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文人以诗文表达抱负,透过言行可见其风骨。
毛主席,这位跨越文武领域的现代圣人,不仅引领中华民族摆脱百年屈辱,更以深邃的文学造诣和坚定的历史视角,用激昂的文字勾勒出他的风雨人生。
毛主席的才华横溢,既是革命家、政治家、也是军事家,更是诗人、书法家、历史学家。他的多面性堪比古代圣人
而主席对古代“武圣人”关羽也有着深入且不一样的见解。
毛主席问:关羽姓什么?公安厅长:当然姓关,主席:不对,错了
关羽姓什么?
据原浙江省公安厅长王芳所回忆,毛主席的学识和思维之敏捷让人印象深刻。
在他的记忆中,能够频繁地聆听毛主席的教诲是一种难得的荣幸。
毛主席与他交流最多的便是关于读书和学习的话题,而通过这些谈话,王芳深刻感受到了毛主席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战略思维的深度。
有一次,王芳陪同毛主席前往玉皇山游览。
那是一个典型的春日午后,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照在山路上。两人沿着蜿蜒的小径缓缓上行,不时停下来欣赏沿途的风景。
山顶的庙宇中供奉着多位历史与神话中的人物——周武王、姜太公、哪吒、玉皇大帝等,这些都是《封神演义》中的主要角色。
在观看这些塑像时,毛主席忽然问道:“《封神演义》你看过没有?”
王芳回忆起青少年时期曾经翻阅过这部小说,并回答说:“在家读中学时看过。”
毛主席接着询问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你知道殷纣王为什么会被周武王打败吗?”王
芳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纣王宠信姐妃,乱了朝政。”
然而,毛主席却给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他解释说:
“不对。纣王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军事上采取分兵把守、消极防御的办法。而周武王用的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办法。所以纣王败了,周武王胜了。”
毛主席继续深入分析:“看来蒋介石没有看过《封神演义》,要么看了没有真正看懂。蒋介石搞的就是分兵防守的办法,我们用的就是集中优势兵力的办法,所以被我们打败了。”
接着毛主席向王芳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有趣问题:“你看过《三国演义》吗?”
这是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作品,其内容丰富,人物生动,情节曲折,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王芳回忆说:“在济南读书时看过。”这时毛主席的问题转向了一个特定的历史人物——关羽。
“你知道关羽姓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其实隐藏着更深层的历史谜团。
王芳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姓关。”
然而,毛主席的回答却颠覆了常规的历史认知:“不是,关羽原来不姓关,也不叫羽。”
毛主席继续解释,关羽之所以有了这样的名字,源于他早年的一段逃亡经历。
他生性仗义,因在家乡误杀恶霸而被官兵追捕。
为了逃避追捕,他来到了潼关。在那个时代,过关需要登记姓名,签字画押。
为了自己的安全,他巧妙地将“关”作为自己的姓氏,并自称“羽”,意在象征自己如鸟儿般从潼关飞出,脱离危险。
这样,关羽这个名字就此得来,并被后世广为流传。
毛主席进一步补充道:“出生在晋南解州的关公,自小侠肝义胆,讲义气。”
他以此强调关羽的英雄本色和义薄云天的形象,这在《三国演义》中有着极为鲜明的描写。
这个关于关羽的命名故事,毛主席曾与多位同僚分享,包括周谷城等人。
这一版本虽然颇为引人入胜,但却是鲜为人知的一段历史。
后来,王芳为了验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查阅了大量文献和书籍,却始终未能找到确切的来源。
只在一本名为《中国古代历史小说考》的书籍中找到了些许线索。
书中提到,关公原本并非姓关,而是姓冯,名贤。至于为何后来改姓为关,书中未详细说明,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
毛主席的这一解读不仅展示了他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入了解,也反映了他将历史人物的生动故事用于现实教育的能力。
这种对历史细节的关注和解读,使得每一次的讨论都充满了发现和启迪的乐趣。
指关为姓,行走江湖
从毛主席对关羽的研究来看,其深入挖掘和解读这位古代英雄的故事确实令人赞叹。
毛主席关于关羽的“指关为姓”之说,至今虽然未被正史所记载,却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则颇具魅力的传说。
毛主席这一说法至今难以找到确切的文献来源,只能在一些野史和民间传说中窥见一二。
在《清朝野史大观》中也有一点关羽“指关为姓”的蛛丝马迹。
关羽在山西故乡,因一桩女子的婚事而义愤填膺地杀死了当地的县尹。
在逃亡的紧张气氛中,关羽来到了名为潼关的地方。
据说,这里的官兵对他的追捕十分紧迫。
关羽在水边伏下,用掬起的清水洗净脸庞,他的面容在水中映出,颜色竟变得苍白而赤红,几乎不可辨认。当他挺身走向关口时,关主严厉地诘问他的身份。
关羽机敏地随口回答,“指关为姓”,从此,这个名字成了他新的身份,一个历史上的大侠就此诞生。
