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加拿大生活成本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一位加拿大华人移民二代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对夫妇如果想在多伦多过上舒适的生活,需要多少收入的问题,引起了不少人讨论。
首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发帖者。在自我介绍中,他表示,自己名叫Jim Chuong,出生在移民家庭,家境贫寒。14岁起开始打工,第一份工作是洗碗,时薪4加元。大二时,他因意识到所学对过上舒适生活毫无帮助而辍学。
后来他在互联网泡沫时期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但也在泡沫破裂时失去了它。为了获得赔偿金,我选择了和大部分合作的公司终止关系。
他还形容,随后自己通过购买美国股票和房产成为千万富翁。
“我坦诚谈论金钱、教育体系、企业工作,以及过上富裕轻松生活的真正要诀。生活中愚蠢的选择不应只是努力工作却没有钱,或者有很多钱却没有自由时间,”他写道。“我并不愚蠢到认为自己可以为大众带来有意义的改变,但如果能帮助少数人实现摆脱财务压力过上幸福轻松生活,我觉得这份努力是值得的。”
图源:X
他在4月3日一篇谈论多伦多生活成本问题的帖子获得关注,至今已有160万人浏览过。
在文中,他清晰地算了一笔账,并表示,一对没有养育孩子的夫妇需要月入20,000加元才能在加拿大多伦多将过上舒适的生活,这相当于两人一年收入要240,000加元。
文中讨论的“舒适”意味着什么?他表示:
不是靠发工资支撑生活
填充退休账户
能支付食品、衣物、住房、交通费用
按照这个收入标准,这对夫妇每个月在安省所获薪水中需要扣除的钱包括:
联邦税:18,812.49加元
省税:10,128.16加元
CPP(加拿大养老金计划)缴费:4,055.50加元
EI(失业保险)保费:1,049.12加元
因而每人每年净收入:85,954.73加元,每月7,162.89加元。因此这对夫妇每年的净收入:171,909.46加元,每月14,325.79加元。
图源:X
那么这笔账是这么计算的:
每年每位成年人要在TFSA存入7,000加元,夫妇总共14,000加元。不过因为他们每人为RRSP贡献21,600了加元,并支付了30,000加元的税款,因而获得了8,900加元的退款。他们把这笔钱用于TFSA,每人还有1,900加元的余额。
因此用于退休的钱(TFSA和RRSP):每年43,200加元或每月3,600加元。
在住房方面:多伦多的一室一厅公寓售价为72万加元。
图源:X
根据购买房屋的20/30/3规则,这对于年收入24万加元的家庭来说是负担得起的:
1. 首付20%
2. 住房费用低于总收入的30%
3. 住房价格低于总收入的3倍
这对夫妇需要找到14.4万加元的首付,13,275加元的土地转让税(假设首次购房者,否则为21,750加元)和法律费用。总共至少162,000加元。
每月抵押贷款为3,400加元(按首付20%,利率5.1%,分期付款25年来算)。
此外:还有水电费、保险、地税、园艺、维护、资本支出。
如果不可收回的住房成本为总收入的2%,那么每年将是14,400加元,每月1,200加元。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的住房开支相当于每月4,600加元。
还有其他的生活开支,包括:每个月超市买菜1000加元、汽车开支每个月1000加元(包括月供、汽车维护、汽车保险和油钱)。
这么算下来,以上每个月的开支为10,200加元(3600加元用于给退休供款、4600加元用于住宿、1000加元用于吃饭、1000加元用在交通)。
另外的杂费还包括:每个月200加元的应急资金、200加元的的电话和网费、400加元的外出用餐、200加元的休闲娱乐、500加元用于购置衣物、健身、美发和旅行,总计一个月1500加元。
我们每月收入为11,700加元。
这种情况下,这对夫妇每月才有2,700加元可供支配,可以考虑要孩子和/或购买第二辆车。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从出生到18岁,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每月约为1,400加元。这不包括为孩子的大专教育存款在注册教育储蓄计划(RESP)中。
文中指出,“简而言之,要在多伦多过上舒适的生活,充分为退休供款,拥有住房、食物、衣物、交通、娱乐以及未来可能包括要孩子的资金,一对夫妇每月需要20,000加元。”
“否则,我们只能选择牺牲,从以上的一些选择中省掉一部分。”
对此,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评论:
有些人说,“我家年收入24万,过得并不舒适。”
还有人说,“就算年入28万也不舒适。虽然生活并不糟,但毫无舒适可言。”
有网友说,“有多少人赚这么多钱?”
“说得很对,但魁省更糟糕,我就生活在这里。”
“很准确。但是哪个工作年薪12万?”
“一个月买菜要花1000加元,外出就餐要花400加元?你们有600磅重吗?我们每个月总共只要500加元。”
对于眼下的生活成本问题,你怎么看?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73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