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与大V”茶座活动现场。(来源:信网 陈烛光 摄)
信网5月29日讯(记者 陈烛光)5月28日,“局长与大V”茶座活动邀请青岛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崇江与本市网络大V和部分媒体编辑等进行座谈交流。近年来,青岛市科协认真履行“四服务”职责,努力在科普惠民、科技惠企两方面工作上求创新、求突破,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科普资源,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智力人才资源,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科协力量。
回顾近年来工作成效
聚焦服务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将团结引领、学术道德建设与人才培养举荐工作有机结合,把帮助科技工作者实现价值作为科协组织的最大价值,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创业搭建平台。
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打造“不忘初心听党话 凝心聚力跟党走”市科协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品牌,在全市科技界组织开展“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庆祝活动,增强科技工作者服务“国之大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坚持以党建带群建,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市71家学会全部成立党的组织,团结全市科技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向同行。
大力举荐优秀科技工作者。持续组织青岛市青年科技奖评选, 承担青岛市拔尖人才(基础研究类)组别评选工作,组织“青岛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5届,5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入选。举荐全国创新争先奖8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6人,推荐12人获评“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获评“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创新创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创造平台。
在科技工作者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榜样的力量”科学家精神宣讲品牌,成立弘扬科学家精神宣讲团,组织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走进校园,讲述科学家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在电视台开设了《科学你好》《科技对话青春》等融媒体宣传栏目,举行了《弘扬科学家精神宣传合集》发布仪式,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浓厚氛围。
媒体、大V参观青岛科技馆。 (来源:信网 陈烛光 摄)
聚焦科技惠企,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服务
发挥科协组织“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特点,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培育会展赛品牌,引入高端创新资源,为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用有机贯通提供智力人才资源,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积极努力。
密切联系院士资源,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持续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与管理,先后有102名院士通过院士工作站,为我市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累计产生62 家优秀院士工作站,50 个优秀成果。目前,多数工作站完成服务企业任务,现有院士工作站17家。举办青岛院士讲堂,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拓宽载体。举办了2022年、2023年院士专家行活动,共有24名院士来青,与企业对接51场次,达成了一批合作成果。
对接国家与省级学会资源,提高科技服务工作精准性。做强“科创中国”品牌,积极引入全国学会创新资源,将中国化学会第33届学术年会、国际前沿材料大会、世界航海科学技术大会等高层次学术会议引入青岛。梳理我市产业和企业需求,与相关国家级、省级学会密切对接,提高学会服务企业工作实效。目前,制冷、光学、微生物、造船、纺织等领域的全国学会已为我市相关行业的企业开展专家服务。山东计算机学会、山东省机器人研究会等省级学会在青建设两个协同创新基地,精准服务企业需求。
充分发挥市级学会资源优势,开展常态化科技服务。开展科技产业深度融合行动,指导2600余家企业、组织进驻“科创中国”平台,190余家企业利用海外专利信息资源,促进先进科技成果转播普及和落地转化。组织市级学会成立专家服务团,深入区市、企业一线,常态化开展“科技惠企,科创赋能”学会专家区市行活动,市级学会在企业共建立学会服务站20个。每年举办青岛市学术年会,至今已举办22届。创新青岛市学术年会的形式和内容,把学术活动与助力区市创新发展紧密结合,每年在一个区市举办,聚焦区市重点产业发展,设置会议主题和会议活动,将更多的学会专家资源引入区市,为区市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打造品牌,链接创新要素。青岛国际水大会已举办了十八届,成为全球水科技领域学术交流品牌会议。举办世界海洋科技大会、承办中日韩工程技术大会,推动一批人才、技术、产业项目落地青岛。以赛引才,举办全球海洋人才、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系列创新创业大赛。建设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市级离岸工作站32家、海外创新驿站10家,吸引62名海外人才来青创新创业,推动海外高端创新要素向我市加速集聚。
加强智库建设,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建立科技创新智库专家队伍,吸纳高层次专家500余人,召开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加强智库建言成果提炼转化,2023年报送了《科技工作者建议》13期,7期得到省、市领导批示,借力科技工作者智力资源,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决策咨询服务。
聚焦科普惠民,促进我市全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
坚持在推动科普资源向基层聚焦上做文章,在提升科普工作社会化发展水平上下功夫,在增强科普惠民质效上求突破,用心用力满足基层群众多样化科普需求。
加强科普阵地建设。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海洋主题科技馆——青岛科技馆建成并于去年9月正式开馆运行,将社会公益性和机制灵活性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发挥科技馆的科普价值,成为青岛科普新地标。创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7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1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58家,基层科普场馆供给更加充分。成立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联盟,开展科普联盟矩阵活动,惠及4万余人次。支持海信探索中心等3家社会化科技馆升级改造,开展公益性科学体验活动。建成全省首家海洋科普直播工作室,直播活动累计点播量达372.72万。建设“科普青岛·智慧电视”互动点播平台,汇聚近2000部优质科普片源,供200万有线用户免费点播,科普服务有效辐射持续扩大。策划“科普一分钟”栏目,在青岛广播电台定期播出,借助广播媒体传播优势,向市民大力普及实用科普知识。提高科普抖音号、科普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运行效率,增强优质科普内容制作能力和传播推送能力,科普精准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打造精品科普活动。全国科普日、大学生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其中2023年全国科普日推出2709场主题活动,近400万人次参与,市科协连续多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常态化科普活动供给更加丰富,科普大讲堂、科技节进校园等活动扎实开展,全市100家银龄科普课堂每年开展科普讲座1330场次,“乡村振兴科技赋能”送科技下乡科技志愿服务等特色惠农科普活动成效显著。
