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瓜小神探
编辑|娱瓜小神探
干涸的水资源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印度的干旱问题持续加剧,每年有超过1.9万个村庄缺水挨饿。
有些偏远村落,常年缺水已成家常便饭。
就连2019年的大旱灾,也让超过6亿印度人陷入用水危机。为了活下去,村民们不得不想出一个"新方法"——
"如果妻子太少,一家只能靠一两个妻子拖水,工作量太大很难应付。那为啥不多娶几个老婆,专门拖水呢?"
就这样,"水妻"这个极度物化女性的称呼,应运而生。
如何当一名水妻?
这里先声明,一夫多妻制在现代印度是非法的。但由于水资源匮乏太过严重,政府对这种违法行为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般来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水妻",光凭一个女人可远远不够。
正室负责家务,其它三四个"水妻"则专门负责打水。她们一天要往返数次,从离家超过10公里远的水源取水回来。
"最辛苦的就是中午,艳阳高照之下,连铝水罐都被晒得火辣辣。可是谁也别想歇息,水妻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跋涉。"
这还不算完,干旱季如果一直持续8个月不停,那就意味着水妻们的"打工"季也会跟着延长8个月。
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选择
我们可以想象,成为"水妻"绝非什么荣誉之事。她们只是家里的一个"活水龙头",备受冷落和歧视。
那为什么还是有人甘愿做这种勤杂工呢?
主要原因集中在印度落后且严苛的社会习俗上:
印度女性要交付重金嫁妆,否则难以出阁。而寡妇嫁人无望,只有沦为水妻供人使唤。
寡妇地位极低,不但不能参加婚丧嫁娶,就连用餐饮食都会受歧视。
在一些保守地区,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必须跟着火化。这种陋习曾流传了几千年。
所以,相比完全无家可归,有人情愿选择当"水妻"度日。
水妻现状折射社会弊端
扪心自问,我们很难想象女性要忍受如此羞辱和艰难,只为谋求一条活路。
"水妻"的出现固然与干旱气候有关,但更多反映了印度社会对女性权益的漠视和宗教文化的顽疾。
就如网友"蓬蓬上校"所言:
"水妻们有多少人是被逼无奈才做出这种牺牲的?祈祷我们早日远离不合理残酷的旧俗,赋予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和尊严。"
我倒觉得,这不只是印度一国的问题。
世界上至今仍有60多个国家,保留着对女性极为不公的立法和陈规陋习。
平权的道路艰难曲折,但我们始终要坚持前行,让女性权益不再受到任何冒犯和伤害。
正如网友"牛比较牛"所说:
"我家乡的风俗也许没有殉葬和重压嫁妆那么荒诞,但加害女性的事还是常有发生。比如遇到家暴往往很难主动离婚,比如很多家庭还是'重男轻女'。社会潜意识里对女性就是硬核歧视啊。"
因此,"水妻"现象绝不单纯是一个地理环境所导致,更多反映了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些未被扫除的顽疾。让我们共勉,努力在新的时代为女性争取应有的权益和尊严。
网友们独特视角
"就这也是个奇葩事,水资源贵重也就罢了,居然可以用人当水龙头。看来印度男人比较粗鲁嘛。"——鲜橙多多
"要是在欧洲发生这事的话,绝对会引发国际社会的大规模声讨。没想到亚洲地区,竟然藏着这种黑暗角落。"——沙漠蝴蝶
"虽然这种现象挺反人道的,但也应该尊重别国的风俗习惯吧。不过我们得为女性平权继续努力,用爱化解仇恨才是出路。"——Yoyo小姐姐
现实反思:女性权益路在何方?
事实上,即便来到2024年,全球范围内对女性的歧视和不平等现象依旧存在。
根据联合国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地球上仍有63个国家保留着不利于女性的法律法规。
比如在几内亚等15个国家,女性无权独自给子女办理护照;在28个国家,法律规定女性无权与已婚男性一样自由迁徙。更有33个国家禁止女性从事某些工作。
"女性权益之路,还有太长的路要走。除了法律上的不平等,在现实生活里,针对女性的伤害和侮辱时有发生,形式也是五花八门。" ——大V评论员张大大说道。
张大大进一步解释说,印度"水妻"的现象虽然极端,但折射出的是女性权益被忽视的一种导火索。就像5月8日在北京海淀区发生的一起家暴案件,丈夫竟然在妻子未怀孕时就对她恶语相向、殴打、监视。
如此严重的家庭暴力事件,折射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女性缺乏基本尊重的病态心理。
当然,女性权益之路的阻力不仅来自男性,女性内部的一些陋习也是一大绊脚石。比如过分追捧"贤良淑德"等封建理念,对打工女性百般诽谤等等。
"现代社会是一面相互映射的镜子,女性如何被看待和对待,往往就是如何看待和对待自己。只有男女平等对待,互相理解和关爱,女性权益之路才能不断向前。" ——张大大最后总结道。
无疑,要实现男女平等,每个人都需要反思自己对"女性"两个字的看法。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一个公平、理性和包容的社会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每个人的权利都受到平等对待,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应有的尊重。
这不仅是女性的追求,也是整个人类文明进程所期望达成的崇高理想。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为女性权益这条漫长的路而共同努力奋斗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6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