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声音像雷电般低沉,字字句句都刺痛了长公主的心:“你连我那非亲生的儿子都比不上。”
他冷冷地说,长公主愣住了,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质问道:“你不是说你能够控制任何男人吗?那为什么独独放过他?”
李云睿的眼神渐渐变得坚定,她平静地回答:“因为他是婉儿的丈夫。”
当李云睿和太子的秘密被曝光后,她直接质问庆帝,这世界上还有她无法打动的男人吗?庆帝反问她,既然连太子都不在话下,为何不碰范闲。李云睿淡然回应,因为他是婉儿的伴侣。
由于范闲是叶轻眉的儿子,李云睿对他抱有敌意,尽管她多次出手,但她始终记得他的身份,从未有过越轨的念头。
李云睿对自己的容貌非常自信,婚礼那天,她甚至直言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连范闲第一次见到她时也承认她的美貌胜过婉儿。
李云睿是个深藏不露的谋略家,但对林婉儿,她却像对待小白兔般呵护,从小到大,她孤独成长,那些错过的快乐无法弥补。
此刻,她决定履行作为母亲的职责,亲自送婉儿步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林婉儿在皇宫的别院中长大,林相通常只在宫廷盛宴上偶遇她,而李云睿作为母亲的角色并未尽善尽美,婉儿与亲人的相处时光不多。
李云睿深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她对女儿婉儿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在任何可能的危机中,婉儿能免受牵连。
她明白对抗皇命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当婉儿出嫁时,她的缺席会被视为重罪。
由于与庄墨韩的私下往来和出卖言冰云,长公主李云睿被迫离开京都,返回封地信阳。
为确保女儿的婚姻顺利,她不惜专程从封地赶来,亲自为婉儿打扮,甚至主动向范闲提出休战请求,以避免干扰女儿的幸福。
自叶轻眉离世后,内库的掌控权落在李云睿手中,庆帝早有明示,任何成为婉儿夫君的人,都有可能继承内库。
然而,她坚决反对婉儿与范闲联姻,因此策划了一系列针对范闲的阴谋,包括在食物中下毒、怂恿柳姨娘和滕子京的行动,直至最终被逐出京都,这一切都源于她不愿放弃权力。
起初,长公主并不清楚范闲的真实身份,误以为他在争夺自己的权力,因此才会对他采取行动。如果她知道他是叶轻眉的儿子,可能会采取更为激烈的手段。
尽管她极度厌恶范闲,即使面临可能触怒庆帝的风险,以及被逐出京都的结局,她依然不顾一切地回到京都,只为陪伴女儿完成这场重要的婚礼。
长公主的一生并未真正地步入婚姻殿堂,也未曾得到应有的庇护。
或许在某个瞬间,她内心深处曾对女儿的生活有所艳羡。然而,她深深地明白,出嫁意味着放弃现有的权力,这使得她对此无法接受。
李云睿和林若甫,作为父母,虽然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些不足,但他们都拼尽全力,不想让孩子们受到任何伤害。
想当年,林若甫初遇李云睿,她才十五岁,一心想要摆脱平淡无奇的公主生活。于是,新科状元林若甫自然而然地成了她的追求者。
第一次见面,林若甫就被李云睿的美貌惊呆了,他觉得她美得让人无法呼吸,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美的女人。
而李云睿呢,也对林若甫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尽管那时的他只是一个穷书生,但凭借着长公主的地位,他一步步爬上了权力的顶峰。
可是,当李云睿得知林若甫在老家已经有了妻子,她二话不说,立刻派人去杀了她。
要不是陈萍萍及时出手相救,林若甫的两个儿子可能也难逃一劫,这件事让林若甫在成为宰相后,毫不犹豫地与长公主划清了界限。
庆帝曾试图让他们俩结为连理,赐下了婚约,但李云睿坚决不同意和林若甫在一起。
她明白,一旦他们结合,林若甫就会失去政治上的权力,所以,她宁愿孤独终老,也不愿意妥协。
林相曾对大宝坦白,这世上没有人有义务对他好,但他的父亲是个例外。
因为林相逼着他一个人回家乡,他只能把大宝留在京都,作为人质,其实,林相早就料到庆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所以他在京师寻求庇护。
他之所以支持范闲,不仅因为范闲将来会是婉儿的丈夫,更因为范闲对大宝的关心。
在众多关心婉儿的人中,林相知道,愿意接受大宝的人并不多,就像他对弱势孩子的天然关爱一样。
即使在他卸任之后,他也逐渐向大宝灌输生活的信念,告诉他,无论将来婉儿和范闲的感情如何变化,他都要坚强地独立生活。
这与《庆余年》中的范建对范闲、林若甫对大宝、李云睿对林婉儿,甚至郭宝坤父子之间的亲情相比,庆帝对亲生子的苛刻显得格外突兀,也难怪叶轻眉会对此感到不解。
林若甫为了爬上权力的顶峰,曾经心甘情愿地成为长公主李云睿的跟班,但在权力稳固之后,他坚决与她划清了界限,这一切都是为了他深爱的孩子。
李云睿虽然在政治上玩弄手段,暗恋着庆帝,却故意与婉儿保持距离,为的是保护她,不让她卷入是非。
虽然他们都对权力有着极大的渴望,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但在他们心中,孩子的位置始终是最重要的。
林珙去世后,林相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很多,他亲自为大宝晒干了一麻袋的山楂,只为了满足他的小喜好。
尽管李云睿对范闲抱有极大的不满,但出于对女儿无私的爱,她决定暂时放下心中的怨恨,与范闲和解。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04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