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周家夷
前言
为庆祝中国红十字会建会120周年,5月15日下午,南京市红十字会与四川省红十字会联合举办的《你好,志愿者》宣讲会在成都举行。8名志愿者分别讲述了自己的真实故事,现场掌声雷动、此起彼伏,精彩的讲述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名观众。
即日起,封面新闻联合四川省红十字会推出《你好,志愿者》系列讲述,通过视频和图文的形式分享8位志愿者的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志愿者马奎。
马奎,南京市栖霞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负责区红会日常工作。他是在卫生系统工作28年后来到红十会工作的,虽然在大众眼中卫生系统和红会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角色转换却并不简单。在红会工作中他被各种红十字公益项目中的志愿者感动后,思考着如何让红会工作被全社会接纳。
马奎自述
我是马奎,来自南京市栖霞区红十字会。
我是2020年3月到红会岗位的,之前一直在卫生系统工作了28年。从卫生到红会,渐渐地,我就有了不一样的体会,更感受到了红十字工作的不可或缺。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两个岗位不同的话:我认为我的工作目标正由“治愈”向“创造更多地被治愈的机会”在转变,而这个转变正是依靠广大红十字志愿者的力量,有了他们的共识,我们的工作才能变得更好。这也是我对红会工作前期的思考。
其实红会的主责主业非常明确,那就是“三救和三献”,我认为其中人道募捐工作还是很难的。如果我现在拿着募捐箱走到大家面前,大家可能都会思考:能不能信任我,捐多少钱合适?每到58和99,我就感觉压力很大,因为募捐实在不易。
记得辖区有个患特殊疾病的孩子,为了帮助他筹款,我们联系了一家驻区的企业,经过多次对接沟通,最终顺利实现了捐助,在感激欣喜之余我意识到,社会各界对红会工作的了解知之甚少,做好宣传工作任重而道远,当然也有令我十分感动的主动捐款事迹。
我们曾接待过三位衣着朴素的老太太,他们主动上门开口就捐1万元,且不愿意透露个人信息,只说他们是普通的企业退休职工,于是我们就称呼她们为“爱心奶奶团”。时隔一年后,她们又提出再捐2万元,我们安排上门服务,在向老人们报告善款使用情况时,1名老人听到5.8人道公益项目介绍时,当场又捐2000元,我们很受感动,想委婉地拒绝都不行。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85岁志愿者张志强老人,他从2015年开始每年58都要到红会来捐款1200元,十年之约,雷打不动。
说起张老的事迹要追溯到1986年,那年张老瞒着家人献血200毫升,成为南京市最早无偿献血志愿者之一,至1998年张老60岁达到献血的年龄上限,12年先后25次无偿献血8400毫升,两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金杯奖”,现在他还是栖霞区“捐献遗体和器官的1名志愿者”。
动员捐献造血干细胞在我们栖霞区开展的也很好,目前已经有25名志愿者成功实现捐献,大家都清楚,这意味着25条鲜活的生命被挽救。我的这些讲述肯定无法还原当时现场的感动。我只是想,如何才能让他们的爱心善举被更多人感知,因而对于红会的工作,我不能坐等,我想主动作为,正在思量之时,市红会把宣传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进行大力推进,当时我的笔记本上记的是:“好的宣传工作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成效,红会要主动出击。”
从2023年开始,南京红会组织策划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深刻的宣传推广活动,每个活动都是广泛预热、主题登场、后序跟进,每个活动都有令人振奋、耳目一亮的海报、宣传片,作为区县红会,我的工作就是全力以赴、用心用力把这些宣传资源充分得到展现,从而让沐手敬书、书行善举、生命引擎、髓心同行等南京红会原创主题活动更好地深入人心、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能够更好地得到传递。
到红会4年来,我深切体会到志愿者的平凡和不凡。我希望聚光灯能够显现他们的光芒,我知道在座的所有人都是生命的志愿者,也都会是红十字的志愿者。
最后我想说,站在这里我是鼓足勇气的,我相信,终有一天,你们也会站在各自不同的红十字精神宣讲的舞台,那时就是我们完全的心意互通,那时就是中国红十字的善意激荡。
谢谢你们!我们的志愿者们。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6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