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大家好奇的脑洞知识,整理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供一直奔波在学习路上的友友们参考借鉴
关于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真是假的讨论最近吵的沸沸扬扬,有不少网友将航天专家在直播时提到“阿波罗盆地”时不太连贯的表达解读为“阿波罗登月就是一场惊天骗局”。
“科学辟谣”5月14日开发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太空文化传播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王俊君文章称,5月3日嫦娥6号月球探测器发射成功,本次发射的嫦娥6号探测器,将执行人类首次月背取样返回任务,随后央视总台对此次发射进行了专题直播报道,邀请了众多相关专家为公众进行科普解读和任务介绍。
当主持人采访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裴照宇时,在本次任务落点这个问题上,裴照宇的回答是“没有找到那个……阿波罗盆地的那个……” 。
主持人立马意识到裴照宇没有组织好语言,为了能达到更好的直播效果,马上提出一个新话题聊了起来。也就是这个不太利索的回答,出大事了!
一些媒体立马把裴照宇所提到的“没找到”和“阿波罗”这两个词,渲染成了“流量密码”,并且将这段话单独截出来,并配以《关于南极艾特肯盆地,裴总这样说:没找到那个……》。
这些内容让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并做成短视频进行大肆传播,无数人对美国阿波罗登月事件是否造假产生了质疑。
而实际上,经常去月球的朋友们都知道,“艾特肯盆地”位于月球南极,它是太阳系内最大的撞击坑之一,面积正好,跨越了月球的正反两面,在这个大的盆地里还遍布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不一的小盆地,而视频中备受争议的“阿波罗盆地”就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它位于月球的背面。
因此,人们所理解的“阿波罗盆地”和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根本就是两回事,阿波罗盆地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阿波罗登月任务而命名的,并非任何一次阿波罗登月任务的落地。
即使早在2018年,科普中国网就已经开通过一篇关于人们对阿波罗登月真实性的质疑,而“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也早早就进行了反驳,但至今这质疑声不断。
人们对阿波罗登月真实性的质疑无非以下几点:
一、月地通讯无延迟
其实想一想,隔着38万km,怎么可能没延迟?
我们在某音上看到的都是加工过的视频,大家可以去找一找美国cbc登月直播5小时的原始视频,就会发现在视频中尼克松通话结束在3小时38分32秒,而宇航员回话在3小时38分39秒,延迟了6~7秒。
二、直播画面超清晰
有人认为几十年前的画面怎么可能那么清晰,而实际上阿波罗17月球车上的摄像机大有改进已经能拍出伪彩色影片并直播,说明的人类最后一次离开月球的影片就是月球车拍的,而月球车目前还孤零零的留在月球表面,期待人类再次来访。
三、糖霜现象
有人认为我国的月壤有糖霜,而阿波罗曾带回来的月壤没有糖霜,之前也有资料显示嫦娥5号采样前后,月面状态的变化与美国载人登月的探测结果有很多相似之处。
换言之,你从北京取的土和从天津取的土能一样吗?
四、阿波罗资料全部丢失
其实阿波罗的资料并没有全部丢失,并且用微缩胶卷和数字化等各种手段进行了保存,甚至还有大部分的文件已经公开在阿波罗登月专题网站上了。
五、国旗在晃动
欧阳自远院士曾提到过国旗晃动是惯性造成的,当宇航员把国旗插上月球表面时,由于自身重心不稳,带动旗帜晃动,而月球上不像地球一样有空气阻力,所以晃动会持续很长时间。
除此之外,人们还有各种各样质疑的问题,但是真相只有一条,那就是首次登月的的确是美国阿波罗,所有的质疑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在流量和营销号的裹挟下,造假的成本往往比造真还要难。
咱们也应该理性爱国!
▲我是姗姗,目标40岁退休的江南女子。关注我,就是在增长自己的知识点,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愿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遇见纯粹的你,坚持梦想的你,持续充电的你,共观这大千世界里的无限美景!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64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