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飞船总师说“阿波罗飞船可靠性不到50%”,那美国怎么可能六次登月成功?这是不是咱官方“实锤了”美国载人登月造假?
张柏楠是中国神舟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空间站光学舱总设计师,可以说中国几乎没有人比他懂飞船了。
他在谈论阿波罗飞船的时候,确实说了“可靠性不到50%”,这是在2016年参加央媒的一个航天科普节目时公开说的,后来不断地被引用。
质疑美国阿波罗登月造假的朋友们,认为这是非常明显的“官方暗示”,最简单的数学概率问题,7次载人登月除了阿波罗13号失败了一次,其他六次全部成功,这怎么可能呢?更合理的解释不就是造假吗?
尤其是张柏楠总师还强调了,说即使到了今天,即使对美国人来讲,也是非常难的,咱们中国现有团队搞载人登月技术论证的时候,想用现在的技术设计出阿波罗的登月舱,都非常困难,包括美国自己想重返月球,其实也搞了很长时间,难度依然很大。
那为啥当时你美国能送人登月,还送了六次,现在为什么不行了呢?如果不是造假,那别的理由逻辑上好像都说不通。
但是,这里是有问题的——“阿波罗可靠性不足50%”——这句话其实是删改过的,张柏楠总师的原话说的不是这个!
大家可以去搜一下完整版的视频,他上下文的原话是:
“其实当年阿波罗的登月实际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的结果,当时阿波罗飞船所采用的很多技术非常冒险,如果现在客观的评估的话,据说啊,可靠性评估可能都到不了50%,非常非常地冒险,很多结构系数选取的非常低……”
张总师不愧是首席科学家,说话是很严谨的,他还用了“据说”和“可能”这两个词。
大家注意啊,他这句话的主语是什么,是“阿波罗飞船所采用的很多技术”,“很多技术”的可靠性评估可能到不了50%;而不是说阿波罗飞船,或者说阿波罗整体的可靠性不到50%。
这里有非常大的区别,从工程技术角度讲,一个是说局部技术的可靠性,一个是说项目整体的可靠性,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
(玉兔月球车主控计算机有多重冗余)
举个例子,大家听过湾湾的一个著名军盲言论,说爱国者导弹拦截成功率是70%,三枚导弹一起发射成功率就变成了210%,我们都知道这是扯淡。那正确的拦截概率是多少呢?
这就是高中数学的概率论问题,三枚拦截的成功率是1-0.3×0.3×0.3,也就是0.973。
一枚导弹拦截成功率是70%,我发射三枚导弹,对整个拦截行动来说,三枚导弹只要有一枚拦截成功,这次防空整体就成功了,成功率就达到了97.3%,如果三枚导弹全都失败,那才会整体失败。
这就是设计上的一种方法,叫做并联冗余。
(并联冗余原理示意图)
在电影《流浪地球》里面还有一个叫法,叫做“饱和式救援”,其实差不多是一个意思,就是重复配置多个零部件,使得系统整体达到更高的可靠性。
那假如我飞船的某个零件技术不过关,也就是50%的成功率,那我并列冗余装3个,系统整体成功率就是1-0.5×0.5×0.5,也就是达到了87.5%,是不是就比50%高了很多?如果我再多并联几个,整体可靠性还可以更高。
但是估计大家也看出来了,这种办法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重复用很多个零件,成本就会飙涨,重量也要增加,需要的整体统筹规划能力也更强。这也是当年美国登月烧钱太多的原因之一。
以上我只是举了一个非常粗糙的例子,可靠性的概念跟成功率还是有区别的,并联冗余也不适用于所有情况,还有很多别的方法来提高可靠性。
用一定的方法让很多不那么可靠的零件凑到一起,变成一个更加可靠的整体,这个其实就是《工程控制论》的一个最基础的概念。
《工程控制论》是谁写的?钱学森。而钱学森,恰恰就是美国航天局(NASA)旗下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创始人之一。
美国阿波罗登月火箭——土星五号的总设计师冯布劳恩,是1945年钱学森亲自从德国弄回美国的;
(冯布劳恩,火箭天才)
(1945年钱学森以美军军官的身份,前往德国,参与审讯冯布劳恩)
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是钱学森的导师,1941年两个人就联名发表过很多空气动力学和火箭方面的研究成果。
(普朗克,钱学森、冯卡门)
这张照片是普朗克和钱学森的合影,普朗克是谁?学过物理的都知道他的分量。
美国人为什么说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要知道美国陆军总共才十来个师,那就是因为像冯卡门、冯布劳恩、钱学森这样的超级大佬,给美国航天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工程基础。
虽然钱学森1955年回到祖国了,但是他给美国航天体系的打造做出了很多贡献,这个体制让美国在阿波罗计划时期依然在受益。
所以张柏楠总师的话其实应该这么理解,当时阿波罗登月计划,为了完成美苏争霸的政治目的,不惜代价用了很多非常冒险、不可靠的技术;而不是说阿波罗的整体可靠性不足50%。
结合他前后说的话,只是在强调登月飞船研制非常困难,挑战很大。但是后来很多人转述的时候,有意无意忽略了主语的区别,把“阿波罗的很多技术”换成了“阿波罗整体”,然后解读成“证实美国载人登月造假”。这个绝对不是张柏楠的本意。
后来2022年张柏楠总师再次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也明确表态了,说“实际上真正的能够实现载人从月球返回的话,目前成功实现的只有阿波罗载人飞船”,非常肯定地承认了阿波罗飞船的成功。
其实这里他也暗示了另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当年美国能行,现在却搞不了了?
