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小鹏的"叛逆"之举:收下樟木箱引发争议
童小鹏,这位曾经扮演过宋美龄的"妹妹",个子虽小,却是部队里屹立不倒的铮铮铁汉。
跟随周总理多年,他早已习惯了总理那近乎苛刻的自律和廉洁。但这一次,一只樟木箱,竟让向来乖巧的童小鹏也有了"叛逆"的冲动。
福州军区后勤部长龙飞虎,那可是童小鹏的老战友。这位老战友不远千里,专程从福州托运来两只樟木箱子,一只送给周总理和邓颖超,一只送给童小鹏。
龙飞虎一番好意,童小鹏哪里好意思拒绝?再说,防虫防蛀的樟木箱,周总理夫妇不正需要吗?童小鹏一合计,就欣然接受了礼物。
不料,消息传到周总理耳朵里,这位一向秉公执法的总理勃然大怒。他当即把童小鹏叫来,语气严厉地提醒:
"福州军区送来的东西你别拿!"
童小鹏一听,不服气了。区区两只箱子,又不是什么金银珠宝,收下又怎样?再说退回去多麻烦。要不按市价付款,事情就算了结了呗?
谁知,童小鹏的提议非但没让总理消气,反而让他更加恼火。只听总理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呵斥道:
"你就这么缺东西吗?从哪里来的,就给我送回哪里去!"
童小鹏哑口无言,只得乖乖照办。
事后,童小鹏才从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原来总理对待受礼问题一向严格,从不姑息。即便只是一箱小菜,只要不是自己花钱买的,总理也坚决不收。
童小鹏恍然大悟,更加钦佩起周总理那一身正气。但同时他也不禁有些疑惑,一向体恤下属的周总理,为何在这件小事上如此不通人情?
贴近民心的周总理:一筐蔬菜引发的思考
童小鹏万万没想到,区区几根蔬菜,竟也能让周总理如此动怒。那是一个春天,周总理去杭州开会。南方的气候温暖湿润,蔬菜自然生长得格外茂盛,品种之多,北方望尘莫及。
杭州的地方领导一番好心,想让周总理和随行工作人员尝尝鲜,特意准备了两大筐时令蔬菜,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带回北京。
周总理的工作人员哪里敢收?推辞了半天,奈何杭州的同志太过热情,非但塞上了飞机,还特意强调这些菜不是只给周总理一个人的,发票都开好了。
面对人家的一片心意,工作人员也不好驳了面子,只得收下,回北京后就分给大家。童小鹏还特意跟周总理解释,这些菜是大家平摊付钱买的,周总理并没占什么便宜。
谁知道,向来温和的周总理听了却勃然变色,严肃地训斥道:
"以后即便是这样也不允许!你们想想,总理和普通百姓有什么区别?凭什么我们就能吃上普通老百姓吃不到的东西?"
童小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想起那两只樟木箱,又想起眼前这两筐菜,恍然明白了周总理为何如此严格。
原来,在周总理眼里,自己不过是人民的公仆,就应该和人民群众生活在一起,吃百姓吃的,用百姓用的。
接受了特权待遇,就是与老百姓划清了界限。周总理一生都在为人民谋幸福,说什么也不能在生活待遇上超越人民一分一毫。
看着周总理略显疲惫的面容,童小鹏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起了自己的"叛逆"之举,羞愧地低下了头。
是啊,周总理视人民为父母,处处都在为百姓着想,哪怕是一筐青菜、两只木箱这样的小事,也时刻不忘党的宗旨。
相比之下,自己刚才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啊!童小鹏暗暗发誓,今后一定要以周总理为榜样,时刻保持清正廉洁,永葆公仆本色。
但他同时也有些担心,周总理对自己如此严格,对别人是不是也这般苛刻呢?童小鹏不禁回想起了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细节……
古道热肠的周总理:一个小细节体现大情怀
童小鹏跟随周总理多年,深知总理对自己要求之严格,对别人却总是宽厚温和。记得有一次,周总理因公出差,工作人员提前叮嘱接待方不要大操大办,总理一向低调,最不愿给地方添麻烦。
可是地方同志的热情难挡,非要在周总理下榻的招待所里铺上崭新的地毯。周总理一看就皱起了眉头,嘱咐工作人员去把地毯撤了。
接待的同志们一听,连连摆手,说地毯早就该换了,这回正好有机会,总理就别跟他们客气了。
面对地方同志的一片盛情,周总理只好不再坚持。但童小鹏看得出来,总理心里是过意不去的。
果不其然,离开时总理特意叮嘱随行人员,把那几张旧地毯也打包带上,千万不能浪费。
童小鹏暗自琢磨,别人巴不得沾总理的光,图个政绩工程,总理却时时刻刻把自己当成普通百姓,就怕占了人民一点便宜。
这样一个从不以权谋私的领导人,又怎么会对别人有什么过分苛刻的要求呢?
