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在联合国大会第26届的会议上,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大会的合法席位。
在会议上,宣布中国恢复合法席位的时刻,乔冠华的笑声也震耳欲聋,还有传言打趣他的笑声“要震碎了玻璃”。
乔冠华的笑被媒体抓拍下来,照片被取名为《乔的笑》,登上了各个国家的头版头条,现在依然可以在课本中看到。
然而,乔冠华与酒的故事,却鲜少有人知道,乔冠华一生爱酒,工作时也离不开酒的加持,与周总理更是被并称为酒仙与酒神。
乔冠华与酒有着怎样的渊源呢?他与周总理又有怎样的情意呢?
天下文章李杜乔
“天下文章李杜乔”是乔冠华少年时写下的诗句。
可见,乔冠华对于文学方面的雄心壮志,是普通人不可比拟的。
1913年,乔冠华出生在江苏盐城的一个大户人家中,长辈们又都是开明包容的人,给他取名为“冠华”就是期望他可以“冠盖满京华”。
乔冠华的家庭,也不仅仅只有有钱这么简单,更是一个书香世家,乔冠华也不仅受到了父辈们的熏陶。他的叔叔和父亲,都对他的文化知识十分关心。
在这样家庭环境长大的乔冠华,自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培养了乔冠华独一无二的气质,这其中也少不了乔冠华的努力读书,五岁的时候,乔冠华就可以熟读四书五经。
并且,在父辈们的敦促下,乔冠华也没有抗拒学习,而是日复一日地学习,乔冠华的耐性和儒雅,也是从那时候就根深蒂固了,甚至还被人称为“苏北神童”。
早在乔冠华10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开家乡,考到了外地更好的学校去读书。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乔冠华接触到了《新青年》这本杂志,里面的民主自由,让乔冠华为之向往,为了响应号召,乔冠华还在学校普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后来,因为乔冠华参加了罢课运动,被学校开除,乔冠华的父亲,又先后三次把他转入别的学校,都因为在学校鼓动“反文化侵略”等活动,被两次开除。
等到最后一次,乔冠华知道也许现在还不是时候,安心学了半年的习,顺利考入清华。
成为大学生的乔冠华,不仅仅关注民主自由本身了,还挖掘出了更深层的知识,乔冠华开始研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籍。
乔冠华把以前开展运动的精力,全部都放在看书上,就为了将马克思主义读懂,读透。
1933年,乔冠华和他的哥哥,以及各种有志青年,开办了《海霞》杂志,深受进步青年的喜爱,以反封建独裁,争民主自由为核心概念,吸引了一大批读者。
同年,乔冠华通过优秀的表现,获得了去日本留学的机会。
在日留学期间,乔冠华也不忘使命,经常参加反日法西斯的活动,却不幸被日本警察发现,无奈遣送回了国。
但奈何,乔冠华的文采不是盖的,没过多久,就拿到了德国留学的名额,要知道,德国的学校十分严谨,稍有不注意,就会挂科重修,但乔冠华能够保持学业优秀的同时,还能兼顾军事科学的研究。
可见,乔冠华对于文化知识,一定更是有着自己的硬“水平”,才能在多地的学府,混得游刃有余。
在乔冠华的一生中,有很多的贵人,而其中,最幸运的,就是乔冠华能够遇见周总理,也可以说,乔冠华的外交生涯,也是周总理一手提拔起来的。
周总理与乔冠华,究竟有怎样的感情呢?周总理又做了什么,能够成为乔冠华的贵人?
知遇之恩
1971年,乔冠华站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台上,宣读了和周总理毛主席审定的演讲稿,演讲稿的内容振奋人心,在配上乔冠华富用感染力的副语言。
乔冠华的演讲,让联合国内的各个国家都十分激动,对他所讲的内容也十分认同,中国能够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少不了乔冠华的演讲。
乔冠华之所以能够,在外交方面这样优秀,少不了周总理的栽培。
1938年,深感国家动荡的乔冠华,没有选择坐视不理,而是飞速地从都会,回到了中国香港。
在香港,乔冠华不断发表文章,与他的文笔犀利不实逻辑,实在却也有趣,很快就引起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注意。
1939年,乔冠华提起了入党申请,周总理得知后,欣然同意,认为乔冠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周总理非常重视乔冠华的培养,在他入党不久,就将一项重任交给了他。
1941年,香港遭到了敌人的偷袭,仅仅坚持了18天,就宣告了沦陷。
但是,在香港内的民主人士和文人志士还有很多,我党一直以来,都非常看重这类人的能力和才华,所以在沦陷之初,就已经着手安排撤离了。
周总理将这次的撤离任务,交给了乔冠华,这不仅是为了培养乔冠华,更是给他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乔冠华也不负众望,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撤离的任务。
乔冠华带着一种民主人士,撤离到了重庆后,才发现周总理早就早早等在机场。
周总理和乔冠华第一次初见,就对对方的印象很好,乔冠华认为,周总理身为我党的核心领导人之一,没有架子不说,谈吐更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而周总理则是认为,乔冠华豪迈大气,却也不失分寸,是一个好相处又直率的人,对他则更加欣赏了。
1942年,周总理安排乔冠华在《新华日报》担任编辑,但没多久,周总理就又认为乔冠华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了。
于是,在周总理的安排下,乔冠华开始学习外交事宜。
在此期间,周总理还撮合了乔冠华和龚澎,二人也顺利步入婚姻殿堂,在事业上 ,周总理也一直尽心尽力地培养乔冠华。
周总理看出了乔冠华的外交能力,于是也一直都在用心地教他,两个人不仅是上下属的关系,更是一块共事的兄弟、师徒。
甚至,周总理为了乔冠华夫妻能够安心工作,还主动将二人的孩子,带到了自己的家中抚养,可见二人的感情。
1976年,噩耗传来,周总理仙逝的消息,让举国上下都为之悲痛。
1月10日,周总理的遗体告别仪式开始举行,周总理的周遭都布满了鲜花,这是周总理的爱人,邓颖超精心挑选的,每一朵,都包含了人民群众,对于周总理的爱。
周总理生前,就曾说过,自己死后要选择火化,为国家节省土地,但在周总理的遗体活化之前,乔冠华却挡住了路,扑在周总理的面前哭泣,想要作为儿子,为周总理送行。
可见,周总理与乔冠华的感情之深厚。
乔冠华更是与周总理属于同好,两人都爱喝酒,乔冠华还因为喝酒犯下过错事,乔冠华究竟有多爱喝酒?
