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在德国搞定了他的私募基金解散的事情,咱们来聊聊为啥丁元英想找个地方安静下来的原因和背后的故事。他一回国,刚下飞机,就打算第二天直奔古城去。
他的好基友韩楚风为了给他送行,当晚就拉着丁元英去酒店小聚一下。朋友们碰面了,自然得聊上几句,特别是在去酒店路上聊起郑建时,话题有点儿复杂难懂,咱们得好好拆拆解解,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丁元英对佛教思想的看法。
韩楚风开口说:“郑建时给你投了个带着不良动机的票,这事儿我真是没想到。”
郑建时,43岁,生于德国波恩,家里是安溪人,信仰佛教,还是欧洲华人协会的常务理事。丁元英在德国留学的时候,两人因为共同喜欢茶道而结识,通过讨论佛教的话题成为了好友。
考虑到这位朋友的人品和他跟丁元英的关系,郑建时给丁元英投这种带有不良动机的票,实在是出乎意料。这也间接反映了郑建时没有完全理解丁元英结束私募基金背后的深层原因。
丁元英轻轻一笑,解释说:“建时那人,做事总是按照心里的善念和道理行事,帮助亲人和陌生人之间没有区别,这确实符合佛教的根本教义。但问题是,他对佛教的理解似乎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刻的智慧,所以他对我有了误解,认为我像是个只图财利、可能会害人的元宝。
他追求的佛教境界,是那种为了来世的果报而修行的,他还需要向佛祖多求教几次。”这段解释确实有点难以理解,我们得一句一句地细致解读。老实说,我自己也是看了好多遍,结合作者豆豆在他的三部小说中所表达的核心哲学思想,思考了很长时间,才觉得自己大概把握了它的真正含义。
当然,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如果我有什么分析得不够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点。
“凭心凭理超度亲疏,不失佛门正本。”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佛门的正本呢?简单来说,就是佛教所强调的“因果报应”的原则,也就是说,恶行最终会遭恶报,好行为则会带来好的结果;因此,如果想要来世获得好的果报,或者希望往生到一个清净的世界,就需要在这一世多做好事,积累德行。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凭心凭理超度亲疏”意味着郑建时总是本着一颗善良的心,依据道理,不论对方是亲近的人还是陌生人,他都愿意伸出援手,这正是作为佛教在世俗中弟子应有的美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能成为欧洲华人协会的常务理事,在90年代那波出国潮中,有太多的国人需要帮助。
“但他的佛根里只有熔点没有正智。”
所谓的佛根,其实就是指一个人在修学佛法方面的天生潜力,也就是说,有些人天生就更适合学习和修行佛法。佛教里面把这个潜力分为三个等级:低、中、高。就跟我们平时说的“这事儿你有没有那个天分”或者“你天生就适合干这个”是一个道理。
谈到熔点,这个词其实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达到了一定的层次,但还没有达到最终的、完全的悟道。他们还停留在追求形式上的东西,不能完全放下,没法达到真正的“无”的境界。
至于正智,这是指佛教中真正深刻的智慧。就像《金刚经》里说的,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短暂的、虚幻的,如同梦境、泡影,应该以这样的态度去看待世界。同样,《红楼梦》最后的诗句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这个世界是空旷、虚无的。
因此,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因缘而生,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所谓的“空”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没有什么是永久不变的。
丁元英这边提的一个观点是,“神和道是一回事,道就是自然规律,而这规律就是如来,别想着去反驳”。小丹跟着补充说,“神就是道,道代表了自然的法则,这些法则就是如来,你想怎么样都没用”。
结合他俩的话,我们可以理解为,丁元英相信世间存在一个普遍而客观的本质,这是基督教、道家和佛教都认同的一个最初的存在,而这个最初的存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就是“规律”。
换句话说,就是说,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永恒不变、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的客观存在,叔本华把它称作“自然意志”,马克思把它视为“客观规律”,道家称之为“道”,佛教则称其为“如来”,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也就达到了佛教所说的“正智”。
在五台山的时候,智玄大师对丁元英的评价是“真正理解了智慧的人”。而所谓的“得智”,是对丁元英这样一种说法的评价:“如果用佛法中那种难以理解的终极生产力和文明的真理来解释,那么佛法中的佛教就超越了宗教的范畴,成为了一种能够启迪众生的大乘佛法,既能为人指明方向,又能惠及人类的生活,这就是所谓的普渡众生。”
所谓的“如是不可思议”,其实指的就是那些超越人类意志,不受人们操控的客观规律。你没法按自己的意思去改变它们,只能去认识它们,去理解和掌握它们,它们是不可推敲、不可辩驳的。要达到这样的理解,就得先认识并接受“一切皆无常”,什么是无常?
“无常”就意味着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佛教通过“无常”的概念,引申出了“空”的理念。因此,我们需要能够接受无常的变化,接受那些不受个人意志所控制的客观规律带来的结果。就像是在清理私募基金办公室的时候,肖亚文感慨地说,“真的没想到,事情就这么结束了。”丁元英则回应说,“开始有开业,结束自有倒闭,这是规律,只不过我们这次走的周期短了些。”。
郑建时当时还没有理解到佛教中所说的“正智”,还处在一种“不觉悟”的阶段呢。接着,他自言自语道:“佛教讲的一分为二,二合为一的道理,我现在还没彻底弄明白呢,那种禅悟啊,应该是那些超级有悟性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我倒简单,念念阿弥陀佛,什么都齐活了。”
至于郑建时没有注意到丁元英的撤退,实际上丁元英这么做是为了保护那些力量薄弱的小股民,避免他们遭受更加残酷的打击。再说,退一万步来讲,即便丁元英真的单干了,那真的算是“恶”吗?在天堂里,会有善恶之分吗?区分善恶的其实是人类自己!
丁元英接着评价说:“他那个修佛,是为了来世能够得到正果,他还得多向佛祖请教呢。”
在五台山讨论道德的时候,丁元英说:“想要成佛,就得去追求。”结合之前分析‘美女即魔’的讨论,成为魔或是佛,全看个人的心态。郑建时因为想要修行成佛,追求善的果报,就需要积累好的因缘,而丁元英在他看来像是个顶级流氓,拿着一个元宝罐,自然在他眼里看起来是在干坏事。
最后,丁元英从郑建时的视角来理解这个行为:
丁元英提议结束私募基金的合作,从那些既得利益的投资者角度出发,他们想要通过惩罚丁元英来形成一个小团体(6人,郑建时不在其中),丁元英也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郑建时也无法完全理解丁元英的高层次思考。
从郑建时的角度来看:虽然我和你丁元英私下关系不错,但我不能仅仅因为这个就站在你这一边,我得凭良心(你可能会利用分红得到的资本去单干,这样会损害到私募基金投资者的利益,我站在“正义”的一方),我得依据合约的条款(私募基金合作协议)自然而然地认为你丁元英有不道德的动机。
总的来说,对于郑建时的评价还是相当公正的,丁元英能够理解他。因此,这点小插曲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情,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郑建时还会给丁元英送去上好的茶叶,足以见得郑建时的胸怀坦荡。
这段是韩楚风和丁元英在“酒店论道”之前的开场白,一开口他们就聊起了深奥的佛教义理,想要真正听懂他们的对话,还真是不简单。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17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