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种成功单靠运气,但很多时候,好运往往是成功的敲门砖。”
哥伦布在探索开往亚洲的新航线时,无意中发现美洲大陆,更新了世界地理认知。
调料大亨王致和,在制作豆腐时,由于失误意外发明了臭豆腐,这一风味美食也成了他发家致富的金字招牌。
无独有偶,清朝时期一个小商贩熬汤时忘记关火,得到一锅浓稠的黑色汤汁,之后竟靠此成为亿万富翁。
当时的他没想到,这锅黑色汤汁会在132年后风靡全球,走进千家万户。
神秘的黑色汤汁究竟是什么?小商贩又是何人?
黑色汤汁竟开启财富大门
清朝时期南水地区由于靠近海边,海鲜物产丰富,盛产生蚝,滋味鲜甜而肥美。
在南水的街道,李锦裳和母亲经营一家茶水铺,平时靠煮茶水和烹调生蚝为生。
由于李母手艺不错,烹煮的生蚝格外好吃,茶水铺的生意愈渐红火,客源稳定。
日子虽不富裕,但总归温饱母子二人的温饱不成问题。
彼时的李锦裳原以为日子会一直这么过下去,殊不知日后自己会因为一个失误,而误打误撞开创一番事业。
这天,正赶上海边渔民打渔归来,李母听闻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赶着去采购最新鲜的生蚝。
由于炉火上的锅里还煮着生蚝,李母便让李锦裳小心注意火候,千万不要煮过了头。
李锦裳点点头,仔细答应。
谁料李母刚出门不久,铺子里就来了几波客人,李锦裳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还要分心看炉火。
客人一多,李锦裳忙的脚不沾地,逐渐将炉火上的生蚝忘得一干二净。
客人接待了一拨又一拨,等到全部客人送走,李锦裳才得以坐在厨房门边的小凳上休息片刻。
刚放松下来,李锦裳突然闻到一股特殊的异味。
眼睛往厨房里瞥去,突然看到炉火上还在熬煮的小锅。
心道不好,他赶紧站起来走到炉灶边,掀起锅盖,才发现里面烹煮的生蚝已经变成黑乎乎一片。
看到这锅黑色的浓稠物,哪里还有生蚝的影子,李锦裳一边心疼浪费食材,心里却觉得无比奇怪。
为何锅里的食物已经煮糊了,却丝毫闻不到一点烧焦的味道?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李锦裳用筷子蘸取了一点黑色粘稠物。
瞬间一股难以形容的鲜美滋味刺激味蕾,钻进大脑。
李锦裳觉得自己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食物。
在资源匮乏的年代,李锦裳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不已。
他小心地将黑色浓稠物收好,准备多烹煮几次,看会不会产生新的美食。
几天后李锦裳拿着烹煮好的黑色料汁,拿给母亲和同村的村民品尝。
尝过后无一例外,所有人都赞不绝口,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李锦裳看着大家满意的表情,作为商人的他敏锐的嗅到一丝商机。
回家后,李锦裳又多次尝试了调料的配比,和烹煮的火候,最终做出了自己极其满意的口味。
为此,李锦裳将这种黑色粘稠物命名为“蚝油”。
为了推广新品,李锦裳想到了免费品尝的方法,每一位光顾茶水铺的顾客都可以免费尝鲜。
然而作为一种食物来说,蚝油的成本过高,卖价自然不会低,虽然很多顾客都对蚝油表示夸赞,但能消费得人却是少之又少。
一时间,李锦裳陷入了瓶颈。
某天,李母在做饭时,看到未卖出的蚝油担心放坏,心觉可惜之下,看到锅里正在炒的青菜,突发奇想便将蚝油放了一点。
没想到炒出的青菜味道与众不同,格外鲜美。
李母的做法让李锦裳再次灵光乍现,没错,可以把蚝油当做调料,这样不仅炒菜好吃,消耗的也慢,百姓买起来也不心疼。
随着蚝油调味品的推出,李家茶水铺生意更加红火,在附近地区都小有名气。
看着茶水铺的生意越来越好,李锦裳感叹一声,不由得回忆起儿时与母亲颠沛流离的生活,方觉苦尽甘来。
颠沛流离的悲惨童年
1862年,李锦裳出生于广东新会。
清朝时期的广东,远没有现在的繁华,街上随处可见贫苦的百姓,生活窘迫的家庭数不胜数。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幼时的李锦裳父亲早亡,不得已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
由于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李母带着李锦裳生活拮据,连吃上一顿饱饭都是奢望,更不敢想学习读书写字。
父亲去世后,孤儿寡母的日子越发艰难,经常遭到同村村民欺凌,为了躲避伤害,母亲便带着李锦裳离开家乡。
四处颠簸,最终母子二人逃到了珠海南水镇,总算结束了风餐露宿的日子。
为了生计,走投无路的李母,只能想到靠海吃海。
由于南水海鲜物产丰富,且三面临海,海上交通发达,来往的客商络绎不绝。
为此,李母用仅剩的一点钱,开了一家小小的茶水铺。
李母做菜的手艺很不错,尤其烹煮生蚝更是有一套,为了多赚点钱,铺子在卖茶水的同时,也卖煮生蚝。
由于要节省开支,茶水铺自然没有请人帮忙,店里店外都由母子二人打点。
耳濡目染之下,李锦裳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习煮生蚝。
谁曾想,“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场意外,将让他无意发现了美味的蚝油。
自此,母子两过上了更加优渥的生活。
百年企业“李锦记”的诞生
好景不长,由于常年劳累的关系,李母于几年后去世。
悲伤过度的李锦裳在好友的劝说下,决心关掉茶水铺,将全部心力放在蚝油的制作上。
1888年,李锦裳眼看蚝油生意越来越好,便请了一位书法家,为自己的店铺写了“李锦记”的招牌。
那时的李锦裳没有想到,自己将开创一家百年企业,而自己的子孙也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李锦记”店铺的开张,让李锦裳更加投入到蚝油的研发中。
短短几年名声大噪,不仅在南水,更是销往了南方诸多地区,
不仅如今,不少北方的商客在南方品尝过蚝油后,也将蚝油辗转卖到了北方地区。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李锦裳不满足于当下的发展。
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李锦裳决定离开熟悉的地方,带着妻子和孩子前往澳门谋求更大的商机。
1902年,李锦裳在澳门人流量最大的新马路,重新挂起了“李锦记”的招牌。
凭借独门的手艺,以及过人的商业智慧,“李锦记”蚝油庄很快在澳门占据一席之地。
在此后的20年里,李锦裳不断推陈出新,让“李锦记”逐渐站稳脚跟,短时间内迅速累积了一定财富。
1922年,刚过花甲之年的李锦裳在澳门因病逝世,走完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临终前,李锦裳将三个儿子叫到床前,郑重的吩咐他们一定要将“李锦记”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所幸,在李锦裳教育下,三个儿子不负所托,将李锦记蚝油远销海外,已经出口到北美地区。
1972年,孙子李文达正式接手“李锦记”,成为李家第三代传人。
而“李锦记”在李文达的手中,更加辉煌,更有“蚝油大王”的美誉。
其后李文达更是凭借运营家族生意,在2021年福布斯发布的香港富豪名单中,位居第六,身家达到惊人的174亿美元。
“运气是成功因素,把握当下,方能创造未来”。
“李锦记”蚝油的诞生确实需要气运,但其传承百年,创造辉煌,确是靠一代代人的辛勤耕耘。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0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