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越作战立功, 被提拔为大军区司令员, 徐帅却摇头, 认为不理想

文山聊武器2024-05-20 18:51:57  130

花甲之年的老人该是个什么样子?白发苍苍、身体佝偻,走几步路都费劲?

不,张铚秀会告诉你,英雄不迟暮,犹有少年勇。

张铚秀,一生战功赫赫,为祖国、为人民立下汗马功劳。作为唯一指挥过三次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司令员,在昆明军区的10年,他赢得了部队和边防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但你可知,最初徐帅徐向前在得知张铚秀就任大军区司令员的时候,却是连连摇头。

旁人摸不准他的意思,以为是徐帅对此人不满意,正不知如何是好时,却见徐帅叹了口气,他不是觉得人不行,只是因为,张铚秀其时已经是65岁的年纪,在国外,明明是可以颐养天年,却仍奔波于战场最前线。

但,对于张铚秀而言,不论到了哪个年纪,能够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持续发光发热,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信仰。翻开张铚秀的人生之书,你会发现,这简直就是一部中国军事发展史。枪林弹雨之中运筹帷幄、舍生忘死,戎马一生,何其精彩!

初生牛犊敢为人先,家人是他的指明灯

1915年7月26日,张铚秀出生在永新县怀忠乡虹桥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有多少人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父亲张兴隆本是个泥瓦匠,为了能养活3个孩子,他2次远赴云南做工,却因为长期辛劳,在张铚秀10岁那一年就不幸病逝了。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母亲刘保俚一人的肩膀上,一个寡妇要独自拉扯3个儿子长大成人有多辛苦可想而知。

张铚秀会走上革命之路,可以说是受到了大哥张成秀的影响。1926年,大哥张成秀曾任老居、左坊、虹桥农协会会长, “农运”期间,张铚秀就成了大哥委以重任的“通讯员”,经常来往跑腿送信、传递信息,因为张铚秀腿长、个子也高,办事相当利索,每一次大哥交给张铚秀的任务都能圆满完成。年幼的张铚秀乐在其中,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是参与到了革命工作当中,于他而言,他只是很高兴能帮到大哥的忙。

1928年秋,13岁的张铚秀参加了村里的儿童团,自此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团内,他担任站岗放哨、传递情报、观察敌情等重要工作。传递信息时,为了保证安全,机灵的他还知道靠着打柴、拾粪这样的招数蒙混过关。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张铚秀还担任暴动队的小号手,参加了1929年的虹桥村农民暴动。

如果说大哥是张铚秀的领路人,那么母亲就是张铚秀的后盾。当时,母亲正为了家庭的生计而忧愁,对儿子长时间不在家的行为非常不满,常责骂张铚秀:“整日里就知道东跑西颠,不能在家里好好干活,帮妈分担些辛苦吗?” 话中虽是指责孩子不着家、不干活,但其实,母亲也只是担心,走上革命这条路,不会容易。

母亲虽然读书不多,却也明白,对他们这种穷苦人家,想要在这样风雨飘摇的时代中活下去,不革命能有出路吗?看孩子们的心志坚定,渐渐地,母亲也不像从前那样批评孩子的行为,而是语重心长对张铚秀说:“想去做什么就放手去做,妈都支持你。”

但令人张铚秀痛心的是,由于时局动荡,先是大哥因为遭到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受尽酷刑后最终被敌人杀害,年仅35岁。小弟也因为参加革命活动,只能长期流落他乡。而年迈的老母亲则只能孤单一人谋生,年老体衰受尽煎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母子天各一方。直到解放后,张铚秀才终于得以和母亲团聚。

坚定革命信念,长征路上矢志不渝

1933年3月,张铚秀正式加入了红军永新游击队,积极投身到保卫湘赣苏区的斗争中,也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军事生涯。他在作战中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气魄和精神,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

1934年8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张铚秀只能被迫离开他长大的故乡,从湘赣苏区出发,随部队向西行,就此踏上艰难的长征路。这一路上,翻雪山、过草地、渡大江,经常饥寒交迫,精神也长时间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

除了高强度的行军,他们还要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长征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都甚至要打上两三次战, “最多的时候,我们16个小时就走了140里地。”

在一次阻击任务中,为了掩护部队,张铚秀率领全排走在最后,与敌人持续战斗了将近1个小时,就在他们即将要顺利撤出阵地时,谁也没想到一颗子弹突然击中了张铚秀的脑袋,张铚秀当场倒地,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张铚秀回忆说,“当时脑袋一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万幸的是,子弹没有伤到大脑,因为是从右额上面打进的,只伤到了骨头。但是由于长征条件艰难,路上没有医生、更没有可以治疗的药物,张铚秀只能选择咬牙坚持,他的脸肿的像猪头一样,队友甚至认不出来是他。而且伤口一旦感染起来就高烧不断,在这种情况下,人哪怕是要站起来都要耗费全身力气。

但为了不拖累大部队的进度,张铚秀竟然拿了根棍子不停往前走,硬是坚持了下来,“哪怕是我不休息,赶在部队出发之前提早出发,这样就不怕会掉队了”。部队行进到嘉禾时,团里通知张铚秀留下来养伤。张铚秀说:“既然我参加了红军,随军征战,只要我还活着,还有一口气,我就要革命到底。”这种毅力与决心,实在是让人敬佩。

