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
在世界各国政要当中,阿根廷总统米莱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尽管他有一个外号“小特朗普”,但米莱的外表形象和一头金发,体壮如牛的特朗普本尊相去甚远。米莱一头蓬松的发型,有时不修边幅地架着黑框眼镜,在他那激进的民族主义分子外表下面隐藏的是一个右倾严重的政客真相。米莱和特朗普相似的不是外表而是政策和思想。
米莱是靠激进的“民粹”招牌上台的。所有的右倾民族主义政客都懂得如何迎合民众来赢得选票。对外进行排挤政策;对内使用激进的改革措施就是这些右翼政客的特征之一。米莱上台以后就对巴西和哥伦比亚国家政要领导人出言不当得罪了不少人;在涉外经济会议上又得罪了我们;对内采取“休克经济疗法”,阿根廷采取裁减财政支出和加大比索货币的印刷,结果造成国内大面值的钞票连一颗糖都买不起的通货膨胀恶果。
对于领土主权,米莱又是另外一种态度。但凡右翼民族主义政客都会利用领土主权来打爱国牌加分,但米莱却采取了龟缩政策。马岛,一直是阿根廷民众敏感的神经所在。自从几十年前那场失败的马岛战争以后,民众一直念念不忘这块失地。
英国人却故意挑逗阿根廷人的底线。卡梅伦是新的外交大臣,他在去年年底担任职务以后就取道南美(途中故意在马岛逗留)前往联合国总部。出发之前的卡梅伦故意放出风声:马岛主权问题已经解决,不容讨论和谈判。原来英国人早在前几年就搞了一次马岛居民公投(单方面的行动),公投声明加入英国“大家庭”。当然,大多数拉美国家都不承认这个公投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但英国人仍然我行我素。
卡梅伦故意在马岛的各个标志性地点打卡拍照(多数是马岛战争纪念地),并且不厌其烦地会见当地政要。卡梅伦此举意在重申英国的“主权”。
(卡梅伦和米莱的和谐相处只是假象,登上马岛打卡就是故意给米莱打耳光。后者乖乖认怂)
阿根廷人果然被刺激到了。法新社报道阿根廷外长迪亚娜重申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并且表达对卡梅伦行为的“不适”态度,政府的声明还说两国外长承认对马岛的主权确实存在分歧。
现在最没面子的人应该是阿根廷政府了。在米莱上台以后,他在亲美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此前米莱声称要在国内搞“美元化”,而且为了表忠心,特意站队最近有残暴行为的以色列,他跑到耶路撒冷哭墙下面痛哭流涕。然而这番表演最终白费心机,美国和英国根本不给他面子。
英国人奸滑得很,在之前的瑞士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卡梅伦和米莱还相谈甚欢。后来卡梅伦故意跑到马岛就是给米莱打耳光了。关于马岛问题的归属权,米莱只对卡梅伦说过“互相尊重”的字眼。阿根廷民众非常不满这种言论。因为米莱的意思是想暂时搁置争议,他想先挤进欧美这个圈子以后再用外交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马岛问题。现实情况却是英国人对米莱不屑一顾。
并不是所有的阿根廷人都能忍得下去。有匿名的阿根廷高管就对记者透露:卡梅伦的行为无异于挑衅,作为国家元首的米莱却在装聋作哑。卡梅伦登岛的那一天,米莱在社交媒体上吹嘘自己的政绩,其他什么都没说。领土和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底线,米莱却视如鸡毛蒜皮。他一味地讨好英美西方国家,换来的却是丧权辱国。米莱在这条路上只会被自己的行为反噬。
美国兰德智库认为米莱在当选总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原因在于这个极右翼政客一开始就和英美等国讲好了条件:上台以后带着阿根廷全面倒向美国的怀抱。不过任何交易都是有代价的,米莱面对卡梅伦的挑衅动作就是认怂。
阿根廷民众感觉自己是被耍了:在瑞士举行的会议上米莱和卡梅伦的和谐是英国人故意制造的假象。目的在于英国人吃定了马岛,而政客之间的和谐相处只不过是为了麻痹老百姓罢了。卡梅伦为什么这么有把握来挑衅?原因在于他知道米莱尽管对外态度嚣张,但那只是针对俄罗斯之类的国家而言。在英美国家眼里,这个人根本不值一提。有研究政治的学者对此评论:一条被阉割过的狗,它不敢对英美狂吠!
就在卡梅伦在马岛尽情发挥演出的时候,阿根廷国内出现了两种矛盾现象:部分政府人士和大部分民众纷纷表达对英国人的愤怒情绪;米莱和他的政府幕僚却对此表示沉默。实际上米莱的表态已经是等于投降了。
米莱在英国人登岛以后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原因在于他不想因此影响和西方国家集团的外交关系。米莱上台以后就把赌注全押在美国身上。美国反对的,他就反对;美国支持的,他就跟着支持。俄罗斯和巴西都受到他的伤害。为了跪舔美国,他不惜站在周边拉美国家的对立面公开支持以色列。
米莱这种货色要指望他在国家领土和主权上仗义执言,阿根廷民众还不如直接放弃幻想。因为米莱为了讨好美国已经得罪了许多阿根廷的贸易伙伴,甚至放弃许多国家梦寐以求都想进入金砖国家组织的机会。因此马岛挑衅事件就是一个照妖镜:换成其他国家领导人都无法容忍,而米莱只是一味认怂。美国一个眼色,米莱作为喽啰一句话都不敢说,显现出此人外强中干的本质嘴脸。喜欢本文的朋友还请多多分享转发,大家有什么有趣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09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