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其琛退休后, 李肇星去看望称他"钱副总理", 对方: 四字讲错三个

世界名人的过去2024-05-27 16:20:26  75

2017年4月,钱其琛病重,时任中国外交协会会长的李肇星放下手边一切工作,前去探望。

久卧病榻让钱老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身体消瘦,安静地卧倒在那洁白无瑕的病床上。

看见眼前一幕的李肇星忍不住落泪......

究竟是何等深厚的关系,才能让李肇星展露出如此一面?

两位外交界的巨擘又各自铸就了怎样的传说?

平易近人

1977年夏天,年轻的外交官李肇星刚刚结束了七年的非洲驻外生涯,满怀憧憬地回到北京外交部大院。

落地北京没多久,小组长就说要领着他去见新闻司司长——钱其琛。

李肇星心中一震。

这位外交家的名字他早已如雷贯耳,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机会一睹风采。

当时,李肇星有些拘谨地跟在组长身后,踏入新闻司办公室内。

办公室里几位官员正在讨论工作,听到动静纷纷抬头望来。

李肇星急忙躬身行礼,规规矩矩地说:“钱司长好,大家好,久仰大名!”

话音刚落,办公室里哄笑不断。

李肇星的脸一下子红了,反而是钱其琛调和起了氛围:“小伙子别拘束,叫我‘老钱’就好了。”

那次见面后,李肇星对这位“老钱”的了解也越发深刻。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钱其琛就像一株挺拔的白杨扎根在中国外交事业的土地里,撑起了一片天。

1972年,钱其琛被任命为驻苏联大使。

彼时,中苏两国关系陷入了低谷,尽管表面上保持着外交礼仪,但苏联的猜疑已经难以掩饰。

他们甚至派出了一支专门的情报小组,日夜盯梢着中国使馆的每一个动向。

对于钱其琛来说,被人跟踪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有一次,钱其琛外出不小心迷失了方向,在街头徘徊了许久。

他突然灵机一动,直接走到了一直尾随他的盯梢人员面前,露出了一脸无奈的笑容,对他们说:“同志,我知道你一直跟在我后面,想必也挺辛苦的吧?刚好我现在不认路,不如你走在前面带个路如何?”

这种行为在旁人看来或许有些离经叛道。

但实际上,这正是他消除对方戒备心理的高明手段。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消息传出,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作为苏联的邻国且刚刚与美建交,中方深知美国对此事的态度牵动着全球局势的走向。

新闻司的同志们在钱其琛的带领下,收集了上千篇相关资料,反复斟酌,最终写下一篇题为《美国怎么办》的简报。

这篇简报不仅为中国应对阿富汗事件提供了决策参考,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中国形象。

亦师亦友

1985年,李肇星升职为中方外交部发言人,成为司长马毓真的得力助手。

升职虽好,李肇星却感到压力倍增。

上任后,缺乏信心的他连最基本的称呼问题他都需要考虑良久。

下意识的,他去向钱老求助:“老钱,你说我如果把把司长称作‘发言人’,那副司长叫‘副发言人’可以吗.....”

钱其琛没有抬头,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行。分‘正、副’的话,就别叫新闻发言人了。”

李肇星怔住了,不明白其中的缘由。

钱其琛看出了他的疑惑,语重心长地解释道:“你记住,发言人是一个整体,一同代表国家。”

钱其琛一次次对李肇星的悉心指导,让李肇星受益匪浅。

他还记得有一次,日方邀请中国记者赴日交流,外交部决定由李肇星担任团长负责此事。

李肇星当时虽已是新闻司副司长,但对于率领一个由资深记者组成的代表团,他内心还是有些忐忑不安——担心自己难以服众。

李肇星找到钱其琛坦言自己不适合担任团长,建议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来领队。

没想到,钱其琛听后很干脆地回应:“你当然可以不当,但要自己找好团长接任对象,上报组织批准。”

李肇星虽然隐约察觉到了钱其琛的怒气,但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他回去后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一个自认为不错的人选:人民日报社的一位正部级领导。

但正部级领导出行要乘坐头等舱,可这额外的机票费用谁来支付呢?

走投无路之下,李肇星又去找了钱其琛。

然而,当李肇星支支吾吾地说明来意后,钱其琛只是淡淡一笑:“你自己惹出来的麻烦,就要学会自己解决。”

李肇星无奈之下,只得去找人民日报社的领导,坦陈困境。

幸亏报社领导非常通情达理,主动提出由报社来承担这部分费用,化解了李肇星的燃眉之急。

多年以后,李肇星回想起这段往事,恍然大悟。

他终于明白了钱其琛当年话中的深意:“作为一名外交官必须勇于担当,事事向人求援是不可取的。”

想到这里,李肇星不禁遗憾地摇摇头,喟然长叹:“老钱的提点来得太早,奈何当时我太迟钝,领悟得太晚啦。”

言传身教

2003年,李肇星从外交部副部长升任为外交部长。

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然而李肇星的心中却充满了忐忑。

他想起了自己的过去——农村出生,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

但那种自卑依然存在,他担心自己不足以胜任这个职位,担心自己会辜负组织的期望。

想到这里,李肇星来到了钱其琛的办公室。

听完李肇星的困惑,钱其琛语重心长地说:“小李,官衔只是身外之物,外交部的工作说到底,就是帮助我们的国家结交更多的朋友。”

钱其琛语气坚定地说,“至于出身,那从来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你的能力和品德。”

钱其琛的话让李肇星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他意识到,自己不应被过去所束缚,而应该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去拥抱未来。

随着新人的上台,钱老也在2003年离休。

离休后,李肇星还是会挤时间去探望他。

但面对许久不见的恩师,李肇星再次犯了难——再叫“老钱”不合适了吧。

“钱...钱副总理好。”李肇星一时想起警卫员是这么称呼钱其琛的,便也脱口而出。

话音刚落,钱其琛朗声大笑起来,一如当年见到了那个叫“钱司长”的小伙子,笑声久久难以散去。

“小李啊,怎么回事?”钱其琛揶揄道,“只是几个月不见,中文水平就这么差啦?四个字你直接错了仨,只有钱字叫对了!”

“钱老,对不起,我……”钱其琛摆摆手,示意李肇星坐到他旁边的沙发上。

“不要紧张,咱们是很多年的老同事了,你接着叫我老钱就行了。”

李肇星点点头,心中的紧张感渐渐消散。

钱其琛虽然德高望重,但为人却非常随和。

接下来,两人聊了很多。从工作上的事,到生活中的趣事,话题不断。

李肇星惊讶地发现,钱其琛虽然已经离休,但对时事的了解和判断依然十分到位。

“小李,外交工作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临别时,钱其琛拍着李肇星的肩膀说,“要善于团结同事,发掘更多像你一样的年轻人。我相信有你的领导,外交部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李肇星郑重地点点头,钱其琛的话,他永远会铭记在心。

2017年,钱其琛老先生与世长辞。

回想起这位老人为新中国外交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无不感慨万千。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千禧年,钱其琛的外交生涯无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钱其琛以其卓越的外交智慧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机遇期。

如今,钱其琛老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永存。让我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外交家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篇章。这,就是我们对钱其琛老先生最好的纪念。

参考文献

李肇星. 中国外交撷趣[J].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5(12):48-49.

王德工. 怀念钱其琛伯伯[J]. 上海人大月刊,2017(12):55-56.

康鹏. “铁齿外长”李肇星轶事两则[J]. 公关世界(上半月),2011(10):100-101.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9809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