更让童小鹏感动的是,周总理对原则问题的态度。在廉洁自律上,总理丝毫不肯放松。别说收受贵重礼品,就算是一包烟、一个鸡蛋,周总理也坚决不要,生怕有愧于人民。
有一回,工作人员不小心丢了一支钢笔,本想赶紧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谁知周总理非但没有斥责,反而安慰他们说:
"丢了就丢了,咱们又不是大户人家,哪能事事都顺心如意?"
一番话说得大家心里暖洋洋的,更加钦佩总理的胸襟。
童小鹏想起刚才那两筐菜,又想起地毯的事,心里更加敬佩周总理了。他明白,周总理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总理之所以对自己严格要求,正是因为他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勤务员,从不愿在人民面前摆架子、享特权。
这样一位古道热肠、刚正不阿的领袖,怎能不让人发自内心地爱戴呢?童小鹏的思绪渐渐飘远,他想起了自己和孩子们之间也曾上演过类似的"博弈"……
活泼俏皮的童小鹏:与孩子们斗智斗勇
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童小鹏,虽然个子不高,但在部队里可是个威风凛凛的军官。可回到家里,面对自己调皮捣蛋的孩子们,他也有诸多"无奈"。
最让童小鹏头疼的,莫过于大儿子童非非设下的"水盆陷阱"。一天,童小鹏照例回家"突击检查"孩子们的功课。
不料刚一进门,就被一盆凉水兜头浇下,淋了个透心凉。罪魁祸首童非非见状,赶紧溜之大吉,只留下童小鹏在原地气得直跺脚。
这样的"陷阱"并非个例。孩子们为了躲避童小鹏的"突击抽查",可谓是费尽心机。童非非和弟弟妹妹们轮流放哨,一看见童小鹏回来,马上鸣哨示警。
孩子们见状赶紧躲进柜子里,或是钻到床底下,直到童小鹏放弃"搜捕"才肯出来。
有时候孩子们玩疯了,根本听不见哨声,被童小鹏抓个正着。这时候童小鹏也不好太苛责,只得无奈地叹口气,跟他们约法三章,下不为例。
就这样,童小鹏和孩子们斗智斗勇,倒也其乐融融。童小鹏虽然对孩子们有诸多"意见",但他明白,孩子们的淘气和调皮,更多的是对父亲的一种依赖和信任。
就像周总理虽然对他严格要求,但那份关怀和爱护却是溢于言表的。想到这里,童小鹏突然对自己"叛逆"的小心思有些不好意思。
其实,周总理的教诲,不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关心吗?自己哪里还有什么"叛逆"的理由呢?
童小鹏觉得,自己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工作,都应该以周总理为榜样,严格要求,宽厚待人。
就像周总理常说的,共产党人要永远保持公仆本色,吃百姓吃的,用百姓用的,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人民的真心拥戴。
想到这里,童小鹏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更加严于律己,以实际行动来回报周总理的教导之恩。
周总理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他的言传身教,时刻影响着童小鹏的人生轨迹。
无论是面对"叛逆"的诱惑,还是面对"活宝"的孩子们,童小鹏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周总理那份古道热肠和一心为民的情怀。
他明白,自己能跟随这样一位伟大领袖,是人生最大的幸运。今后的路还很长,但有周总理的教诲指引,童小鹏相信自己一定能不负所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0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