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 于凤至同意离婚成全张学良和赵一荻, 实是为了保张的性命

荣轩谈历史2024-05-31 19:11:00  54

张学良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可谓是个传奇人物,其父张作霖是名副其实的“东北王”,他自从接任东北地区的指挥权后却并未像他父亲一样占山为王,反而积极拥护祖国统一。

后来虽然他在东北实行了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很快落入日本手中引起了极大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有着一颗爱国之心,这种结果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他更让人钦佩的是当外敌入侵,国家危难存亡之际,蒋介石却依旧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共产党人发起了大规模攻击,对日军却节节退让,这时的他便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

于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了,张学良联合杨虎城挟持了蒋介石,这也迫使蒋介石不得不改变对我党的政策,开始齐心协力抵御外敌。

虽然这次事变对于国家有利,可对于他个人却百害而无一利,西安事变后的张学良下场却不怎么好,待到蒋介石安全后,他就被蒋介石软禁了起来。

在这种软禁情况下,他的夫人于凤至依旧不离不弃,主动陪伴在他的身边照顾他,直到自身患上乳腺癌不得不前往美国治病,两人这才分离。

可任谁也没想到,这一别就是永别,于凤至在美国辛苦打拼,默默等待,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封离婚书,彼此相爱的两人为何突然走到了这步,背后又有什么隐情呢?

一、与于凤至初识

于凤至与张学良并不是自由恋爱,她是张作霖亲自为张学良挑选的媳妇,那时的张学良属于一个进步青年,自然对于张作霖的安排很是不满,但慑于父亲的威望,即使张学良百般不愿意,他也不敢违抗其父亲张作霖的安排。

两人在一片祝福声中完婚,本以为婚后的两人会经常爆发冲突,但婚后的于凤至俨然一副温柔体贴,贤妻良母的样子,对待张学良言听计从,处理事情上也有着自己的判断,将家务事搞得井井有条。

这也使得原本对她不满的张学良慢慢改变了态度,开始在内心逐渐接纳了她,两人相敬如宾,极其恩爱。可是张学良毕竟不是普通人,在那个年代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张学良也不可能只守着于凤至一人。

在婚后生活逐渐变得平静时,为了追求刺激,他开始在外边沾花惹草,于凤至很清楚这些事,但是也无可奈何,自己身为张学良的正妻,只要不威胁她的地位,也就任由张学良胡闹了。

面对着于凤至的大度,张学良也是深受感激,即使外边有着诸多女人,可正妻只有一个那就是于凤至,这点不会改变。纵然张学良最爱的赵一荻也只是跟在他的身边,并未给其名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国家危难存亡之际,张学良不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联合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抗日。

这也使得他事后被蒋介石软禁起来,本来蒋介石是打算直接杀了他的,但是碍于宋美龄的情面和国内各种舆论,蒋介石始终未下杀手,张学良软禁期间,于凤至一直追随在其身边。

那时的他们生活条件很是艰苦,物资匮乏只得靠他们自己动手获取,长久的劳累下,于凤至患上了乳腺癌。此时的国内医疗条件并不是很好,为了给于凤至治病,张学良只得请求蒋介石将于凤至送往美国,希望能够挽救她的生命。

可是于凤至一走,张学良身边就没有了人照顾,于凤至对此很不放心,必须先为他找一个体贴的人。思来想去,于凤至决定将张学良托付给赵一荻,希望她能够陪伴张学良,等待着她治好病回来。

赵一荻是张学良的情妇,现在让正妻拜托情妇照顾张学良实在是强人所难,可是为了张学良的生活,于凤至还是这样做了。她本想着等治好病后尽快回来,可没想到,这一走就是永别,两人也没有了再见面的机会。

二、离婚书的前因后果

原本照顾张学良的赵一荻在陪伴张学良多年后,在蒋介石夫妇的算计下,张学良被迫给于凤至寄了离婚书,她也阴差阳错有了名分,成为了张学良的妻子。

这究竟是怎么一情况呢?张学良被软禁期间受到宋美龄的影响开始信奉基督教,成为了一名忠实的基督教教徒,基督教信奉一夫一妻制,但是张学良名义上的妻子是于凤至,她远在美国,一直陪伴在张学良身边的是赵一荻,他们早已同居多年,只是赵一荻并未有名分。

