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5月24日于意大利召开。美国在此之前已对中国电动汽车、光伏电池、港口起重机、钢铝产品加征关税,扩大了中美贸易战的范围。耶伦在会议前呼吁,七国集团国家及其他国家应同美国站在一起,一同对中国产品设置壁垒。法国财长勒梅尔在附和美国对华产能过剩指责的同时,呼吁认识到避免同中国爆发贸易战的重要性,原因在于中国仍是经济伙伴。相比法国,在中国有着更多实体投资、同中国产业链利益绑定更深的德国,在与华贸易纷争中的态度更为克制。
德国财长林德纳向记者表态称,德国作为工业产品出口国,从全球贸易中受益,对全球供应链形成依赖,全球经济的阵营对立中没有赢家。林德纳建议,应当对针对中国的贸易指控审慎对待。即便要实施针对中国的联合行动,也应当通过世贸进行。
在法国、德国反对,美国鼓动对中国扩大贸易战范围的情况下,此次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未通过针对中国的联合行动,而实施了对中国的污名化动作。其在联合声明中称,G7会对中国产能过剩引发的负面情况保持监察,考虑基于世贸规则对中方采取行动。
从这一声明内容看,G7联合声明主体基于美国主张,对德国主张进行了一定兼顾,并以世贸规则为遮掩,暂时保持了未撕破脸的局面。在美国不依循世贸规则单方扩大对华贸易限制范围情况下,G7此次未完全跟进美国,而是在污名化中国的方向迈出一步。G7后续采取多大程度上的对美国跟进动作,值得观察。意大利经济部长吉安卡洛·乔尔盖蒂在欧盟对华贸易限制一事上持负面预期,其声称,美国已做出决定,欧盟或不得不思考是否跟进。
G7国家包括美、德、法、日、英、加、意七国,其是否对华贸易限制的前景及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取决于其与中国经济的联系程度。
其中中美贸易战具备代表性,美国在这一过程中并不盲目。其重点发难的领域集中在,中美存在产业交锋的领域、同美国权力体系相关的技术基建。对于可替代性强、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并非中美贸易战、科技战的主战场。也是这些受影响有限的主体领域,支撑起中美间6000亿美元以上的贸易额。以中美间纷繁交集的经济关系为代表,G7在对华贸易战上的实施空间有限。法国、德国、日本同中国有不同程度的产业绑定关系,其国内经济难以承受与中国的双输冲击。
中国此前的访欧行程中,中企宁德时代同法企达飞海运在电动船舶研发上达成合作,显示着中法间在前沿领域,可以形成同中德间类似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在过去一年减持美债约1020亿美元,同时持续增持黄金。当下中国的产业升级及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审视中国产业时,有三重视角。一,欧美视角下的产能过剩。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始于英国以国内市场无法容纳的工业品产能,对中国原有产业形成技术俯冲下的产能冲击。英国在中国以行政保护本国市场之际,以鸦片及火炮,强行轰开中国国门。
中国旧生产体系的崩塌和新国家体系的探索,自此开始。当下中国工业品基于质量、价格、规模因素,在产能上对美欧产业形成冲击。不到200年的时间中,中西方产业形势逆转。二,全球视角下中国产能的不足。三,整体视角下中国产业体系上下层建筑的缺失。中国在基础研究及教育领域,尚未完成中西方文字体系的转化。在前沿技术成果方面,尚未迎来中国技术时期。这一角度下,中国产能并非过剩,而是配套设施尚且不足。聚焦新质生产力与技术底层研发、产业结构及要素自主化,是中国产业迭代的钥匙。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16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