酒仙乔冠华
乔冠华为人豪迈直爽,而他的爱好,也是极为豪爽的爱好,那就是喝酒、抽烟、喝浓茶。
在三个爱好中,乔冠华最喜欢喝酒了,在香港写文章时,乔冠华常常到朋友家里喝酒,就在朋友之间,有了一个“酒仙”的外号。
而在中国的另一处,还有一个人,号称“酒神”,那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周总理能够和乔冠华相处甚好,也少不了以喝酒作为同好。
1945年,正值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就迫不及待地邀请毛主席,前来重庆“和谈”,声称是“和谈”,但实际上,也许就是一次鸿门宴。
在宴席上,有不少的国民党,向毛主席前来敬酒,但还是毛主席怎么能顶得住,这么多人的轮番敬酒呢?
好在,有周总理在场,每次一有人来敬酒,说一些漂亮话,周总理就会先毛主席一步,与对方可套起来,最后再和对方和一杯酒。
这样,就免去了毛主席喝酒的流程,一场酒宴下来,周总理依然荣光焕发,丝毫看不出来醉酒的模样,让那些有心之人,没有了可乘之机。
甚至,还会有人感慨,一个周总理,就能干掉整个国民党。
而乔冠华的酒量,也是不容小觑,常常在撰写文章时,喝一杯酒,在微醺的状态下进行创作,让他的文章更加地处出彩。
在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醉酒的乔冠华,也写出了他最喜欢的文章《天亮了》。
但是,在外交的场合,乔冠华也曾因为醉酒,坏了事情。
1968年,阿尔巴尼亚的新任驻华大使,来到了北京上任,中阿关系是十分亲密的,信任的驻华大使赴任,中国的领导人,自然也要招待。
为了给驻华大使接风洗尘,特意让乔冠华等人作陪,正好,乔冠华也与阿方外交官是熟人,在接风宴上,嗜酒如命的乔冠华,又犯起了酒瘾,想要与朋友们痛快畅饮。
乔冠华热情地接待外交官们,还对他们频频劝酒,双方都慢慢热络了气氛。
一时之间,饭桌上热闹无比,阿方也感受到了乔冠华过分的热情,对这次的接风宴无比满意。
接风宴结束后,没想到,一位醉酒的外交官,竟然独自开车上路,结果可想而知,撞到了一位工人。
阿尔巴尼亚得知此事后,勒令这名外交官尽快回国,中国也尽量的为这个外交官求请,也着手开始调查此事。
得知真相的周总理,十分生气,毫不犹豫地训斥了乔冠华等人。
等到事情平息后,又再一次制定了外交准则,严令禁止外交官员营救,不能超过自身酒量的三分之一。
乔冠华因酒得到过许多荣誉,也因为酒吸取了很多教训。
在乔冠华儿子的讲述中,乔冠华喝过许多种类的就,但唯一最喜欢的,还是我国的贵州茅台,可以说乔冠华的文采,有酒的一半助力。
古有李白喝酒写诗,今有乔冠华饮酒写文,乔冠华豪迈的想象,一直深深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
结语
对于乔冠华来说,喝酒助事,却也碍事,但依然挡不住他热爱喝酒。
在乔冠华的事业生涯中,也有不少因为喝酒碍事的情况,但他依然舍弃不掉喝酒,但如果不喝酒,乔冠华可能也写不出那么多精彩的文章。
1983年,乔冠华癌变基本控制,但也许是明白,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邀请了众多的朋友,来庆祝自己的出院。
在这次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乔冠华就离开人世了。
对于喝酒,有人持认同的态度,认为喝酒是放松,但也有人坚决反对,认为喝酒商人,这件事完全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知道大家,对喝酒有什么看法?
参考文献:
[1]清菱.乔冠华的大笑[J].今日中学生,2021,(28):6-7.
[2]梅兴无.乔冠华外交生涯的高光时刻[J].党史博采(上),2021,(03):39-44.
[3]李丹阳.笔杆如枪的乔冠华[J].神州学人,2015, (09):33-34.
[4]乔宗淮.乔冠华与茅台酒[J].中国酒,2012,(10):24-26.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