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杨倩倩通讯员郭文秀滨州报道
编者按: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山东将数字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全面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互促。
近年来,滨州市沾化区紧跟农业数字化转型浪潮,加快发展特色高效数字农业,加强农业产品数字化管理,在“产”上下功夫,在“加”上想办法,在“销”上做文章,满足农产品“种植、加工、流通”全产业链信息服务闭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擦亮沾化智慧农业金名片,真正让数字赋能在老百姓的土地上种出“致富菜”。
专心配备设施“炉灶”,筑牢数字农业根基
坚持发展高水平设施农业,用现代设施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推动智能传感、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冬枣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沾化区打造智慧农业养殖基地应用场景,大高镇奶牛专业合作社配备自动加温水槽、自动喷淋、自动风扇控制、自动操控车间、智能喂养等智能化系统,奶牛养殖规模化、智能化、标准化普及,全流程机械化程度达到90%,为奶牛生长提供了舒适便利的饲养环境。合作社先后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等荣誉称号,并成为伊利集团的鲜牛奶生产基地。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创建后,实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平均每头牛日产奶量从29公斤提升至32公斤,乳蛋白含量从3.5%提升至3.8%,乳脂率从3.9%提升至4.2%,经济效益指标提升10%左右。2023年合作社奶牛存栏量达1061头,日产奶量达10吨,年营业额达2000万元左右,利润总额达1200万元左右。
精心选用数据“原料”,加速释放数字红利
持续发展高质量现代农业,用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生产环境、生产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用数据驱动农业转型。沾化区创新铸造智慧渔业平台,打造多模块信息化养殖体系。滨海镇渤海水产(滨州)有限公司整合上线种虾溯源管理系统、种苗日报系统、全产业链追溯系统、线上销售系统等多个渔业生产系统,通过CMS标准化系统汇集汇总和分析智慧解决方案,在前台进行形象展示,还可以根据不同业务场景更换前端样式,满足各自需求,实现产业的集群化管理。通过精准投喂、疾病预警与防治等系统应用科学养殖,与传统养殖对比效率提升了160%,经济效益提升了130%。借助智慧化全程全程追溯系统,能够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使消费者清楚了解所购买水产品的来源、生长环境等信息,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2023年,实现年生产各种规格的“盐田虾”1万余吨,虾苗400亿尾,效益突破2亿元,发挥了良好的智慧渔业示范引领作用。
贴心链接需求“订单”,发展“数据+服务”新路径
将智慧农业与订单农业以及地方特色农业相结合,以“种有定向销有方向”为着力点,不断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产业链智能化,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共发展。沾化区创新实施沾化冬枣全产业链标准化数字化培育工程,实现冬枣生产指导、质量追溯、承诺达标、产业监管、品质评价、品牌营销等冬枣产业全链条智慧管理平台。大力发展线上订单农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山东民生农业发展公司签订购销协议,价格比市场价高出10%,亩均增收达500元以上。实现产业升级加“数”跑,将滨州尚亿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冬枣加工企业的生产场景接入平台,并对冬枣糕等12种冬枣加工产品进行展示推介。增强品牌“互联网+”辐射效应,通过沾化冬枣智慧平台在沾化冬枣数字经济产业园上线,精准培育一批本土网红“枣哥、枣妹”,2023年电商销售占比将超50%,全面辐射带动集冬枣大棚、瓜果采摘、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智”富效应。
用心培养农业“厨师”,全力提升数字素养
数字农业核心为“数据”,关键在“人”。沾化区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积极推进农民职业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打造培训教育“新高地”,依托职业院校、农广校、科研机构等平台,联合龙头企业、农户家庭等组成产教融合育人共同体,强化“院校教师+政策讲师+农技专家+实训导师+企业联动+乡村振兴带头人”师资阵容组合;聚焦实用实效“连田头”,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在“田头”尝到“甜头”;推动数教融合“接云端”,以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技术支撑,建好云端、手机端两所学校,充分利用“云上智农”、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平台等,提高线上培训覆盖面,增强培育普惠性,培养有“专业知识、生产技能、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新品质”的高素质农民。2023年开设线上线下融合培训班7个,培育高素质农民370余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6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