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正在从中国企业的“可选项”变成“必选项”,为探究企业出海的趋势、困惑、体系和路径,食业头条特推出“出海专辑”,以提供详尽的市场分析、实用的营销策略以及成功的案例分享,并将于6月20日举办“寻找出海新答案——2024中国食品企业家出海大会”。
本文结合国内国外市场形势,总结了中国食品企业2024年出海的“六大理由”。
01
国外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西方发达国家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欧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比如美国政府实施了包括现金补贴、带薪病假、失业保险等在内的五轮财政刺激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2023年,美国社零同比增长3.2%,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0.8%,增速均快于GDP(2.5%),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同时,消费趋势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健康化、低碳化与多元化的特征,并且在饮料、酒类、休闲零食与方便食品赛道中均得到了体现,蔬果干、坚果、养生茶包在内的健康食品广受欢迎,为国内食品饮料企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从东南亚等欠发达国家来看,食品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人口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截至2023年东南亚(不包括印度)人口约为6.9亿,接近中国人口的一半,并且30岁以下人口占比超过50%,人口结构年轻化特征明显。
并且,东南亚经济以年均超过5%的增速稳定发展,机构预测到2030年东南亚将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在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双高的背景下,东南亚食品消费市场已经进入蓬勃发展阶段,速食食品、甜食、高热量产品等需求高涨,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新思路。
02
地缘政治冲突制约海运业务
俄乌冲突导致黑海粮道受阻,资料显示,在俄罗斯宣布退出黑海运粮协议的几分钟后,全球粮食价格出现短暂飙升。据报道,芝加哥商品交易所8月小麦期货价格一度上涨了4.24%。
与此同时,巴以冲突外溢导致红海危机冲击海运市场。4月底以来欧洲、美洲航线的运价涨幅普遍在两位数,部分航线运价暴涨近50%,“一箱难求”局面再次出现。
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传统出口模式下的能源、原辅料进口成本和产成品的出口成本明显增加。产能本地化、经营本土化、供应链安全化的出海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海外市场需求。
03
汇率变动、关税调整增加不确定性
4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达到了7.1048,人民币汇率的走强,让出口产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会相对提高,这可能影响到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多次调整关税政策,今年5月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拜登政府拟根据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大幅提高对中国180亿美元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调整也成为影响食品企业海外市场价格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中国食品企业来说,进入海外市场尤其是完成本土化运作,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能够规避汇率波动和关税壁垒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率,对于提升企业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也有重要意义。
04
短期国内市场产能过剩
从供给侧来看,食品产业结构性改革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产业格局总体上仍偏小、弱、散。其中同质化产能过剩明显。从大食品行业上市企业来看,2023年茅台、双汇、中粮糖业、汾酒、古井贡酒、绝味食品、洽洽食品、养元饮品等企业的存货规模均出现了明显增加,其中,洽洽食品、绝味食品的存货规模增速更是超过60%。
不同品牌的食品,乃至不同细分品类之间的产品的可替代性较强,在国内食品行业竞争越来越充分的背景下,企业的竞争策略以价格竞争为主,但是在企业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以及生产设备折旧等费用不减甚至增加的情况下,通过低价获取市场份额的同时,极大地挤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跳出竞争“红海”去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转移产能将有助于丰富食品企业竞争策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05
中国食品企业具备世界级的竞争规模
从国内头部企业来看,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食品行业已经涌现出了一批百亿级甚至是千亿级食品企业,仅从上市企业来看,2023年贵州茅台、伊利营收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蒙牛、五粮液、康师傅等数十家上市企业营收超过100亿元,我国已经有一大批食品企业具备了拓展海外市场的能力。
从行业整体实力来看,中国食品企业具备最有竞争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技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与食品工业深度融合,在新思维和新技术的推动下,中小企业具备了跨国协同、实时通讯、资源共享与实时协作等以往头部企业才具备的能力,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货品交付能力。
06
中国食品企业拥有人才和模式优势
从管理人员来看,过去十多年的强内卷年代,造就了高层管理人员务实、高效、创新的优秀品质;
从技术人才来看,近20年来,我国培养超过6000多万名工程师,超过欧洲适龄工程师总和,我国每年理工科毕业生数量超过300万,是美国的5倍,人口红利已升级为工程师红利,人才储备资源丰富;
从企业传承来看,包括娃哈哈、农夫山泉、新希望等在内的很多食品企业的二代接班人具有欧美国家的留学背景,对国际市场比较熟悉,可以快速启动、适应和融入。
此外,在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逐渐形成并完善的商业模式,往往有强大的“抗击打能力”,特别是对海外欠发达地区有断档式的优势,可以形成降维打击,有助于快速获取当地市场份额。
整体来看,无论是中国食品企业拒绝“内卷”,跳出市场竞争红海探索长期的稳健发展路径,还是介入国际分工,嵌入全球供应链,出海探索国际市场都是当前我国食品企业的必要选择。
— END —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65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