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经说过搞单干,包产到户,不到一年农村就会阶级分化,就会有人讨小老婆,抽大烟。
新中国建立后,全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土改工作,每家每户都分到了土地,这使得好多农民种地的积极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粮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收,但因为本身每个家庭的的原本条件就不一样,贫富差距又开始慢慢变大。
那这样是不是又会陷入历史周律的圈中,跳不出去,而且这么发展下去,农村的农民还是不能保证共同富裕,那么最后我们还是会失去百姓的信任。
为了解决这个历史难题,让所有的人都能吃饱饭,从开始的农村互助,在到农村合作社,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吃饭,最大限度的让土地不浪费,大家吃的都一样。
但这个过程中又有新的问题出现,因为跨步太大,忽略一些东西,人的觉悟高低不一样,造成了浪费,使得经济上有了一定的影响,有的地方就吃不饱饭了,开始闹意见,后来我国又进入了三年的自然灾害,这导致很多地方粮食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国家陷入了困难时期,有的农民只能靠吃野菜,树皮果腹,饿死的也大有人在,这就导致更多的人退出了公社。
为了度过这个难关,毛主席和周总理不仅从自身做起,带领干部对每月的粮食减量,还有就是思考对策,当时安徽的主政人曾希圣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建议书,希望实行包产到户,毛主席也是希望找到更多解决农村吃饭问题的办法的,就让曾希圣先搞起来,但要小部分,但看到结果,安徽的小范围很快就变成了大范围,而安徽在一段时间内,确实出现了一些效果,干活不积极的人少了,粮食也随之增收,,除了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还有余粮上交国家。
然而毛主席却像曾希圣提出,既然问题得到了改善,是不是该改回来了,为何包产到户有好处,毛主席又为何会如此反对呢?
想要包产到户的人,有邓子恢、陈云等人,他们是希望解决当前的困境,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最大程度的提高粮食产量,让百姓吃上饭。
包产到户其实在1956年就有人提起了,当时很多人反对,认为这是倒退,搞到最后是不是就姓资了,后来国家更加困难了,而包产到户也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一些人就改变想法。
而毛主席又是那个少部分坚持的人,而从历史中可以看出,在很多历史重大时刻,毛主席的都是少数的那一个,但历史也证明了他的正确性
包产到户几千年来一直在搞,但没有搞好,而且只是在前段时间好,过了几年,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两极分化严重,那么百姓的思想就会发生动荡,是不是又进入让历史重演。
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为了实现社会主义,不让土地出现了浪费、集中化,甚至出现历史倒退,毛主席才对于包产到户非常谨慎的。毛主席看问题一直非常目光长远,这是很多人所不能达到了,而很多人只看到了当前问题的解决,不过都是为了国家、百姓更好的生活,只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问题高度也不同。
那么包产到户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只能交给历史来证明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55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