这并不符合基督教教义,宋美龄建议张学良与远在美国的于凤至离婚,然后再与赵一荻结婚,这样就名正言顺了。从我们看来,这完全是在为张学良考虑,其实不然,这中间还是藏着诸多猫腻的。

张学良被软禁前期一直都是于凤至陪伴着他,等她患病后才飞往了美国治病,为了能够让张学良早日脱离软禁生活,以后有更大的发展,于凤至治好病后,孤身一人在美国打拼,挣下了不小的家业,这也给了张学良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些家业就是张学良最后的退路,蒋介石夫妇知道张学良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只要留在身边终究是个祸害,可是又不能杀了他,实在是如鲠在喉,不知如何处理。

现在他的夫人于凤至在美国混的风生水起,万一哪天张学良脱离了掌控,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断绝这种可能,蒋介石夫妇才假意想让赵一荻上位,让张学良与于凤至彻底断绝关系。

所幸,赵一荻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她知道如今的一切都是于凤至给她的,她绝不能做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几次三番的劝张学良打消这种念头,自己不求什么名分,只求能在身边长久陪伴。

可是,张学良内心早已看透了一切,他知道这是蒋介石夫妇的离间之计,目的就是断绝他的一切后路。于凤至前往美国治好病后一直没回来反而留在美国打拼,这本就让蒋介石夫妇不满,如今刚好有了借口,他们才不会轻易放过。

张学良被囚禁多年,时间越长影响越不好,所以早晚的把他放出来,若是出来,他必定会去美国找于凤至,这是蒋介石夫妇不想看到的。

让张学良给于凤至送离婚书就是为了试探张学良的态度,如果不送的话他的生命可能就此结束了,迫于无奈,张学良只得给于凤至写了离婚书。

三、两人被迫离婚

于凤至是个心思通透的人,在看到张学良的离婚书后,内心虽然难以控制悲伤,但还是默默打开了书信。信中言辞恳切,先是细数了于凤至对这个家的功劳,再表示自己的愧疚无奈之情,离婚纯属无奈之举,最终将离不离婚决定权交给了于凤至。

于凤至这样聪明的人又怎么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呢,自己如果不签那么张学良可能就再也走不出台湾了,这种结果绝不是她想看到的那样。

为了保全张学良的性命,于凤至最终忍痛在离婚书上签了字,张学良也顺利与赵一荻结婚,赵一荻成为了张学良名义上的妻子。这一结果也使得蒋介石夫妇十分满意,这样把张学良与于凤至的关系搞僵,那么他就再也没有了威胁。

看似是张学良通过了试探,其实这全都是于凤至对他深深地爱。为了顾全张学良的性命,于凤至放弃了自己的名分,这种行为又有几个女人可以做到呢。

她与张学良心知肚明,虽然两人在离婚书上签了字,但是他们内心还是在一起的,谁也不能分开。之后,于凤至也一直以张夫人自居,并不承认离婚书有什么效力。

两人离婚只是为了演给蒋介石夫妇看的,于凤至内心期盼着还能与张学良见面的那一天,为此她可以付出全部努力。她也一直践行着为张学良积累实力的想法,挣下的家业也全部记在张学良名下。

可是苍天终究没给他们两人再见面的机会,于凤至因病最终逝世了,临死之前她还交代,希望能够与张学良葬在一起,既然生不能同寝,那便死亦同穴。

但是她的愿望最终也落空了,张学良辜负了她,在分离的这段时间,他不可避免的与赵一荻感情变得深厚起来,此时的张学良可能早已忘记于凤至曾为他付出的巨大牺牲。

在他死后还是与赵一荻合葬在了一块,这也令世人为于凤至感到惋惜。或许这就是两人之间必须经历的磨难吧,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开始,他们之间的缘分就变得妙不可言。

爱情是有保质期的,若是不好好珍惜那就只能接受遗憾的结果,张学良的做法在他自身看来或许没什么错误,可他终究伤害了一个女人的心,孰是孰非我们不好评价,或许只有双方当事人才能体会吧。

参考文献:

[1]王春华著.于凤至:为张学良而活[J].历史记忆档案天地.2014(12):35-36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4343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