提升科普全域协同能力。成立青岛市科技志愿者协会,组建387支科技志愿服务队,吸引3万余名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评选150名专家、60个团队组建青岛市科普专家库。科普组织凝聚力持续增强,牵头成立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联盟,发展成员单位49家,组织青岛市科普教育发展沙龙、首届科普教育发展(青岛)高峰论坛、首届科普矩阵系列活动、“遇见科学:科普伴您过大年”大型主题活动、科普讲解员能力提升活动,有力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促进科普工作互学互鉴。面向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深入实施“蒲公英科普行动”“农民科普行动”“产业工人科普行动” “银龄科普行动”。推出《魏世杰科普丛书》《海洋科学家手记》《海洋探秘》等精品科普图书,与央视科教频道联合策划原创科普节目,播放量超亿次,优质科普内容传播更加广泛。
媒体、大V体验青岛科技馆互动项目。 (来源:信网 陈烛光 摄)
介绍2024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青岛市科协将以提升“四服务”效能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的群团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提升组织力、引领力、凝聚力、服务力,着力做好科普惠民、科技惠企两大方面工作。有些工作我们已经做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些我们即将陆续启动。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几项重点工作。
增强服务能力,当好党和政府与科技人才的“连心桥”
组织青岛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联合市科技局,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主题,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在全市推出包括主场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活动、科技为民志愿服务活动等五大板块的青岛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立体展现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的风采,营造全社会支持科技事业、爱护科技人才的浓厚氛围。
市科协即将举办青岛市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会上我们将表彰第十四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组织科学家精神报告会,展出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向科技工作者致敬,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持续打造“不忘初心听党话、凝心聚力跟党走”社会组织党建品牌。组织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党建工作典型宣传力度,在全市科技界大力宣传党的科技政策、创新战略,讲好党关心、关爱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引领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夯实党在科技界的执政基础。
拓宽服务平台,当好产学研贯通发展的“立交桥”
以会展赛为媒,精准导入创新要素。举办世界海洋科技大会、青岛国际水大会、世界交通运输大会、2024国际神经科学及基因组动力学会议等活动,围绕现代产业化体系建设需求设置会议框架,为前沿科技传播扩散、产学对接、成果转化搭建平台,为我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内生动力。
以繁荣学术交流为抓手,提升原始创新能力。4月份,与莱西市合作,举办了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青岛市学术年会,设置主会场和分会场活动,今年在调研基础上,针对莱西在食品加工、机械电子、生物科技领域的需求,设置会议主题和活动,邀请了相关业内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进行学术交流,开展会企对接、科技志愿和科学普及活动,促进学术优势、科研优势加快转变为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以学会服务站为依托,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打造“科技惠企 科创赋能”服务企业品牌。以17家院士工作站、全国学会科技服务团、两家省科协协同创新基地、4家青岛市学会服务团、10项科技经济融合服务项目为核心,构建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的工作体系。推动各级学会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精准聚合,助力企业打通技术断点难点问题,助推前沿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应用。
提升服务质效,当好科技为民的“普惠桥”
推出青岛市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今年,经过前期策划,我们将在5月30日推出2024年青岛市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在2023年首次举办的基础上,结合公众的科普需求,今年将进一步扩大参与的主体,进一步丰富奖励形式,进一步优化答题机制,精心设置题库,面向10区市广泛宣传动员,通过抽取红包、网络答题赢科普场馆门票等方式,吸引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在市民中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推动科普场馆优质研学资源共建共享。联合社会专业力量,对“科普易行·智慧地图”进行升级扩容,汇聚青岛10区市140家各类科普场馆,涵盖“智能VR”、语音导览、位置分享、场馆介绍、产品展示、门票购买、研学打卡等功能,更加充分地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科普需求,有效增强科技场馆对青少年群体的吸引力。目前已经上线,市民朋友们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或者公众号关注使用。
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认定100名“蒲公英科普名家”,涵盖了我市驻青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科普场馆等多领域的科普专家和科技工作者,更好引领科普名家履行科普社会责任,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普工作。以青岛市科技志愿者协会、青岛市科普场馆协会等科普组织为纽带,广泛撬动社会力量参与公益科普宣传,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
打造科普精品活动。9月举办青岛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为市民精心呈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盛宴。开展科技节进校园、海洋科普大篷车“三进”、科普讲座进校园等主题性科普品牌活动,探索科普惠民长效机制。
面向青少年组织系列科普赛事。面向青少年组织青岛市小学生海洋科普讲解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普赛事,启迪青少年创新思维,发现培育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每年,我们常态化举办青少年机器人、航空航天等系列科创、科普类赛事,已具有一定影响力,青岛市科技馆连年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单位。
进一步提升科普信息化传播水平。进一步丰富“科普一分钟”广播节目内容,开发优质科普音频内容,提高科普内容的有效传播力。精心培育“科普青岛·智慧电视”双向互动点播平台,借助大众媒体传播优势,提升科学普及有效覆盖率。提高科普微信公众号、科普抖音号、科普直播工作室传播能力,提高科普内容汇聚和供给水平,扩大“科普粉丝”受众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