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0日讯“要有规律地去剪,镂空才有效果”“你现在这个创意很丰富了”……走进位于龙沙区湖滨街道滨湖社区的剪纸创作基地,居民们在“崔氏剪纸”传承人戚玉恒的指导下认真探索剪纸艺术。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崔氏剪纸”脉承五代,四辈传人,作品采撷民间及传统艺术精华,屡获国家、省、市大奖。传承人戚玉恒经常在社区向剪纸爱好者传授技能,这其中有几岁的孩子,也有80多岁的老人,他们跨越年龄的界限,共同传承这一古老艺术。戚玉恒说,“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我会认真教授学员,多组织参加各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剪纸艺术,继承和发扬好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文化基因,折射着民族精神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我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非遗资源种类繁多。近年来,我市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传承体系逐渐完善,目前,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191项,其中国家级非遗名录6项、省级名录57项、市级名录128项;我市现有国家级传承人3名、省级传承人50名、市级传承人142名。“我市在保护传承传播好非遗项目基础上,积极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社会、当代生活,让非遗最大程度体现出它的当代价值。”市群众艺术馆非遗中心主任马菲表示,在传承传播中,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景区”等展示宣传活动,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传承力。
走进市第二幼儿园,中三班的小朋友正在聆听老师对扎染操作的讲解,小家伙们面对着眼前的各种工具跃跃欲试。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手中的各式布料逐渐呈现出了五彩斑斓的色彩,传递着独属于他们的创意和设计。市第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苑雪娜说,“我们将扎染、皮影戏等非遗手工技艺引入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更能激发他们对非遗制作的兴趣,通过认识非遗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让传统非遗技艺在新一代得以传承和发扬。”
为了让灿若繁星的非遗薪火相传,我市不断探索老手艺与新方式的有益结合,利用互联网优势,通过“老+青”组合模式,助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积极推荐我市30名青年传承人参加省级电商培训班,针对店铺打造、运营、销售、维护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成功开设电商店铺14家。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文化馆非遗传承班、非遗传承基地开辟网络教学新途径,由非遗传承老师线上授课,真正实现了非遗传承不停步、不间断,让非遗更便捷地走入人们的生活。
四弦琴造型的村口大门、广场上英雄莫日根的雕像、街道上鱼叉状的路灯……走进梅区哈拉新村,浓郁的达斡尔民族风情扑面而来。在村里有一条热闹的楚勒罕大街,每逢节庆活动,不足百米的小路两旁摆满了达斡尔族传统服饰、特色美食、民族手工艺品等各式各样的产品,游客可在其中沉浸式体验达斡尔风情,感受达斡尔族非遗文化。
旅游为非遗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激发了非遗的生机和活力。我市加强非遗资源的内涵阐释、价值利用,培育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旅游精品线路,“龙江湿地鹤乡多彩非遗之旅”入选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线路。
举办“滚冰节”“抹黑节”“瑟宾节”等大型非遗传统民俗节日,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东北节庆的快乐。组织乌钦、满族花棍舞等项目代表我省参加全国非遗曲艺周、全国秧歌展演等国家级活动,充分展现我市非遗文化的独特风采。
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既是使命任务,又是重要发展机遇。我市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非遗工坊建设,支持非遗工坊产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目前,全市共建设非遗工坊9家,培训贫困家庭人员和残疾人3000人次,帮助一些特困人员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带动1000多名残疾人、贫困人员通过制作非遗产品增加收入,实现传承非遗和促进就业增收“双赢”。
守护文化根脉,照亮未来之路。我市将持续拓展非遗保护载体,完善非遗保护体系,创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强”起来,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56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