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巴尔: 最大的英雄, 在社会的垃圾堆上, 没有掉进混乱与惊慌

阅读上官文露2024-05-18 09:30:00  141

如果只能选择一位捷克作家的话,你会选择谁呢?是半生流亡法国,写出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米兰·昆德拉,还是家喻户晓的《好兵帅克》的作者哈谢克呢?我想我会选择的却并不是他们,而是一位或许你没有听说过的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

相比起在中国一度广为流行的米兰·昆德拉,赫拉巴尔的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都显得有些陌生。但米兰·昆德拉认为,“如果有人要为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结束后的时代命名,他必得称之为赫拉巴尔时代。”在众多的捷克读者眼中,赫拉巴尔也是最能够代表捷克的作家。二十世纪的捷克政局动荡,但赫拉巴尔从未离开过祖国,始终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呼吸着相同的空气,因此其笔下的人物也显得格外真实生动,仿佛不是仅仅存在于纸页上,而是真实地生活在你的身边。

/ Part 01

赫拉巴尔出生于1914年,父亲当时还是奥匈帝国的士兵,与当地姑娘相爱生子之后便随军离去了。幼时的赫拉巴尔跟随母亲和外婆一起生活,后来同经营啤酒厂的养父一起管理厂里的事务。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赫拉巴尔频繁出入于啤酒馆,观察着前来喝啤酒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将他们写进了自己的作品中。赫拉巴尔对学习并不感兴趣,父亲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反而使他生出了几分叛逆之心,常常逃离课堂去亲近大自然,去看夜晚屋顶上的星星,去听河流解冻时冰块的碎裂声。

进入大学之后的赫拉巴尔遵循父母的意愿选择了法律专业,但其实赫拉巴尔并不喜欢法律,反而在偶然间意外发现自己具有别样的文学才能。借助查理大学优渥的学习资源,赫拉巴尔开始接触诗人兰波,哲学家康德、波德莱尔等人的作品,甚至还有中国的哲人老子和《道德经》。大学时期如饥似渴而又快乐自由的阅读为赫拉巴尔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底蕴,在赫拉巴尔的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触摸到众多哲人的影子,甚至能够看到来自不同国度的哲人们聚在一起自在地交谈。

毕业之后的赫拉巴尔虽然取得了法学博士学位,但终生都没有从事过法律相关的工作,而是不停的做着只有底层人才会做的体力活儿。赫拉巴尔做过公证处的助手,做过仓库管理员,做过火车调度员,还做过废纸回收站的打包工。赫拉巴尔的创作都是在工作的闲暇时间完成的,直至49岁才正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底层的珍珠》。赫拉巴尔始终将笔触对准生活中劳动着的“小人物”们,认为只有他们才是在“不惜任何代价地参与生活”,只有在他们的身上才能发现生命的本质和生存的真谛。赫拉巴尔认为在自己的作品中,“最大的英雄是那个每天上班过着平凡、一般生活的普通人;是我在钢铁厂和其他工作地点认识的人;是那些在社会的垃圾堆上而没有掉进混乱与惊慌的人;是意识到失败就是胜利的开始的人。”可能这就是赫拉巴尔被认为更能代表捷克的原因吧,生命的张力总是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才释放的淋漓尽致,尘埃中的光芒总是比璀璨的繁星更为动人。

/ Part 02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是赫拉巴尔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也代表着其在艺术风格上的重大转折。赫拉巴尔早期的作品如《底层的珍珠》等等,在写作风格上更接近意识流,宛如一部充满了蒙太奇式拼接的电影,又像是一块色彩斑斓的多色拼布。但《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呈现出了清晰的时间线,在叙述方式上采用了类似于“说书人”的故事讲述法,通过五个彼此相连的不同时间段的故事,拼出了主人公——小个子的饭店服务员“我”的一生。

