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会谈刚刚不欢而散,就有一位贵客到了日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外相上川阳子分别接见,全程表示感谢和合作期待。没想到一位日本官员的话暴露了日方立场,中方立刻亮明态度,即使日方想见的王毅外长来了,中方态度也不会动摇。
中日代表团会面
日前,中联部部长刘建超率领代表团出访日本。同一天内,他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日本外相上川阳子、日本立宪民主党党首泉健太进行会面。这是刘建超2022年就任中联部部长以来首次出访日本。也是近期中方出访日本的最新活动,与此同时,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刚刚结束。中方官员此时出访日本,也被外界视为中日关系进一步缓和的重要标志。
不过,刚刚结束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根据此次会议后中日韩三国发表的联合声明来看,三国仍在政治立场、区域安全、国际议题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
因此,三方将会议重点放在了经济合作上面。法国世界报就此写道,此次会议虽然没有能够达成某种形式的协议,但是,还是给了陷入困境的中日韩三边合作,一个重新启动的机会。
要知道的是,正式的三边会议开始前,在岸田文雄的请求下,中日双方进行了双边会谈。不过最终可以说是不欢而散,尽管双方经济合作的意愿都比较强,但是岸田文雄提出的3个无理要求着实让中方有点恼火,没有了与日本合作的意愿。
中联部部长刘建超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首先,日方要求中国撤掉放置在钓鱼岛的浮标,简直是在开玩笑。中方一直坚持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其次,日方还要求中国取消日本海鲜的禁令。这听起来也是有点难以置信,毕竟,自从日本排放核废水后,日本国内居民都不敢购买福岛产的海鲜,日方还让中国人买单。
另外,日方还提出,想让中方释放扣押的日本公民,而这位所谓的公民,实则是日本间谍,让中国放他回日本,继续传递中国情报,这听起来也是有点不可思议。
所以即使刘建超上门拜访,对于此次中日双方会面能取得的实质成果,外界也并不看好。只能说,这次中方官员出访日本,更像是一个友好的象征。
在访问期间,刘建超首先会见了岸田文雄。岸田文雄对中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且感谢中方愿意参加前几天举行的中日韩三国峰会,这对于日本而言意义重大。日方愿意同中方加强交流,深入合作,构建稳定的中日关系。
全程下来,岸田文雄一直在强调中日合作的必要性。倒是没有故意找茬,对于此前中日双方不欢而散的3个话题,岸田文雄没有再提。
紧接着,刘建超又会见了日本外相上川阳子。上川阳子表示,日方愿意与中方加强高层往来,充分发挥各种对话机制作用,针对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开展对话,在相关领域开展互惠合作,力争取得具体的进展和成果。
刘建超与日本外相上川阳子
她表示,为了使中日之间的课题及未解决的事项取得进展,希望实现外长互访。她希望刘建超把日方的意愿,向王毅外长转达,日方欢迎王毅外长的到来。对于中日的争议话题,她也没有再提,只是一个劲的强调合作,和岸田的对外口径一致。
但是,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立宪民主党党首泉健太,也在当天与刘建超进行了会谈,不过这位日本官员,直接当着刘建超部长的面,要求中方立即撤销对日本水产品实施的进口禁令。
这就属于“哪壶不开提哪壶”了。事实上,即使岸田文雄和上川阳子选择对争议话题避而不谈,但是刘建超在会见这三人时,一直在重申两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他强调日本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台海的和平稳定,符合中日两国的共同利益,也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这也是针对日本议员不久前窜台和岸田文雄声称“台湾的事就是日本的事”的回应。
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是在举行的前三天,才被正式宣布,中方在最后一刻才“点头答应”,其中缘由,日方应该心知肚明。日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基本决定了中日关系未来的走向。
日本立宪民主党党首泉健太
第二个就是,中方督促日方,妥善解决核废水排海问题,为中日关系发展排除障碍。日方一直要求中方,解除对日本海鲜产品进口禁令,但是却迟迟不愿意,让中国观察员到日本排水地进行水质检测,日方莫非是做贼心虚?
这是中国目前无法解除禁令的主要原因,为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问题考虑,中方必须在此事上保持谨慎。日方一日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证明排放水质的安全,中国就一日无法安心,解除禁令。
即使岸田文雄和上川阳子没有主动提起,中方也没有避而不谈,而是直接把态度摆了出来。如果日方做得好,中日关系又何必走到今天。当前,中日关系面临的障碍,是日方的过错,还需要日方来解决。
至于日方提出的要见王毅外长,不是没可能。但是即使见了,中方的立场也不会改变。中方一直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作为对外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方愿意同日本合作,建立稳定的外交关系,为地区和平贡献力量,造福两国人民。但是,涉及到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我们也希望日方明确立场,保持对中国的尊重,这样中日合作才能长久展开。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3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