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朱光向主席辞别, 他曾与主席抢过书, 也曾戴着手铐走完长征

博士探百年2024-05-25 10:21:34  128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时间1949年建国前夕,地点长春市市委办公室内,正在处理公务的时任长春市委书记朱光接到了一项调令,内容很简单,那就是让他立刻起程奔赴广州,帮助叶帅处理当地纷乱复杂的局势。

接到命令后,朱光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就踏上了行程,只不过,在途径北京之际,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回京的他终究还是没忍心不辞而别,回想起过往的种种,他缓缓踏入了中南海的大门,并在菊香书屋内见到了阔别许久的毛主席。

见到来人、得知来意,正在与朱老总商议政事的毛主席亦是格外激动,不过他却并没有让气氛变得沉重,反倒是风趣的询问道:

“朱光,你是哪个朱光啊?”

这话明显是说给朱老总听的,而朱光也很懂毛主席的幽默,当即回复称,自己正是那个戴着手铐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朱光!

投身革命

能与毛主席谈笑风生,足以见得这个朱光的能力与地位,不过问题却也随之出现,这样的人才为何会戴着手铐走完长征呢?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朱光的革命生涯开始说起。

1906年,朱光出生于广西省博白县的一户农村家庭之中,其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什么文化,更不懂得什么叫做革命,就只知道老老实实的下地干活,而他们对朱光的教育也是一样。

自小,朱光便深受小农思想的洗礼,曾几何时,他的梦想亦是子承父业,靠着一把子力气在田地里种出丰硕的果实,至于后续他为何会投身革命,那还要从1926年发生的一件事开始说起。

那一年,朱家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世代为农的老朱家居然出了个“秀才”,朱光竟然考上了玉林第二省立高中,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无疑算是奇迹,一家人亦是掏空家底,将希望全都寄托在了这个儿子身上,盼望他未来能够出人头地。

就这样,带着全家人的期望,朱光开始了自己的高中生涯,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他不仅没有想着该如何升官发财,反倒是在校长朱锡昂的影响下了解到了共产主义思想,朱先生对这位后辈十分看好,尤其是在听说他不想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而是想要教书育人,让更多的乡里乡亲摆脱愚昧之际,这位革命先驱更是从对方的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就这样,在朱锡昂的引荐下,朱光顺利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仅如此,后续,他还得到了去往广州深造的机会,但岂料,才刚刚进入广州国民大学,“四一二事件”的爆发便接踵而至,眼看着大批共产党人惨遭逮捕、屠戮,许多刚刚入党的年轻人都产生了畏惧之心,他们或是主动投诚,表示自己只是“一时糊涂”,或是干脆脱离了组织,以躲避杀身之祸。

一时间,整个广州,包括整个中国都迎来了革命的低潮期,然而,凡事总有例外,党内不仅仅有懦夫,更是有数不清的勇士!而朱光便是最好的例子,在白色恐怖之中,他非但没有畏畏缩缩,反倒是涌起了一腔孤勇,为了心中的理想,他直接带领十余位同学冲进了广州警察局,并公然要求对方释放那些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这般举动,在当时的人看来无疑是“逆天而行”,国民党反动派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为首的“乱党”,所幸,朱光不止有一腔热血,靠着超人的智慧,他最终躲过了敌人的追杀,并成功转移到了鄂豫皖苏区。

到达革命圣地,朱光亦是自此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如此青年才俊何人不爱?如此铁血男儿何人不喜?组织上也是一样,故而自此之后,上级也没少对其提拔,仅在几年之后就将他任命为了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

个人的前途一片大好,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我党的未来更是一片光明,可谁知就在此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却突然出现,说话这人不是旁的,正是朱光的顶头上司张国焘,他的意见也很简单,只一点,那就是放弃中央北上的主张,而是效仿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掉头西进进攻大城市!

此等观点无疑是错误的,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然而,迫于张国焘的压力,在场众人却只能沉默不语,不过朱光却是个例外,闻听此言他竟然直接怒怼起了张国焘,又是直言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又是硬扛着军法处置的代价,在军事会议上警告众人,切勿继续西进,否则的话伤亡必定十分巨大,甚至有可能彻底断送革命。

一听这话,张国焘的脸都被气绿了,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朱光的一席话竟瞬间引起了在场将领、干部的共鸣,一时间,现场的鼓掌声、喝彩声、肯定声此起彼伏,顿时就压制住了张国焘的气焰,无奈,为了不犯众怒,他这才只得取消了西进的指令,同意继续北上。

可以说,红四方面军能够幸免于难,朱光当属头功,不过令人感到惋惜的是,此次出头竟也成了他戴着手铐走完长征的直接原因。

戴着手铐走长征

二十岁投身革命,与反动派硬碰硬,身为秘书长就敢硬钢张国焘,并间接挽救了红四方面军的命运,朱光的功劳天地可鉴,不过很遗憾,枪打出头鸟,此举却也让他遭受了长达三年的苦难。

话接上文,在朱光的力挽狂澜下,张国焘的确是停止了继续西进的企图,然而,心思狭隘的他又怎会当做一切没有发生过呢?

因此,没过许久,张国焘就随便找了个由头,给朱光扣上了一顶大大的帽子,又说他是“右倾投降主义”,又是解除了他的全部职务收监入狱,可以说也就是朱光的能力超然,外加之战友同志的舍命求情,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侥幸摆脱了死刑的朱光亦是自此带上了手铐、脚镣,张国焘美其名曰,这是担心他出逃叛变,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完全就是公报私仇、挟私报复,不过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迫于淫威,众人只能尽可能的减轻朱光的负担,而朱光也就这样成为了红军历史上唯一一个戴着镣铐走完长征的干部。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凶险人尽皆知,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更是常人难以忍受,这么说吧,就是身强力壮的将军,在长征过后不死也得脱层皮,更何况是一介文职,更何况是戴着镣铐呢?