“我”在故事的前几章都是没有姓名的,他人眼中的“我”只是一个十几岁的笨拙的饭店学徒,众人的漠视和无处排解的孤独使得“我”始终把出人头地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我”幻想着能像酒店客人一样铺上满地板的钱,也误以为只要有了钱便能够在天堂艳楼买来爱情。后来的“我”当上了饭店领班,工作能力渐渐超过了之前带“我”的师傅,也终于与真正的爱情邂逅了。与“我”坠入爱河的是德国姑娘丽莎,但在当时的战争背景下,这样的爱情无疑是不被允许的。“我”和丽莎被周围的人们无情侮辱,这时人们的眼中只有战争和杀戮,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因为与丽莎相爱,“我”不得不加入了德军的阵营,甚至目睹了当时的“新人类创造计划”,但“我”却并没有因此而觉得自己是祖国的背叛者,甚至还觉得这样的选择是对此前遭受到的侮辱的反击。赫拉巴尔力透纸背地写出了战争中人性的复杂与深刻,在写到“我”被迫进行体检来判断“我”是否有资格与德国姑娘结婚时,关于“我”的心理描写极其富于张力:“我突然在这遥远的地方看到了报上的新闻,就在德国人枪杀捷克人的同一天,我却在让人摆弄我的生殖器,好让自己够格与一个德国女人结婚。……捍卫日耳曼荣誉和血统机关对我娶一个高贵的日耳曼血统女子为妻已提不出任何反对意见,重重的几颗印章使我得到了结婚许可证,而此时此刻捷克的爱国者们在盖上同样印章的情况下被判处了死刑。”

后来,丽莎也写请战书上了前线;再后来,丽莎所在的城市被战争摧毁,“我”连她的头颅都没有找到。此后的“我”隐居在林间的小木屋里,与猫狗羊驹和镜子中的自己为伴。小说并未直接把二战及其以后的政治动乱作为书写对象,却在字里行间传达出了难以言喻的、痛彻心扉的战争创伤。小说以小见大,以小人物“我”的人生经历勾连起捷克二十世纪的国土动荡,奏出了一曲无人知晓的、孤独和鸣的挽歌。小说在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之外加入了抽象化的魔幻现实主义情景书写,使得作品具有了超现实的审美特质与形而上的哲学高度。

/ Part 03

《过于喧嚣的孤独》是赫拉巴尔晚年时期的又一力作,赫拉巴尔认为该书是“一部现今时间写的与不受时间限制的题材交织在一起的作品”,“一个类似久远的过去的与活生生的现在的虚构的博物馆”,并且认为自己“为写这本书而活着,并为写它而推迟了死亡”,足可见这部字数并不多的小说所具有的深厚度。

《过于喧嚣的孤独》以废纸打包工汉嘉为主人公,讲述了其在废纸回收站三十五年间的工作经历。汉嘉的原型是赫拉巴尔在废纸回收站工作时认识的一位老工人,赫拉巴尔在创作时将自我的化身与老工人的原型形象结合在一起,塑造出了一个独特的“巴比代尔”式的人物形象。虽然打包工的工作又脏又累,还时常与苍蝇、老鼠为伴,但汉嘉却并未觉得这样的工作无法忍受,并且能够将过往的工作经历称为“love story”,是因为在废纸堆中常常能够发现一些极有价值的好书,还可以拿回家去慢慢阅读。因此汉嘉的家中堆满了各种文学、哲学、艺术类书籍,甚至连厨房、厕所都堆得快要下不去脚了。在更为先进的工业级打包机出现的时候,汉嘉因为效率低下而被主任开除了,从此汉嘉再也无法接触到此前视若珍宝的书籍和画册,只能每日如同幽灵一般游荡在午夜的街头。

《过于喧嚣的孤独》的叙述时间线较为跳跃,初读虽然可能会有不知所云之感,但很快仿佛整个身心都会被作品所营造出的历史感和空间感攫取住。赫拉巴尔通过作品传达出了在面对人类文明遭受毁灭时的绝望与无力,这与当时捷克战后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政治局势是分不开的。赫拉巴尔痛心于人类社会的自相残杀,但又无法改变目前的历史趋势,因此作品中才会有耶稣与老子并立在一处时的对话。但赫拉巴尔此时已经不再相信基督教义中的平等博爱,因此便更倾向于老子所代表的道家的大道无为和出世主义。这可以说是经历战争创伤之后的心理自愈,但某种程度上或许也是一种消极避世的虚无主义。《过于喧嚣的孤独》中表现出的思想是复杂的,甚至是互斥的,“仁慈的大自然创造了一种恐怖,在这种恐怖中一切安全感都已毁灭,它比痛苦更为强烈,在真理出现的时刻笼罩着你。对此我曾感到大惑不解,直到有一天我忽然心头一亮,觉得自己在变得美好起来,因为在经历了所有这一切——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看到的一切,身体和灵魂所感受的一切——之后,我还有足够的勇气使自己没有疯狂。”正如书名所言,孤独于喧嚣中产生,而最终又通往某种普世性、真理性的情境之中。

相比起米兰·昆德拉、哈谢克等作家,赫拉巴尔笔下的捷克更为真实可感,从中我们仿佛能看到空气中的一粒粒尘土,路边行人脸上的一道道皱纹。如果你想去捷克的话,答应我,一定要先读读他的书。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52982.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