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就在解放军厉兵秣马,准备渡海解放台湾的时候,毛主席突然给张治中发去电报,让他立即进京,有要事面谈。
什么事呢?毛主席让张治中给蒋介石写一封信,劝蒋介石能秉承民族大义,率部回归,不致再动干戈,让生灵涂炭。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让张治中写这封信呢?
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张治中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一方面,他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还当过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可谓心腹中的心腹。
另一方面,张治中又对共产党非常友好,在重庆谈判时,就是他亲自去延安接的毛主席,到重庆后,还让毛主席住在自己的桂园里,全力保护毛主席。
因此,张治中在国共双方都有着很高的威望,让他来写这封信,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那么,蒋介石看到这封信后是什么反应呢?
据蒋介石的“总统府”机要室主任周宏涛回忆,张治中的这封信是在7月19日收到的,收信人是参谋总长周至柔,周至柔又交给了何应钦,何应钦当天就去送给了蒋介石。
不过,此时的蒋介石并没有什么反应,直到7月27日,蒋介石才召集大家开会,让何应钦把这封信的内容告诉大家。
在这封信中,张治中首先回顾了国共之间几十年的争斗,认为国民党的失败是必然的,然后,又说明了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如果再起战争,国民党根本没有胜算,最后,张治中对蒋介石保证说,如果愿意和谈,自己可以亲自出面。
而且,张治中还特地说明,这封信的内容是经过了毛主席本人同意了的。
何应钦介绍完后,在座的人反应都非常强烈,像陈诚、张群等人,都认为这是共军在攻台之前的政治攻势,要做好迎战的准备。
周宏涛分析说:“我可以想象得到,蒋公为何不愿私下接信,而在公开场合要何应钦报告,这是因为他要扛起复国重任,不愿被怀疑曾向中共接头过,乃至曾有任何投降的考虑。”
其实,只要熟悉蒋介石的人都知道,张治中给他写这封信,是根本不会有效果的。
在之前,国共之间不是没有过和谈,就在一年前,1949年4月,张治中还作为国民政府首席代表,与共产党进行谈判,但是,双方的条件根本无法谈拢。
在蒋介石心里,至少要保住东南半壁江山,与共产党“划江而治”,绝不能委曲求全,签“城下之盟”。
而在毛主席心里,却是坚决不同意“划江而治”的,因为纵观中国历史,“划江而治”就意味着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与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背道而驰,是绝不能同意的。
因此,张治中夹在中间也无能为力,只好把双方暂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发给了蒋介石,结果,蒋介石看后勃然大怒,大骂张治中:“文白无能,丧权辱国!”
所以,蒋介石对“和谈”是不抱希望的,1949年如此,1950年也不会改变。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让蒋介石不会接受和谈,就是朝鲜战争的爆发。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本来,这只是朝鲜半岛内部的战争,但是随着美国的介入,联合国同意了组织“联合国军”参战,让这场战争的规模迅速扩大,也让蒋介石看到了希望。
什么希望呢?
蒋介石深知,以国民党目前的实力,是远远不足以“反攻大陆”的,必须要借助美国人的力量,而美国人好像对这件事并不热衷,让蒋介石很失望,但是,现在联合国军出兵朝鲜,又让蒋介石看到了希望,因为只有“天下大乱”,他才有机会浑水摸鱼,实现他“反攻大陆”的梦想。
因此,就在蒋介石踌躇满志的时候,突然收到了张治中的那封信,可想而知老蒋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所以,张治中的这封劝降信,只能以失败告终。
不过,张治中对和平的渴望一直都没有放弃,后来又多次给台湾的老同事们写信,希望他们能弃暗投明,幡然来归,比如在1958年,张治中就在一封信中写道:“鸟倦且知还,人情谁不思乡?每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翘首北望,宁不神伤!你们回来吧!家人亲友在盼望你们,祖国人民在召唤你们!”
可惜,在蒋介石的一意孤行之下,张治中的一片苦心还是落了空。
1969年4月6日,张治中带着巨大的遗憾离世,享年79岁。
张治中的机要秘书余湛邦评价说:“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人物。他的主要矛盾在于:一方面和中共有长期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与蒋介石血肉难分;既一贯主张联俄联共,又同时为国民党右派政治路线出力;政治上既有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实践,又无法摆脱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桎梏。”
(参考资料:《张治中传》《蒋介石在台湾》《炎黄春秋》)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5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