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甄 瑶
编辑|李国政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4年5月成为一个标志性的时间——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简称插混技术)汽车进入综合续航2000km+时代。
“新车续航方面,如果纯电动车低于800、插混车不到2000公里,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提。”一位汽车老总对帮宁工作室说。
5月28日晚,比亚迪再放大招,发布第五代DM技术和首发搭载该技术的两款车型——秦L DM-i和海豹06 DM-i,前者是发布会的核心。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介绍说,该技术创下了3项全球之最,即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及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从而创下了百公里油耗的历史新低,开启“油耗2时代”。
该数据公布后,在业界激起波澜。
吉利汽车于次日公开其产品认证证书。证书显示,吉利雷神发动机在2023年7月21日获得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权威认证,最高热效率达到46.1%。这比比亚迪的高出0.04个百分点。
但比亚迪随之反击,“晒出”一款名称及型号为BYD472的产品认证证书。证书显示,该产品的最高有效热效率达到46.5%。该证书也由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颁发,发证日期为今年3月19日。
几乎就在比亚迪和吉利进行数字之争的同时,东风风神也发布海报,展示自己的全新一代融合混动技术,并欢迎@比亚迪第五代DM-i携手进入油耗2时代,期待在混动技术顶峰相见。
据东风汽车内部人士透露,他们正在推进发动机技术研发,有望在明年实现46%热效率,这将进一步提升其在混合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这些表明,中国车企在插混技术方面正展开一场激烈的竞赛
“从技术角度来看,热效率达到38%以上就已经相当出色,46%就非常厉害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专家在接受帮宁工作室采访时表示,“不过,不能单纯地说46.1%就一定优于46.06%,技术上的微小差异并不一定能直接反映在实际性能上,但可以肯定,46%的效率肯定比45%的要好。”
有车企高层对此表示赞赏,认为中国品牌之间进行技术竞赛,是真正的实力较量,而非简单的价格战。“价格竞争只会导致企业利润下降,行业血流成河,没有实质意义。”
实际上,除了追求发动机高热效率外,车企更倾向于通过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车型,冲击一箱油跑2000公里的续航目标。
今年以来,为了充分展示插混技术的实力,各大汽车品牌展开体验传播活动,激战2000公里续航,如东风风神L7、荣威D7 DMH、星纪元ET等。这些测试不仅彰显车企的技术实力,而且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期待。
死磕2000公里续航,似乎已成车企的一种趋势,但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加大油箱、加大电池,续航就上去了。”“从高地长下坡到平原,这种路线测试不是作弊吗?”“没必要追求满油满电跑多少公里,跑远路油没了再加油就好”“比拼发动机热效率和整车能耗,才是真本事”……对车企追求极限续航,网友也有一些质疑之声。
极限续航突破2000km+的实际意义有多大?又能说明什么?
争锋2000插混技术的续驶里程竞赛,并非现在才开始,早在2022年就拉开帷幕。
彼时,插混新车型不断涌现,其综合续航里程从1000到1400公里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部分车型的纯电动续驶里程甚至超过200公里。
搭载蓝鲸iDD混动系统的长安系列、广汽本田雅阁锐·混动、搭载第四代DM混动技术的秦PLUS DM-i等,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过1000公里,这一数字已经远超大多数同级别燃油车。
到2024年,随着技术进步,中国品牌开始争锋综合续航2000公里。
今年1月3日,深圳会展中心,10辆奇瑞风云A8风尘仆仆,静立在上市发布会场外。它们从出生地安徽芜湖出发,一路开到广东深圳,实测一次满油满电最长驾驶里程,最好成绩为1618.2公里。
4月18日,荣威D7 DMH代表自主品牌B级车,向2000公里极限续航发起挑战,在满电满油的状态下,从兰州出发驶往上海,公证处工作人员全程公证、全程封箱监督,实测获得成绩为1962公里,再次刷新自主品牌B级车极限续航纪录。
4月底,东风风神L7完成续航最高2054公里的实测,成为中国首个实测突破2000公里长续航SUV。5月23日,这款车创下行业首次全程无补能续航2162.8公里往返穿越中国最大无人区的纪录。
马赫电混PHREV技术助力东风风神L7取得上述成绩,让这款车实现低至3.8L/100km的亏电油耗(NEDC工况标准)。
很快,比亚迪秦L DM-i、海豹06 DM-i将续航成绩拉升至新高度。比亚迪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媒体测试环节,两款车满电满油综合续航全部超过2300公里,最长的超过2500公里。
在合资品牌中,广汽本田比较有发言权。2023年,在一次节能挑战赛中,雅阁e:PHEV曾创下满油满电行驶2132.7公里的纪录。
这些车企为何死磕2000公里以上极致续航?