在之后在湘西便水地区的又一次阻击战中,张铚秀右腿再次中弹。但他并没有因此就退缩,而是简单包扎之后便立马投入到战斗中。而这也让他落下了病根,张铚秀的腿伤在后来的日子里经常发作,疼痛难忍。

尽管历经数次生死考验,大大小小的战斗不计其数,但张铚秀始终没有想过要放弃,在危难关头,他临危不惧、指挥有方,凭借着坚定的革命信念,走完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军旅生涯圆满落幕:俯仰之间,无愧于心

1975 年 8 月,张铚秀调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参与到保卫祖国西南边疆的战斗中。1979年2月,面对越南军队对我国边境的多次挑衅,中央忍无可忍,下达命令,要求对越进行坚决反击。而当时,由于原司令员杨得志因病缺席,张铚秀只能临危受命,接下对越作战的重任。但整个过程张铚秀表现得从容不迫,他冷静分析越军的作战特点、并结合山岳丛林部队的作战特点,制定了一系列严谨的对越作战方案。

该方案得到了杨得志司令员的批准,整个西线部队在张铚秀的带领下势不可挡,沉重打击了越军的嚣张气焰,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交代对越反击战任务。而表现突出的张铚秀也自然而然得到了提拔,于1980年正式担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此时的他,已经是65岁的高龄。

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年龄不会掣肘张铚秀前进的步伐,保卫祖国的心火始终在燃烧。任职总司令员后,张铚秀依旧活跃在一线,1984年4月他指挥收付老山、者阴山作战,这彻底粉碎了越军夺回两山的企图。同年6月,张铚秀与其他领导一起组织本区合外区部队进行轮战,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胜利。

1985年,我国做出了百万大裁军的重大决定,将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进行合并。作为昆明军区的总司令员,张铚秀在这个岗位上10年兢兢业业、未曾有过丝毫懈怠,尽管怀有浓浓的不舍,张铚秀却也理解这一决策,相比起昆明军区,成都军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显然更好,还能够兼顾云南与西藏方向。

此时,已经年逾古稀的张铚秀眼神仍清澈明亮,他向众人表示:“作为一名军人,我一切行动都听从指挥;作为一名党员,我坚决服从党的一切安排,同时也会站好最后一班岗。”台上的老人虽满头华发,身形却挺拔如松柏,洪亮的声音中满是坚定,昆明军区上下所有人,无不眼含热泪,向这位七旬老人投来敬佩的目光。

最后一次代表昆明军区党委在师以上干部大会上作报告时,张铚秀恳切提出了“三不”的要求,即“不伸手、不干扰、不麻烦”,这一发言,深深打动了在场所有将士们的心。

在昆明军区任职军区司令员的这10年,可以说是张铚秀人生中最光辉的10年。他不仅3次对越作战立功,还为云南省的经济建设、部队和边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高度重视部队军魂意识,时常教育一切要听从党的领导,时刻贯彻党的路线、方阵、政策。他还倡导军事训练改革,总结分析作战经验,先后多次举办演习与战役集训,这大大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涌现出一大批骨干人才。

除了带领部队打胜仗,张铚秀还非常重视民族团结的工作,他经常说:“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而云南就占了25个之多,如果我们想把云南省4200公里的边防线建设起来,那就必须得到各民族人民的信任支持。”在张铚秀的率领下,边防部队所有干部战士都把边疆当成自己的家,一颗心扑在为边疆各族人民的生产和发展上,不怕苦不怕累,在他们的努力下,边防地区的人民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退而不休的健康老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晚年的张铚秀神清气爽、声音洪亮,是公认的“全国和全军健康老人”。张铚秀从昆明军区总司令的位置退下来后,一颗心总是闲不下来。他始终心怀党和国家、心系人民军队,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张铚秀的身影。

他先后两次担任中顾委委员,期间向中央提交了各种建设性书面建议10余件,受到中央的重视和地方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张铚秀还非常关心边防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建设,经常奔走各地,与当地领导和人民群众一起调研。为了给广大曾在云贵地区战斗过的指战员一个精神寄托,张铚秀还亲力亲为,领导编纂了《战斗在云贵高原的光荣历程》一书。张铚秀还责成党史办编辑出版红军征战黔滇史料丛书,还督促修订了“红四兵团战史”和 “红五兵团战史”。

身边人也经常劝张铚秀:“您年纪大了,不用再那么拼,这些事交给年轻人去操心就好了。”但张铚秀却并不认同这番话,他常常说:“职务可以退休,但共产党员永远不能退休!”简单的一句话,却振聋发聩,这是一名老党员、老战士对党的理想信念的真诚表达。

2009年8月,张铚秀老将军因病救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回顾这一生,张铚秀13 岁参加革命起,历经了农民暴动、中央苏区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保卫祖国西南边疆的斗争,这位为党和国家无私奉献70余载的传奇人物,终于安详在祖国大地上长眠,向我们挥手告别。

岁月无情,却会对赤诚之人格外眷顾,一盏灯熄灭了,这和平盛世下还会有千万盏灯因他而光明。盛放的花海、丰收的果实,无不是来自于先辈们辛勤的耕耘。虽然张铚秀老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任凭时间洪流滚滚,信仰之火不会停止跃动。张铚秀的光辉事迹将载入史册,他的革命风范也将永远镌刻在我们每代人的记忆里、再传递给下一代人。

参考文献:《精神永驻 风范长存——纪念张铚秀同志诞辰100周年》 中共云南省党史研究室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6858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