确确是最繁忙的人。除了重大的事由朱总司令决定之外,一般工作都是他处理……他的军事理论修养、作战经验、指挥能力,是我们部队参谋工作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左权是黄埔和伏龙芝两所军事院校的高材生,具有很高的军事素养。他酷爱读书,喜欢思考,善于将国内外经典的军事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战争过程中。做教官时,他丰富的学识和通俗的讲解,深受军校学员们的欢迎。在野外教学时,他一面拿着地形图,一面指着地形地貌,直观具体地现场说法,常常把学员们逗得哈哈大笑,不少抽象难解的军事理论问题被他几句话深入浅出地说明白了。
左权曾与刘帅合译过《苏联工农红军的步兵战斗条令》,该条令后成为八路军步兵基本教材,左权自己的著述也不少,包括《论坚持华北抗战》、《埋伏战术》、《袭击战术》、《战术问题》、《论军事思想的原理》等40多篇文章。
左纪权
在抗战期间就出版了《左权军事文选》,毛泽东对此书的评价是:“左权他吃的洋面包都消化了,这个人硬是个‘两杆子’都硬的将才。”
而在1950年10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中,有一篇文章还曾将左权形容为“著名游击战术创造人之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左权将军在军事理论上的造诣还是非常高的。但是这一点长期以来都被忽略了。
然而在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夏,他为掩护八路军前敌指挥部的撤退,率军断后,而后不幸牺牲,就此终结了一代传奇战将的旅程。
左权少年立志,在共产主义的引领下,成长为一位保家卫国,消灭压迫的革命战将。但在一次意外之中,他却意外牺牲。他到底遭遇了怎样的危险,从而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相持阶段。日军因为四处开设战场,其弱小国力的破绽终于显露而出。没了后方强力的人口、弹药、粮食等补给,日军的战斗能力大大降低。数年前横扫国军,飞速推进战线的场景已经很难在出现在战场之上。我军方面通过数年的敌后抗战,也已经建立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根据地。
彭清宗
为了作战的需要,他与彭老总将八路军的前敌指挥部设置在了太行山区,对前线部队进行直接指挥。
然而日军不知从何处获取了消息,得知了八路军前敌指挥部的大致方位。为了能够将我军的指挥部一战而灭,将八路军的气势就此摧毁,日军调集多路大军展开了对太行山根据地的围攻。
为了能“毕其功于一役”,丧心病狂的日军调集了4万多日伪部队,对太行地区展开了一场“大扫荡”。最开始彭老总还是不愿意放弃经营多年间的太行太岳等根据地,但面对日军愈发猛烈的进攻,我军伤亡惨重。在与左权商量后,彭老总决定坚决执行毛泽东的游击战略,多路展开突围,保留我军的有生力量。
在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5月22日致刘志兰的信中,左权开心地畅想:“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着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想到当前的残酷战争,他的笔锋忽然一转:“我虽如此爱太北,但如时局有变,你可大胆的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这封信是第十一封信,也是最后一封。令人肝肠寸断的文字,寄予多少深情,包含多么丰富深广的内容。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革命者,视死如归的铁血将军,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大写的人。为了千千万万同胞得解放,过上独立、自由、幸福的新生活,他宁可舍掉最不易割舍的人间亲情。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5月25日,彭老总与左权将军商议决定,兵分三路突围,将八路军前敌指挥部与中共北方局领导们安全带离。
但在离开之前,他却突然对彭老总说:“老总,你们先走吧!”彭老总不明白他此话何意,随即询问他先要干什。左权表示日军来势汹汹,我军带着指挥部以及北方局的领导以及许多文件,肯定走不快。如果没有人前去阻击敌人,我军的突围部队很可能遭到敌人的围歼。而作为八路军参谋长,他申请带队前去阻击敌人,为彭老总等人的转移提供时间。
彭清宗
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之下,“弃车保帅”无疑是个明智的抉择。可彭老总也明白,留在此地打阻击将会冒着很大的风险,很可能命丧当场。但情势紧急,容不得二人进行争论,彭老总依依不舍地与左权道别,嘱咐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后,便立即率军展开突围。