首先,长续航能缓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随着电动车普及,续航里程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量因素,更长的续航里程意味着更少的充电次数。
2000公里有多远?一个比较直观的参考是,从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发,一路向南疾驰,直到广州塔下,这段跨越大半个中国的旅程,大约为2132公里。
完成这段长途旅行的能耗成本是多少呢?以秦L DM-i为例,其65L的油箱与15.87kWh的电池容量,一次满电满油即可跑到,能耗成本竟然仅532元,而一张北京西到广州南的高铁二等座票价为964元。
其次,长续航代表车企技术进步。要实现2000公里以上的续航,需要发动机热效率、电池技术、车身轻量化、能量回收等多方面的技术突破。如果挑战成功,车企即对外展示了技术实力,增强了品牌力,也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技术创新。
技术无止境
汽车工业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降低油耗的奋斗史。现在,一些车企宣传其插混车型综合续航超过2000公里,这是否一定意味着其插混技术已登峰造极、触达天花板?答案是否定的。
决定一款插混车型续航能力的关键因素,主要有6个方面。
其一,油箱容积影响续航能力。理论上,油箱越大,装的油多,续航能力自然越强。
比如,秦L DM-i的油箱容积比较高,为65L,而凯美瑞燃油版的油箱是60L。其它一些插混/增程车型的油箱容量也各有差异,如领克09 EM-P为70L、领克07为60L,荣威D7为55L,启源A07为45L。
其二,发动机热效率至关重要。热效率越高,油电转换的效率就越高,更加节能。荣威D7 DMH搭载的1.5L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为43%;风神L7搭载马赫电混PHREV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45.18%;比亚迪第五代DM混动技术,热效率提升至46.06%。
其三,混动专用变速箱和电驱系统。这些部件的动能转化效率越高,能耗就越低,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效率随之提高。
其四,电池包容积直接影响续航能力。
例如,风神L7提供17kWh和30.2kWh两种动力电池版本,分别对应CLTC纯电续航110公里和205公里,而CLTC综合续航则分为1400公里和1500公里。同样,秦L DM-i和海豹06 DM-i配备刀片电池,提供短续航版(电池包容量为10.08kWh)和长续航版(容量为15.87kWh)两种选择。
其五,车身重量。车身越轻,能耗就越低,进而提高续航能力。
其六,行驶速度。车速越快,能耗随之增加。
因此,综合续航超过2000公里固然值得称赞,但评价一款车的插混技术优劣与否,不能仅看续航能力这一项指标。影响续航能力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应综合考虑油箱容积、发动机热效率、变速箱和电驱系统效率等多方面,才能得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不过,综合续航超过2000公里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也不是汽车技术发展的终点,未来突破3000公里大有可能。
由此看来,应当理性看待这个2000公里——车企不应仅停留在追求漂亮的数据上,更应关注背后的技术意义和发展潜力。
一些业内资深人士认为,随着混动技术迈入2000公里续航时代,汽车百公里油耗进入“2(L)”时代,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表明汽车技术取得巨大突破,预示着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深刻变革。
一是,插混汽车加速普及。
随着混动技术日益成熟及制造成本持续降低,混合动力汽车的价格已更加亲民,进入了10万元区间,大大降低了购买混动汽车的门槛。
相关数据显示,从2020至2023年,中国插混市场销量增长高达10倍之多。
二是,燃油车型将遭“毁灭性”打击。
2023年,中国市场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为280.4万辆,同比增长84.7%,大幅超过纯电动车。
“现在全球每卖出4辆插混车型,就有3辆来自中国品牌。”在前述发布会上,王传福表示,“最先进的插混技术在中国。”
相比之下,纯燃油车正面临越来越大的销量压力。
三是,汽车行业迈入全新节能时代。
续航2000公里的时代已到来,插混汽车在节能和续航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相较于传统燃油车,这类车型的油耗仅为其三分之一,而综合续航能力却是其3倍。这种革新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为省心且经济的用车体验,同时也显著提升了环保性能,助力车企迈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从燃油时代,到插电混动时代,再到纯电动时代,技术进步推动汽车行业绿色转型,实现更加环保、高效的出行方式。
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对极限的挑战也将持续不断。不过,在营销中,车企应保持理性,避免夸大其词或过度宣传。消费者在选择汽车时,也应保持一份理性,充分了解汽车的各方面后,再科学地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