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纪念“汾酒试点”时, 我们在纪念什么?

想你酒2024-05-31 09:42:11  71

2024年5月30日,为纪念“汾酒试点”60周年和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回顾建国以来以“汾酒试点”为代表的中国酒业科技创新巨大成果,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江南大学、四川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协办的“澎湃六十载 蓬勃新时代”——纪念“汾酒试点”60周年暨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故事里的四个人物试图用语言去界定爱的本质,但谈论到最后又并未停在“爱”的局限里。这引发了知酒君对“本质”与“局限”的思考,当我们、当行业在纪念“汾酒试点”时,我们在纪念什么?我们要纪念什么?

就像我们今天纪念“汾酒试点”一样,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其表面的历史意义或经济价值。相反,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其背后的精神内涵和产业意义,以及它对于我们白酒产业传承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启示。

纪念“汾酒试点”纪念新中国白酒产业的起点

在回答标题之问——“我们纪念什么”之前,首先要弄清“汾酒试点”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

试点,区别于基于西方历史经验的政策过程,是根植于中国的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机制。先进行局部试点探索,待取得经验和达成共识后,再进行推广。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试点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顶层设计,是我国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要改革方式之一。

1964年,名酒科研被列入“全国十年科学发展纲要”,在国家战略需要的大背景下,中央食品工业部、轻工业部积极响应,同年,“汾酒试点”工作拉开帷幕,中国白酒产业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史开始了…

秦含章说:“汾酒试点的任务,是要做出两瓶好酒。” 1963年,为了稳固和提升汾酒品质,汾酒厂向轻工部提出了总结其生产技术经验的要求。秦老的话回答了试点工作开展是“为什么”的问题——为消费者做出好酒。

“新中国白酒产业是靠试点起家的。” 沈怡方先生这句话回答了“汾酒试点是什么”的问题,其分量绝不是秦老自谦的“两瓶好酒”所能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为期14个月的“汾酒试点”工作在时任轻工部发酵所所长秦含章的带领下,对汾酒生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总结,200多个项目、3000多次试验、20000多个数据,最终形成了《汾酒微生物分离法》《汾酒生产检验法》《大曲生产写实》《汾酒生产写实》《汾酒尝评法》等极有价值的科学理论成果。

对此宋书玉评价“科学解析传统工艺”是“汾酒试点”的一大贡献。而这些系统科学的文献成果,是白酒行业历史上首次较为系统的查定总结,系统地总结和论证了汾酒生产工艺的科学性、正确性,标志着汾酒生产技术从传统的经验传承,迈向了以科学理论和技术作为衡量和肯定产品生产的全新标准。

“汾酒试点”试出了一条汾酒、乃至整个中国白酒行业的现代化、科学化发展之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1964年的“汾酒试点”何尝不是新中国白酒产业的“新质生产力”。现在我们正处在“新质生产力”即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的全新时代,60年之后,我们这样隆重地纪念“汾酒试点”,只为缅怀?

我们纪念的,是酒业前辈们那种不懈奋斗、深入专研的精神;是他们在历史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是白酒产业如何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以回应时代命题的生动实践。以史为镜,我们深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汾酒试点”所蕴含的宝贵经验仍然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众说“汾酒试点”仍然关系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传承与创新,是不得不谈的“老调”,也是不能回避的“基调”。

会上,宋书玉强调:新中国成立到今天,白酒产业一直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产、学、研、协等各方从未停止对中国白酒酿造科学的系统探索。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白酒169计划、158计划、3C计划、白酒科技创新战略项目持续推动了中国白酒的技术进步。

谈到中国酒业的高质量创新,宋书玉理事长提出了“产业链创新、企业系统性创新、科技文化交融式创新”三大方向、“传承工匠精神、创新赋能传承、活态文化发展“三大要素的战略主张,令人颇受启发。

对于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钱桂敬指出,要继承“汾酒试点”的“三大法宝”,即:传统工匠精神、科技创新精神和群众路线。

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强调,汾酒将更加坚定践行“酿好酒、储老酒、售美酒”生产技术路线,更好实现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更高标准构建全产业链国际标准体系,更加牢固树立“品质+文化=汾酒”价值理念,他说:“这是我们对“汾酒试点”的最好继承和创新。”

作为试点牵头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教授级高工郭新光在讲话中对“汾酒试点”成果和经验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他表示,在继续秉承老一辈专家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上,将进一步在白酒创新技术、标准化建设、智能消费、人材培养等方面,助力中国酒业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同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跃升。探索一条中国酒业中国式现代化的集成创新之路。”这是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事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名誉会长段瑞春指出的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的路径。

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从60年前“汾酒试点”推动我国酿酒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谈起,认为“汾酒试点”精神在今天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要善于汲取先贤智慧,积极利用最新科研成果,让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稳致远。”

纪正昆,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前国家质监总局党组成员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强调当前正处于以智能化为显著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酒业创新需融合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及5G技术,结合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实现智能绿色生产与管理,推动酿酒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高级化、现代化。

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谈到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时指出,“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不可分,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是共生关系,彼此相互依赖,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

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徐岩指出“汾酒试点”推动了中国白酒产业从“基层、基础、基本功”到“优智化、标准化、国际化”的飞跃。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生物发酵产业特别是传统酿造业亟需现代化改造。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酒业协会需联合攻关,科学组织,确保2024年“汾酒试点”成功。

“汾酒试点”,进入3.0时代

在今天的纪念活动中,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江南大学、秦含章先生和熊子书先生的家属分别向大会捐赠了一系列十分珍贵的“汾酒试点”文物资料。

本次大会,不仅隆重纪念了“汾酒试点”的辉煌历程,还特别发布了“汾酒试点”60周年纪念酒,以此致敬过去的辉煌。更启动了“2024汾酒试点”项目。宋书玉、袁清茂为“2024汾酒试点”项目专家团成员颁发聘书。

这标志着“汾酒试点”迈入新的阶段。

从1964“汾酒试点”到2024“汾酒试点”,汾酒即将迈向怎样的新高度、开启怎样的新征程,备受瞩目。

“2024汾酒试点”的再次启动,是一条以‘传统工匠精神、智能科技创新、活态文化发展’为核心要素的高质量创新之路。我们期待,“汾酒试点”能继续书写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启示录。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2421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