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车市注定不平凡,开年的价格战打乱了不少车企的价格体系,这一轮市场竞争理应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大浪淘沙,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的一损俱损,不过无论如何总有人要先被拍在沙滩上。
“降价”反噬品牌
在这场全面价格战打响之前,早早就有扛不住压力,宣布降价的车企。造车新势力极越汽车去年十月底上市仅一个月后就宣布首款车极越01全系降价3万元,但销量未见起色。2023年极越汽车销量仅700余辆(两个月),今年1月更是低至200余辆。惨淡的市场表现让极越汽车总经理夏一平压力倍增,2024年更可谓背水一战。
我们知道极越汽车就是之前的集度汽车,由百度与吉利各自关联公司于2021年初共同出资创立,但很快经历了几波调整,吉利系一出两进,公司也几经更名,注册资本由10亿将至1000万,最终吉利系股权由45%提升至现在的65%,拥有更高话语权,两者的主导地位发生反转,高管夏一平也从一家之主变成俯首听命。
降价策略虽然能够短期内吸引一部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但极越汽车主打的是智能化引领者,降价策略对它来说弊大于利。早在极越01没量产之前,夏一平就叫嚷着对标Model Y,超越小鹏的城市智能导航辅助驾驶技术,并公开表示百度的人工智能比华为要强。但实际上,彼时集度ROBO-01的首发亮相不仅没能一炮而红,反倒引来网络舆情大批嘲讽。
有媒体报道,集度ROBO-01首秀发布会的直播动画效果粗糙,并没有打造出集度是中国智能第一的标签。反而被网友嘲讽为“动画片”、“五毛特效”,负面舆情让大众也开始质疑百度的智能化水平。在此背景下选择大幅降价,无疑让消费者认为极越01的智能溢价太高,对品牌产生极度不信任感。
夏一平太想一炮而红了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即使你的智能化技术再领先,你也不能跳过消费者认知的过程,依旧需要直面和解决品牌、营销、渠道、服务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极越品牌的知名度相当有限。与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已经建立起一定市场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相比,极越汽车在市场上的认知度还相对较低。这与其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的力度不足有关。通过我们与极越公关部媒介同事的接触就发现,他们对待媒体的态度往往不够诚恳,对待媒体尚且如此,对待消费者的态度也可想而知,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
其次,极越汽车在全国的体验门店偏少。对于新能源汽车这样的新兴产品来说,线下体验店是消费者了解和感受产品的重要渠道。然而,目前极越汽车的体验门店数量屈指可数,这无疑会限制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以北京市场为例,仅有四五家极越体验店,根本无法和小鹏、问界、极氪相提并论,甚至还没有smart的体验店数量多。
此外,吉利汽车旗下拥有众多电动车品牌,如何协调各品牌之间的资源分配和市场定位,避免内耗,同样关系到极越汽车的发展之路。吉利作为大股东,需要明确自身在极越品牌发展中的角色和定位。虽然极越汽车科技的法人、执行董事为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张权,但总经理仍然是百度系的夏一平,两位高层能否合力助推品牌稳定向前,这一点也很重要。
吉利系张权在供应链保障方面能力显著,能够确保极越汽车在电机、电池、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稳定供应,可以说拿捏着极越的命门;夏一平负责品牌营销,表面看风光无限,其实战略决策还得听吉利大股东的。从当初“说了算”到今天的“算了不说”,这种心路历程凡人未必体会的到,可见夏一平也是个相当有胸襟的人才。
写在最后:
夏一平想着通过降价策略刺激销售,也是迫不得已,谁不想要实现品牌的长期良性发展?只是自己的工作目标如果完不成,恐怕连俯首听命的机会都得拱手相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