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3日消息(记者朱星晓 安徽台记者孙玲娟、宿州台记者郭允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2日17时,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达1.4亿亩,收获进度过四成。麦收在隆隆的机械声里高速推进,其中有农机手的日夜奋战,也离不开农机维修员的辛勤汗水。今天的《麦收时节》一起来认识《麦田里的“急救员”》。
下午五点半,日头刚有点松劲,微风搅起的麦浪很快又被收割机压了下去。这里是安徽宿州,皖北大地正是如火如荼的麦收时节。
从麦田里钻出来的农机维修员张垒,满头秸秆灰尘、一身油污,两个多小时的维修刚刚结束。正收拾着工具箱,他又接到公司电话: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一台收割机的皮带出现故障,已经无法工作。开上面包车,张垒继续向60公里外的麦田出发。
张垒:现在一夜都不大停,晚上半夜才能回来,一早上一打电话又出去了。
开了40公里柏油路,再走10公里砂石路和10公里土路,导航显示距离故障收割机还有一公里,前方已全是麦田。这种情况张垒习以为常,他背上工具箱和配件,徒步前进。
走到田边,收割机机主翟春光小跑着迎了上来。
翟春光:皮带断了。
张垒:皮带断了,这个简单,半个小时准保给你修好……
36岁的张垒已有15年农机维修经验,一套动作麻利娴熟,一看时间,刚过去20分钟。
收割机重新驰骋在广阔的麦田,翟春光也长舒了一口气。天已经黑了,张垒回到公司将近九点,同事给他留的晚饭已经凉透。张垒还没来得及歇口气,新的维修任务又来了。
抬上逆变器,带上工具箱,张垒的面包车开进夜色里。一到现场,他抱着工具,钻到收割台下方,确认故障后换下压缩机,从收割机上下来时,张垒满身的油污、满头满脸的汗。
张垒:来,打火,试一下子……
熟悉的收割机声响起,农机手孔令伟脸上的焦虑一下子消散。他从江苏徐州来跨区作业,“客场”作战,最怕耽误第二天的活。
孔令伟:明天早晨七点就能下地了,这不耽误事儿,干活也不受罪了,非常凉快!
下一单维修在60公里外的宿州灵璧县。报修的农机手纪亮说,收割台的弹簧断了好几根。张垒很快看出弹簧的问题不在弹簧,而是少了一个垫片。
纪亮:本来我以为这个弹簧是很小的事情,买了几个都没弄好,我一打电话这师傅就换好了,现在用的也才好,然后又调了撞筛……
已经过了零点。张垒仔细查看了手机上的未接来电和未读信息,确认没有紧急维修的任务后,放心向家驶去。
张垒:明天早上还要早起到另外一个地方。那个车是湖北跨区过来的抢收麦子,尽快早点给人家修好,给人家早点工作。
车窗外的麦田灯火通明、机声隆隆,地里的收割机和车上的张垒,抢的是一样的农时。芒种临近,麦上场、夺粮忙。安徽4300多万亩麦田里,上演着一样的辛苦、焦灼和幸福。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41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