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一季度国内新能源车市,不难发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飙升,甚至在4月1日-14日这个统计周期内,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占比达到50.39%,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与此同时,新能源赛道变得越来越拥挤,尤其是小米SU7的强势入局,使得新能源内卷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少头部车企都出现了收入增长显著放缓乃至下降的现象。
正所谓无限机遇中充满无穷挑战,而在此背景下能够展现韧性的车企,无疑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就好比前段时间刚公布一季度财报的理想汽车。
据悉,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车总收入达256亿元,同比增长36.4%;经调整净利润为13亿元(扣除股权激励费用)。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理想汽车已连续六个季度实现盈利。
销量和毛利率是任何一家优质企业都渴望兼顾的两个经营目标,理想汽车经过一系列高效务实的内部调整,将其守得很好,展示出了新势力“领头羊”的定力。
不过,还有许多价值点隐藏在财报背后,并不被广大消费者所知道。或许我们抽丝剥茧一番,你会对理想汽车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时间比业绩更重要
一季度财报中展示了理想汽车的营收、销量、现金流、研发投入、充电桩数量等等一系列数据,都非常亮眼。但相较于这些肉眼能够看到的数据,大家不曾觉察到的时间因素,其实更具价值点,虽然在财报中没有直观体现出来。
那就是继理想MEGA之后,理想汽车未来的纯电产品规划。事实上,在本次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中,李想针对是否需要用更长的时间来进行纯电产品方面的准备进行了回答。
其提到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会放在明年上半年,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现阶段销售中高端纯电SUV,足够多的自营超充桩是必要条件,李想认为当自营的超充桩数量达到和特斯拉中国相近的数量时,才是产品推向市场的合适时机;二是如果要支撑一个新车型获得过万的月销量,全国需要新增大概500-600个固定展位,否则就会出现增加产品数量但并没有增加销量的问题。
短期来看,纯电产品的节奏调整,使得理想汽车在接下来的月份仍需依靠增程L系列来稳销量,鉴于当下的市场环境,这段时间对于理想汽车势必是有压力的。
但从长期角度来看,推迟纯电产品的上市节奏,是理想调整自己应对未来竞争的方式,为理想推出更有竞争力的纯电产品、布局渠道赢得了时间,反而成为了现阶段最好的解决方案,对于新势力车企而言,盘子铺得太大,失去节奏,往往会拖垮效率,这从几家新势力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结果差异,可窥见一斑。
别忘了李想对产品的嗅觉灵敏、理想增程产品过往的成功表现,正是基于李想在重要战略上的坚定。当下车市“价格战”此起彼伏,新车价格一再走低,对于做高端车的企业来说生存环境越来越苛刻,但即便如此,理想汽车的毛利率维持在健康的20.6%,这是理想经营效率和成本管控能力的综合体现。
就像当初增程技术不被认可一样,待到明年理想纯电产品相继上市,市场给出最有说服力的答卷之后,你我就能明白理想选择等待的这段时间,其实要比业绩更重要了。
筑牢先入为主的优势
在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首超50%这一历史节点下,市场初步形成了“比特理”这样的竞争格局。
比亚迪有着体量上的领先优势,今年一季度以58.47万辆销量排名全球第一,拉开了和特斯拉之间的距离;特斯拉有着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尤其是在欧美日韩澳新等发达汽车市场;理想则夯实了高端新能源的标签,连续18个月蝉联3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筑牢了先入为主的高端新能源品牌观念。
先入为主到底有多重要?特斯拉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虽然它的做工、“毛坯房”内饰以及一些反人类的设计不符合国人的审美和使用习惯,但就因为出色的三电和智驾,以及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使得其依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吃喝不愁。
而伴随着未来新能源汽车同质化和内卷越来越严重,品牌号召力将成为车企的“护城河”和核心差异化优势,就像奔驰、宝马和奥迪在豪华燃油车市场的先入为主优势一样,现在理想正在做相同的事情。
鉴于新能源车市竞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车企后续需要不断“输血”,以支撑这个优势持续下去,这一点似乎更为重要。
在理想一季度财报上,我们能看到其研发费用高达30亿元,同比增长64.6%,并且其研发投入也远高于同期利润水平。具体表现在智能驾驶方面,按照用户需求差异化布局AD Max平台和AD Pro平台,以及智能空间技术方面,全自研多模态认知大模型Mind GPT,还有加速建设充电网络,解决用户充电焦虑。
在新能源车市进入后50%渗透率时代,能够看到理想汽车的思路和策略依然清晰,即始终以提升用户价值为“主航道”,不做丝毫偏离,并且要做大量的工作来疏浚“主航道”,从而让这艘已小成气候的大船平稳向前。
坚持长期主义是重点
在理想汽车第一季度财报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其用大篇幅内容讲述了稳健和长期主义,这其实更值得解读。
大家可曾思考过这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新能源车市一年比一年卷,车企甚至都到了卖一台亏十多万的地步,但还是拼了命要做这件事。
这皆因为新能源汽车与我们国家的战略绑在了一起,我国有关部门希望借由新能源汽车来实现对过往汽车行业格局和秩序的重构,进而主导后续的全球汽车产业,成为新时代汽车产业标准的制定者。
八年前的2016年,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尚不足2%,但当下新能源汽车已经晋升为绝对的主角,这充分说明我们国家非常善于将资源集中在其想要发展的产业上,在政策以及一系列因素的持续强力推动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最终迎来爆发期,孵化出了类似比亚迪、理想等等能够与外资相匹敌的汽车品牌,一改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工业“大而不强”的局面。
这就是业界人士一直在讲的当下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底层逻辑,新能源之争的本质就是未来的国运之争,企业跟随国家的战略做布局,加以努力和拼搏,就能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
目前,基于先发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做到了全球范围内的领跑,今年一季度全球电动车销量TOP20名单中,中国品牌强势占据了八席,接近于半壁江山,初步的成果已经凸显出来。
但也不要轻视了这些外资品牌手中握有的技术、资本和人才等优势,加上欧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使得中国品牌当下的领先充满诸多挑战。而在这种情况下,高举长期主义,聚焦用户价值和经营效率的理想汽车,其未来无疑值得期待。
【结语】仅仅用了八年时间,理想汽车便做到了千亿营收、百亿盈利,比特斯拉少用七年,比比亚迪少用十三年。这一成长速度,显示了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随着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首超50%,汽车市场格局面临重塑,未雨绸缪的理想又一次敏锐地捕捉到了机遇,已经在提前做一系列布局。大胆畅想一番,再过八年时间,理想会交出怎样一份答卷?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01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