一是当年阿波罗的成功,是“举国体制”的成功。
美国为了登月投入了全部科研经费的三分之一,平摊到每个美国家庭头上,都上交了472美元,那可是1960年代的美元,实打实的美金,相当于如今十几万人民币。
这个成功也是建立在美国从全世界搜来的顶尖科学家团队,对整个项目的超强领导和统筹的前提下的;后来钱学森回国了,两个姓冯的死了,顶层团队慢慢失去了灵魂。集体主义在美国只能偶尔出现,达到目的之后就会迅速被抛弃。
二是美国人已经达到了目的,丧失了登月的动力。
当年美苏争霸,登月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向全世界证明谁的制度更加优越,完全是政治和宣传的目的。达到了宣传目标之后,美国享受到了巨大的好处,这个事情就不需要再做第二遍了。
我有个粉丝评论,她说她不相信美国登月成功,就像她老公说以前他会托马斯回旋一样,还有视频证明,但是结婚后让他老公再做一遍,死活做不出来了。就算有视频,她也怀疑她老公当年是不是造假。
(登月时代,美苏都非常激进,在太空抡大锤修飞船的事情很多)
我其实觉得非常贴切,美苏登月就像是泡妞,证明自己有多厉害,泡到手结婚之后,就懒了,油腻了,不是说体力下降,而是说主观上就没有追妹子时那个动力了。
归根结底,美国阿波罗计划的核心,是“人”,而不是技术本身。很多朋友质疑美国为啥五十多年都回不去月球,就是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现实世界的强大影响。
三是,美国开始去工业化,经费也大幅缩水了,基层人才也大量流失了。
1972年美国提前结束阿波罗计划之后,当年NASA就裁撤了5万人的科研队伍,第二年相关产业有上百万人转型、转岗再就业。虽然技术档案全部保留,但很多工艺和方法也随着这些人的流失而难以复制。给你一份老师傅画的图纸,想要研究出来啥意思,哪有那么容易。
教员很早就教育过我们,相比于武器技术,人的因素才是决定性的。
美国人再也没有“举国体制”,再也没有集体主义精神,再也没有这些富有魄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能够集中到一起,为了一个目标,搞百万人参与的庞大科技项目了。
参与阿波罗计划的年轻女工程师,编写的计算机代码用纸质记录
其实二战时期美国也践行了一次举国体制的集体主义,那就是搞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那次跟阿波罗计划很像,也是由奥本海默这样的科研领袖,领导进行的顶级工程。
但是曼哈顿工程是高度机密的,而阿波罗计划是全面公开的,投入的资源更加全方位,集体主义也更加彻底,比如说当时美国底层民众也极为崇尚科学,工人、工程师的社会地位相当高,这不是反而证明了苏联制度的优越性了吗?
美国精英非常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
所以,这一切只持续了十年,因为美国的资本制度决定了,这种办法他们用了一次,基本不可能再用,再用就要闹革命了,倒反天罡了属于是。
登月连续成功之后,美国的报纸电视就不再关心后面几次登月任务,只关心股票和肥皂剧了。
(第一个黑人女性航天科研人员。阿波罗计划结束后,只保留了少部分人才)
美国回不去月球,不是科技的退步,而是“人”的因素主导。当惯了世界老大的美国,早就自废武功,对外沉溺于金融收割和军事霸权,对底层美国人开始搞“快乐教育”,实际上是愚民政策,扼杀美国无产阶级团结的可能性。
就像是俄罗斯吃苏联老本一样,美国航天也早就开始吃老本了,在政治干预和军工复合体影响下逐渐拉胯。
就像波音,几十年前波音747这样的巨无霸横空出世,世界第一当之无愧,现在却连737的舱门都飞掉了,成了全球笑话。
苏联最后的造船专家,对着停工的瓦良格号航母,曾经感慨过,“只有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她的建造”。美国何尝不是如此,霸权的衰落早有迹象。
(1992年洛杉矶骚乱)
载人登月的事业,如今有另一个国家,确定2030年之前实现。张柏楠总师最后说了,咱们中国已经具备了实现载人登月的技术基础,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美国着急忙慌重返月球,一方面是因为现在技术已经具备了对月球资源的开采能力,具有经济潜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另一个集体主义取得了比苏联更大的成功,他们真的慌了。
我之前就讲过,如果有一天证明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确实造假了,那美国必然加速被全世界唾弃;
但如果确实是真的,我们也没必要刻意推翻其真实性,因为中国正在以平等、开放的姿态,携手多国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国际科研基地,这一点已经足够把美国通过阿波罗计划建立起来的领袖形象打回原形,改写蓝星影响力的格局。
所以我一直不希望大家只顾着在技术上找“破绽”来质疑甚至造美国的谣,没必要。我们的自信,是更加强大的、深刻的、坚定的。
(科技强国,实事求是,未来是我们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86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