最终,他只带着百余人的队伍留了下来。这支队伍,除了人员稀少,其中还有着许多的伤兵和后勤人员,其战斗力与正规部队相比是云泥之别。就任这支部队连长的唐万成眼见参谋长留了下来,随即对其劝告,希望他能够随彭总一同离开。他却坚决地表示,自己一定要留下来。
他就这样带领着这支百余人的连队与敌人进行交火,将敌人的主力吸引到自己的方位。本来在他的指挥之下,众人还能够凭借着灵活的转移来躲避敌人的猛烈攻击。但很快日军便派出了大量的飞机,对我军部队展开轰炸,希望以此来干扰我军的行军路线。他正指挥部队躲避炮弹,进行转移。忽然一发炮弹落至身边,随着“嘭”的一声巨响,左权英勇牺牲。剩余的部队很快也被日军主力追上,遭到了日军的疯狂屠杀,死伤殆尽。
日军查获我军前敌指挥阵地,对我军展开疯狂进剿。八路军参谋长左权主动留下阻击,最终牺牲在了战场之上。然而这场导致他身亡的战役看似意外,实际上背后却隐藏着日军的一场阴谋。
彭老总等人在左权将军的掩护之下,穿过重重封锁最终突围。但众人刚为自己逃离险境感到高兴没多久,他牺牲的消息便被众人得知。他的牺牲对彭老总而言,可谓是晴天霹雳。但作为八路军前敌副总指挥,负责八路军的抗战工作,彭老总必须要在这紧要关头打起精神。老总忍着悲痛,命令部队转移至安全地区,并将他牺牲的消息上报。
彭清宗
延安很快受到了彭老总来电,得知了左权将军牺牲的消息。毛泽东等人悲伤不已,为这样一位干将的离世而扼腕叹息。
在突破敌人包围,重新整肃之后,我军部队立即率人折返回了战场,希望能够寻回左权将军的及其他战士的尸体。众人为英勇牺牲的战士们收敛仪容,最终将他们安葬在了战场附近。
但在此后不久,日军在得知自己将八路军的高级指挥官击毙后,随即赶回了战场寻找他的尸体。在一番挖坟掘尸后,日军将左权将军的尸身当作拍照的工具,成为其炫耀战功的作品。
左纪权
战士们被日军毫无人性的举动而激怒,发誓要为左权将军和所有牺牲的将士们报仇雪恨。在此后,八路军重振旗鼓,靠着精妙的指挥领导和当地百姓们的支持帮助,最终成功打回了太行根据地。盘踞在根据地的日军最终也在我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退出了当地。
彭老总时隔一年有余,重新回到了左将军的故居。他在战友曾经的居住地久久驻足,表达自己对亲密战友的怀念。
在彼时的人们看来,他的牺牲是一场意外。是因为事发突然,八路军指挥部没能做出有效的应对,这才导致了他的牺牲。但在数年之后,八路军却意外发现那场导致左权阵亡的战役,原来是一场日军的阴谋。
而这一切还要回溯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彼时我军在彭老总与左权将军的带领下,给日军造成了很严重的打击,华北日军损失惨重。日军为挽回败局,任命冈村宁次出任华北总司令职务,率领20余万日军整肃华北。
冈村宁次作为日军名将,深知彭老总与左权的利害,有这二人联手,日军在华北的进攻势必遭遇破坏。为了能够改变华北局势,消灭我军,冈村订制了一个十分歹毒的计划。
冈村宁次
他的计划首先是派遣大量懂得中国语言和相关文化的日本特务间谍,深入到太行山根据地中,去搜寻八路军指挥部的位置。一旦确定其大致方位,便立即回到日本军方报告。届时,冈村宁次将调集手下大军对八路军总部展开突袭行动,从多个方面围攻根据地。而其最终目的,便是为了彻底消灭以彭老总为首的前敌指挥部众将和北方局的高级领导干部。
为了行动的顺利,冈村宁次还派遣了间谍小队——益子挺进队,进入根据地中。这支部队采用了大量的日军精锐武器,但却化妆成八路军的模样。通过该小队,日军便可渗透进根据地中,对我军高级干部展开精准刺杀。
该部队利用自己伪装出的样子,套取了大量根据地的有关情报,摸清了八路军指挥部的有关位置。随即,冈村宁次发动了扫荡突袭。虽然最终没能将彭老总等人袭杀,却让左权将军付出了生命。
左纪权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亲自为左权将军特批,将其安置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之中。其墓碑之上,有着周总理、朱老总以及贺老总的亲笔悼词,为后人展现这位革命功臣的丰功伟绩。
历史不会忘记舍身成仁的英雄志士。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9月18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纪念左权,将山西省辽县改名为左权县,这一县名沿用至今。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视察地方工作途中专程到左权墓凭吊,脱帽致敬。
今天,在河北邯郸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中,可以瞻仰左权将军墓,一侧有朱德的题诗:“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