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美国, 欧洲盯上中国成熟制程芯片, 国产芯片或遭遇前后夹击

科技铭程2024-05-21 22:57:14  83

中国芯片太难了,在14nm以下先进制程领域,遭遇了美国的打压限制,如今欧盟又计划在28nm以上成熟制程领域狙击中国芯片。

5月14日,美国政客新闻网欧洲版报道,欧盟委员会日前表示,将开始就所谓“传统芯片”问题,向欧洲芯片供应商和采购商进行一项调查,询问他们是否依赖中国供应,首批调查结果预计将于今年夏末公布。

欧洲在芯片领域的地位比较尴尬,手机SoC、电脑CPU、AI芯片、存储芯片都不占据优势,但是受益大众、宝马、奔驰等汽车制造企业的快速发展,欧洲诞生了全球领先的汽车芯片企业。

例如: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这些企业起步早、发展快、技术先进,市场占有率高。

2023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份额排行出炉:英飞凌市场份额为14%,排名第一;恩智浦以1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意法半导体以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三家合计达到了33%。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汽车芯片的需求暴涨,单台燃油车搭载的芯片数量约为300颗,而智能电动汽车则飙升到2000颗/车以上,种类也达到了40多种。

这对欧洲芯片企业来说是极佳的发展时机,它们可以借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契机,实现再次起飞。

但是,随着今年一季报的公布,欧洲政府慌了。

英飞凌上季度营收36.32亿欧元,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2%,毛利率跌破40%关口,为38.6%,净利润为7.07亿欧元,同比下滑40%。

恩智浦一季度营收31.3亿美元,与上一个报告期业绩基本持平,但是在汽车业务方面下降了5%,为18亿美元。

意法半导体第一季度营收34.7亿美元,同比下降18.4%,净利润为5.13亿美元,同比下降50.9%。

很明显,今年一季度,欧洲三大半导体企业业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或增速放缓,汽车业务作为各企业营收的中流砥柱,面对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很难再“扛起大旗”

欧洲、美国在新能源汽车变革中,明显落后,甚至部分车企准备“躺平”。

大众因为电动汽车市场放缓,推迟了电动化进程,推迟建设第四家电动汽车电池工厂,但扩大了混动阵容。

宝马在欧洲暂缓实施电动化,并表示不会放弃内燃机。

奔驰也撤回2030年前只卖电车的计划。

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在诺曼底建造一个欧洲最大的电动车制造基地,目前也只是停留在PPT层面上。

美国车企福特削减了120亿美元的汽车电动化计划,通用也放缓了电动车战略,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降本增效方面,克莱斯勒甚至取消了电动车发展计划,并且解散了研发电动车的工程师团队。

欧美车企在电动汽车进程上,集体“放水”、“躺平”,无疑让汽车芯片企业英飞凌、恩智浦、意法错失了发展良机。

更让欧洲担心的是,中国电动车发展迅猛,国产化率也在快速提升,直接刺激了国产汽车芯片厂商的快速发展。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中,比亚迪以302万辆的销量力压群雄,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新能源汽车龙头。

广汽埃安、理想也杀入了前十,小米发布了SU7电动汽车,配置相同下,比特斯拉价格低2万,华为助力多个品牌,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博世”。

中国电动车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链也在不断的完善,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减速器等核心部件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一体化。

国内还涌现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领先的电池企业。

得益于国产电动车的发展,比亚迪半导体异军突起,在车规级芯片、家电芯片、工控芯片、消费电子领域均有了快速增长。

比亚迪已经是全球领先的车规级芯片厂商,产品包括电控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等,但是不涉及智能驾驶等所需的计算芯片、存储芯片。

在新能源汽车电驱控制器IGBT中,比亚迪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英飞凌。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的企业。

在汽车领域,比亚迪芯片除了自身使用外,还进入了东风、长安、小鹏、宇通、小康汽车的供应商体系中。

家电领域进入了格力、美的、奥克斯、九阳、苏泊尔等供应商体系中,消费电子领域进入了三星、传音控股、云蚁智联、闻泰科技、龙旗、TCL等品牌客户的供应商体系。

不过,我们也要面对现实,比亚迪半导体与英飞凌仍有很大差距,比亚迪半导体一年营收约为150亿人民币,而英飞凌一季度营收就达到了285亿。此外比亚迪的车规级芯片在稳定性方面也不如英飞凌。

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在汽车芯片领域仍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正在被中国芯片厂商步步蚕食。

如果未来几年,欧美汽车仍然无法转型电动化,那么依靠欧美汽车的欧洲三大半导体厂商,也会失去竞争力。

中国芯片计划在2025年实现70%的自主化率

为了加快国产芯片的快速发展,中国制定了一系列芯片发展计划,其中包括“2025年实现70%自主化率”的目标。

为什么目标定于70%,因为28nm成熟工艺的芯片在未来几年的使用场景仍然高达75%左右,所以把目标定于70%是合理的。

目前14nm以下的芯片,主要包括手机SoC、电脑CPU、AI芯片三大领域,其他的汽车芯片、工控芯片、家用电器、消费电子芯片普遍使用28nm、40nm、65nm工艺。

28nm以上的芯片,我们是能够设计、制造、封装的,并且核心设备光刻机也即将攻克,这对欧洲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啊!

因为这部分业务,欧洲与中国高度重合,必然会引起激烈的竞争,欧盟已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去年,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接受采访时称,该调查正在积极“推进”,预计会在“暑假之前”征收关税。

如今,欧盟又将“成熟芯片”视为与中国竞争的“下一个战场”,制定了欧洲“欧盟芯片法案”,计划调动463亿美元的资金扩大芯片制造产能,加上企业自有资金将超过1000亿美元。

不过海外机构预测,2024年中国芯片产能增速将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增量总和,每月将比2023年同期多产出100万块晶圆。

可以说,中国速度依然是世界上最快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工人,像中国工人这样勤劳、聪明、执行力强。

不过,快速扩产带来的利润率下降也让国产芯片企业很头疼,赚不到钱就意味着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向研发领域,同时也无法给工人涨工资。

大企业可以拿到国家的补贴,小企业可就难了,但是无数的小企业又起到了就业、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它们也不能倒下。

前有美国先进技术的封锁限制,后有欧洲成熟工艺的围堵,中国芯片正处于“前后夹击”的艰难时刻。

未来,中国芯片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来,还需要国人共同的努力。

我是科技铭程,喜欢就点个赞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7054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