朱光遭受的苦难可想而知,一路上他亦是九死一生,所幸坚强的意志和对革命的信仰让他挺了过来,并坚持到了三大主力会师甘肃的那天。

当毛主席见到朱光的那一刻,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革命志士已然被折磨的不成人形,当然,也正因如此,他是万万不能再坐视不理了,而在伟人的努力下,朱光这才总算取下了陪伴自己三年的枷锁,这才终于恢复了名誉。

那一瞬间,可以想象朱光的激动与感动,对于他来说,毛主席更是堪称自己生命中的一束光,扫平了黑暗与阴霾,令其见到了希望与光明。

如此大恩无以为报,在朱光看来,显然唯有全身心的为党、为人民奉献自身才是最好的感谢,事实也的确如此,自这之后,朱光没有一刻休息,一直在延安劳心费力、苦思冥想,在他的努力下,一本著作亦是横空出世,那就是根据淞沪抗战为背景,创作出的话剧剧本《血祭上海》!

这本著作很快就被搬上了舞台,并得到了延安上下的一致好评,其影响不可谓不深,既让百姓知晓了日寇的残忍,点燃了国民的抗战热情,又激励了战士们,让他们深化了保家卫国的思想,这无疑是苍白的话语无法代替的!

朱光的贡献着实不小,不过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部话剧其实毛主席也出了不少力,至于为何,咱们接着往下看。

由于话剧取得了一致好评,毛主席自然是要去亲眼看看的,但岂料,就在看完演出后,朱光竟直接找到了他,并扭捏的提出想要再借几本书看看,党员干部爱看书这本是好事,可谁知对此毛主席居然连连摆手表示拒绝,而根源也不难解释,原来,就在此前,一位青年作家在前来延安后,送给了毛主席四本外国名著,即,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以及《仲夏夜之梦》。

对这四本书,毛主席堪称是爱不释手,莫说是送人了,就是借他都不舍得,但谁知道恰巧得知该消息后,朱光竟直接杀了过来,趁着毛主席不注意一把将书抢了过去,并作势就要逃走,所幸毛主席反应快这才一把拉住了他。

毛主席知道,朱光这个大才子对名著的热爱不逊色于自己,可明抢就有些过分了吧?然而还没等他好好教训一番,朱光居然率先开了口,先是说自己在创作话剧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需要好好参考一下西方古典名著,随即又表示,正要打瞌睡枕头自己送上来了,就算不能全拿走,好东西见面怎么着也要分一半,这两本《奥瑟罗》、《李尔王》自己是务必要带走的。

一听这话,毛主席是哭笑不得,眼见对方说得天花乱坠,他也只能忍痛割爱,当然了,也正是通过这两本书,朱光才完善了自己的剧本,才将最好的故事呈现给了延安军民,而这也正是刚刚博主说,这部剧也有着毛主席功劳的原因所在。

广州之行

戴着镣铐走完长征,与毛主席抢书,朱光的经历着实堪称传奇,外加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做出的贡献,这也就是毛主席与他谈笑风生,并当着朱老总的面,给予他那么高评价的原因所在。

在告别了毛主席后,朱光亦是按照命令,于1949年9月抵达广州,并担任起了广州市副市长,在如今的人们看来,这无疑是一个美差,在富庶、沿海的城市主政,看起来怎么着也比在落后、严寒的长春要幸福的多。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想当年,长春可是比广州富饶的多,不仅如此,前者的大环境也比后者要强不止十倍,原因很简单,彼时的广州才刚刚解放,历经战火的洗礼,当地早已不复往日的繁荣,更有甚者,还有数以万计的国民党残部在山区肆虐,这和早已解放的长春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因此,这不单不是什么美差,反倒算是临危受命,而朱光也并没有辜负组织上的信任,在抵达广州后的第一时间,他就是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是针对国民党部队,他采取了投降优待的处理方式,很快就让这些将士放弃了无谓的挣扎,进而快速恢复了当地的治安环境。

其次,朱光又将重心放在了恢复生产建设上,他的举措共分为三方面,其一是严打当地的帮派份子,其二是完善土地改革,将鱼肉乡里的那些地主乡绅的土地全部分给穷苦大众,快速恢复了农业生产,其三则是重建基础设施,为此,他直接找到了叶剑英元帅帮忙,相继重建了包括海珠大桥在内的多处道路、桥梁。

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在朱光的努力下,很快广州的经济就重新走向了正轨,可以说,未来的广州能够在改革开放后那么快步入全面富裕,他打下的基础功不可没!

当然了,朱光的政绩毛主席也一直十分关注,这不,就在1958年4月,听说广州的变化后,他老人家便亲自来到了当地视察工作,并顺带着探望了一番这位老朋友。

九年未见,当二人在广州火车站相见的那一刻,千言万语瞬间涌上心头,毛主席率先发话,当即肯定并感谢了朱光的贡献,而朱光也和当年一样,并没有打官腔,反倒是用一句话逗得毛主席开怀大笑:

“感谢就不用了,那两本书归我就行!”

这句话直接就将毛主席拖回了在延安的那段岁月,想来在当时的那种局势下,也就只有朱光这位老朋友才能让他短暂的忘却烦恼与忧愁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9509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