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再来看第二个问题:既然是并购驱动,为什么估值没有溢价?
之前我们研究过爱尔眼科、美年健康,由于并购驱动,市盈率动辄80倍之巨,比一般医药公司估值区间抬升了一倍还不止,而本案却相反,怎么回事?
1)医药分销赛道,整体估值水平是医药领域最低的。
从赛道来看,医药流通的行业平均PE约为15X-25X,而医药工业的行业平均PE约为20X-40X之间,医疗器械的行业平均PE约为25X-60X之间。
只是,由于华东医药的净利润80%都是制药贡献的,其更像是一家医药公司而非医药流通公司,因为估值整体高于医药流通,而落在了医药工业的平均估值区间内
2)虽然有并购,但是并购对业绩提升、增速推动的作用,没有凸显
从并购标的的质量来看,上海医药的并购标的一般为各省市当地的医药流通公司、小型制药公司等,标的整体质量不高
虽然2017年底并购了康德乐马来西亚,但是其估值较高,同时,康德乐以调拨业务为主,医院纯销较少
而两票制后,调拨业务可能会被慢慢淡化,因此,市场上并不对这一并购看好。
另外,可能也与医药流通领域的龙头在A股并不稀缺,可选择性较大,比如华润、国药、华东、中国医药等
同时,医药分销的业务,各家差异化也不大。
反观国药股份,因为在麻醉药领域的绝对垄断地位和话语权,其估值区间较同行高,约为20X-30X。
所以,如果未来估值要想抬升,只并购分销业务是不行的。
关键还是看能否通过并购,或者自研,在“大单品”上有所突破
好,研究到这里,基本面的逻辑已经基本解决,但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再分析一下
医药流通公司,和医药制造公司,从财务报表结构上,到底有什么不同?流通公司ROE、ROIC、净利润普遍很低,那么,都低在了哪里?
对于流通公司和制药公司财务差别,我们从本案VS恒瑞医药,来感受一下:
上海医药的2015年-2017年ROE分别为9.96%、10.39%、10.72%,而制药龙头恒瑞医药2015年-2017年的ROE分别为24.31%、23.2%、23.18%,几乎是上海医药的2倍。
那么,两者都是各自领域的龙头,为什么ROE相差这么大,它们究竟差在了哪里?我们分别来看
先来看总资产周转率——上海医药,2015年-2017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52次、1.54次、1.48次;恒瑞医药,2015年-2017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91次、0.86次、0.85次
通过对比,上海医药的总资产周转率其实明显高于恒瑞医药
预知后续,且听下回分解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63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