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1年,安徽小岗村推广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巨大成功。得知安徽粮食连年增产的胡耀邦大喜过望,当即建议国家立即将这一成功的农业生产制度推广至全国。
然而,就在胡耀邦准备激动地将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至全国时,却遭到了一名省长干部的反对。
那么,胡耀邦是如何处理这名干部反对意见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如何拉开序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何引起胡耀邦关注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正是从起初名不见经传的安徽凤阳小岗村拉开帷幕,从这里开始试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春风的吹拂下,传遍了华夏大地。胡耀邦究竟为何注意到了小岗村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世纪70年代,是共和国在农业生产历史上的低谷时刻,多年来的“大锅饭”,让许多昔日里勤劳能干的农民失去了生产的积极性。1978年的安徽,一场干旱更是让原本不容乐观的农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这场干旱让当时安徽的地方领导感到忧心忡忡,饥肠辘辘的农民们正焦灼着他们的人民公仆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眼看着每天忍饥挨饿的父老乡亲,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对此熟视无睹。
最终,安徽凤阳小岗村地方生产队的农民们带头,签署了一份“分田单干”的生死状,将公社的责任田划分给每一户人家,进行劳动生产,这就是最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由来。
只是那些参加“分田单干”,签署生死状的18个农民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名字还有那份“生死状”,将载入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史册。
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实行分田单干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分到田的农民们生产积极性大幅提升,安徽凤阳小岗村在安徽整省面临干旱灾年时,粮食产量不减反增。
到了年底交公粮的时候,安徽凤阳小岗村的生产队非但能够及时向国家上缴必须的公粮,自己还能攒下余粮。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粮食产量上报到安徽省后,安徽省的领导对此也感到十分惊讶——虽然当时安徽凤阳小岗村分田单干的行为,触犯了当时的“原则”,但是安徽小岗村粮食的连续增产,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安徽省地方领导的推动下,安徽滁县地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覆盖率已经达到了68%。在地方领导的肯定下,农民的地方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安徽凤阳小岗村在1979年交给国家的公粮,就是1957年的80倍。
安徽凤阳小岗村在粮食增产上取得的成功,使全国都为之震惊,但这也是小岗村18位勇士分田单干的“生死状”不再是秘密。
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引发了全国的轰动。在北京,有一个人注意到了小岗村做出的这次大胆尝试,这个人就是胡耀邦。
地方省长反对联产承包责任制,胡耀邦如何应对
安徽凤阳小岗村试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就在胡耀邦准备将这个成功的改革推行往全国时,却遭到了一名省长的反对意见。那么,胡耀邦究竟是如何处理的呢?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小岗村的粮食产量连年攀升,但有一些地方却对小岗村的成功提出了异议。
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些人认为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触碰了“谋求私利”的红线,有一些人说道:“毛主席时期,农村都不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单干,现如今我们怎么能这样做呢?”
有人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异议,这些都在胡耀邦的预料之内。毕竟,在1976年毛主席病逝之后,共和国的人民一度陷入到前所未有的思想迷茫之中。
在此之前,曾有一个历史伟人掌舵,带领着亿万中国人民前进,如今历史伟人的离去,让后世者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对历史的前路进行探索。过去历史伟人领导共和国人民三十年的时间,在一些人的心中已经形成了历史惯性,所以人们可能并不适应一时间的改变。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胡耀邦不只一次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共和国在改革开放时期要做的头等大事。
此外,在得知一些地方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异议时,胡耀邦还拿出了一些历史事实,来证明即便是毛主席时期,也曾有过类似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那就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三自一包”。
20世纪60年代是共和国历史上另一端面临经济挑战的艰难时期,在苏联撤走外援专家,加上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各地的粮食生产都面临着可能歉收的难题。
与此同时,50年代末期实行的“大锅饭”,让一部分农民失去了生产的积极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刘少奇、邓小平等人提出了建议让一部分农民实行“分田单干”的三自一包制,试图提振农民开展生产的积极性。
在“三自一包”的改革进行推广后,各地的农业生产果然见效,这场农业改革的尝试,也曾得到过毛主席和周恩来的支持,就连当年刚刚参加工作的胡耀邦也是这场改革的支持者。
遗憾的是,在特殊历史环境的影响下,这场改革风潮最终不了了之,邓小平、胡耀邦等人也一度被免除工作,经历了人生的低谷。
因此,从共和国历史上的经历来看,共和国的农村存在着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而且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这样的改革尝试是有效的。
见到一些地方干部对改革依然踌躇不决的态度,胡耀邦语重心长地说道:“毛主席的思想我们是要遵循的,但毛主席思想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的改革都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动。”
在胡耀邦的劝说下,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胡耀邦积极推广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支持和认同的态度,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以安徽为榜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看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各个地方的粮食产量连年增高,胡耀邦的心里满是喜悦。
然而,就在胡耀邦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可以在全国顺利推广进行时,一名地方省的省长却表达出了他自己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满之情: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样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去做的,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面对这名省长毫不客气的批评意见,胡耀邦的态度十分平淡,他不紧不慢低说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这位同志不想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也不必强求,就让时间来证明这一切吧!”
后来的事实证明,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方省份粮食产量连年攀升,这样的事实让这名起初反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省长羞愧万分。最终,他所负责的省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20世纪80年代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在共和国的全境内得到推广。
经历过这件事后,有人不禁发出感慨:“从不强人所难,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这就是胡耀邦身上的人格魅力!”
推行改革的胡耀邦,在历史中留下了怎样的一笔
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在共和国内推广,粮食连年增产,胡耀邦对此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然而,胡耀邦在历史上所立下的功勋,远远不止于此。
纵观胡耀邦的一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八字是他一生的写照。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共和国步入改革开放的全新历史时期后,重新复出的邓小平意识到:平反过去三十年来的冤假错案,是当下的重中之重。为了给改革开放开辟出崭新的历史道路,邓小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启用向来以思想开明著称的胡耀邦。
在胡耀邦走马上任之后,他果然没有辜负邓小平的希望。在20世纪80年代,胡耀邦果断处理了一批遗留的冤假错案,为日后共和国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与此同时,胡耀邦还意识到共和国推行改革开放,就离不开一批锐意进取的年轻干部。20世纪80年代,他与邓小平一起推动干部终身责任制的废除,提拔了一批青年才干,让中央获得了一批来自于基层的新鲜血液,使改革开放的浪潮在新锐英才的支持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1989年4月,胡耀邦因病逝世,享年74岁。斯人已逝,但他留下的功勋永远福泽后辈,万古长青!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