而在解州的民间传说中,关羽的形象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一天晚上,铁匠关羽结束了漫长的打铁工作,刚回到家中准备休息。
突然,他的耳边传来了隐约的哭泣声。
关羽走出门外,只见一位年轻女子和一位老汉,眼泪汪汪,哭声凄切。
关羽心生怜悯,便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老汉看着关羽那副英武的态度,感觉到他是个可靠之人,于是吐露了实情:
原来,老汉的女儿已经许配给别家,却被一位有权有势的老财主看中,想要强行将她纳为妾室。
这位财主与当地的县令关系匪浅,是其舅爷,因此县令对他们父女二人极尽欺压之能事,逼迫女子改嫁。
这对父女无奈之下,只能在夜色中哭泣自怜。
关羽听罢,义愤填膺,立刻拿出自己的积蓄,将一些银两交给了父女二人,嘱咐他们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待二人安全离开后,关羽毅然决然地提起长剑,闯入县衙,一气之下杀死了那位残暴的县令及其舅爷,随后迅速逃离现场。
长路漫漫,他一路风尘仆仆,最终到达了潼关。
为了逃避官兵的严密盘查,关羽在此处决定改姓“关”,此后,他以“关”姓行走江湖,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公。
独具慧眼,振聋发聩
在1932年的一次交谈中,毛主席与程子华深入探讨了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的性格和历史地位。
毛主席特别指出,关羽的主要弱点在于其过于自负,这种自负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性下场——大意失荆州。
这一评价不仅凸显了关羽人物复杂的内在性格,也反映了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刘备将关羽任命为襄阳太守兼荡寇将军,驻扎在长江北岸的战略位置。此时的关羽,既担负着军事重任,也是刘备赖以稳固后方的关键人物。
公元214年,庞统战死之后,刘备进一步加强了关羽的职责,令其总统荆州事务,同时派遣诸葛亮、张飞和赵云等前往蜀地。
此举使关羽成为荆州地区的实际掌控者,肩负起维护该地区安全与秩序的重大责任。
到了公元219年,关羽被提拔为前将军,赐假节钺,这标志着他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及军事权力的极大提升。
夏季,关羽发动了襄樊战役,此役中他成功降服曹操的将领于禁、斩杀庞德,其威名迅速震动华夏,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声望与势力。
然而,正是这场胜利,激化了周边势力的警觉和敌意,特别是东吴的孙权。
孙权见关羽势力膨胀,对自己的江东根基构成了严重威胁,于是调整了对刘备的统一战线政策,决定采取行动削弱关羽的势力。
孙权此举不仅是战略上的调整,也是对关羽自负与狂妄行为的一种报复。
尽管关羽早已意识到孙刘联盟的脆弱,且在进攻襄樊时也有所防备,但他未能有效防止孙权的突然袭击。
当关羽得知孙权攻取江陵的消息后,他被迫从襄樊撤军,匆忙南下。
此时,他的军队士气低落,许多士兵在撤退途中逃散。关羽最终退守到麦城,处境极为困难。
在公元219年的冬天,关羽在试图突围时被吴军俘获,不久与其子关平一同遇害。
毛主席对于关羽失掉荆州这一历史事件的解读,提供了一个独特且深刻的视角,远远超出了传统民间的简单归因于关羽的“大意”。
在1948年5月的一次交谈中,毛主席与李银桥深入讨论了关羽以及诸葛亮在荆州失守中的责任与战略失误。
毛主席的分析不仅重申了关羽的性格缺陷——自负、孤傲以及对统一战线策略的忽视——也指出了诸葛亮在这一战略决策中的关键错误。
毛主席认为,关羽失荆州既有其个人的随机性错误,也有深层的必然性。
关羽的性格缺陷和战术上的大意,虽然是造成荆州失守的直接因素,但更根本的原因在于诸葛亮的战略安排。
毛主席明确批评诸葛亮在战略布局上的失误,特别是在他指挥整个蜀汉军事策略的时候,选择了关羽这样一个自负且缺乏统战意识的将领来守护如此关键的地区——荆州。
毛主席进一步指出,诸葛亮的这种决策是建立在其早期的隆中对战略方针之上的。
隆中对的战略建议虽然广为后世推崇,但毛主席认为诸葛亮制定的“分兵两路”进攻曹魏,实际上是一个根本的战略误判。
在阅读《权书·项籍》时,毛主席对此有过深刻的批评:“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
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这种战略上的分散,最终导致了三国中蜀汉方面的连续失利。
在对失荆州责任的分析中,毛主席的见解显然与传统观点有所不同,他不仅关注个体将领的行为,更从整体战略的角度进行剖析。
这种分析显得更为全面和深入,反映了他作为一个领袖的战略思考深度。
毛主席的这种独到见解,不仅为后世对三国历史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体现了他将历史与现实政治教训相结合的深厚智慧。
他的分析既高瞻远瞩,又针砭时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事件的解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为现代的历史学和政治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博古通今,活学活用
毛泽东主席的一生无疑是为党的建设和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他的成就,如同历史上的巨人一般,屹立不倒,是革命的典范和灵魂。
毛主席的成功,部分得益于他的学习习惯,他能够将阅读与治国理政融为一体,使得学问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是活学活用于实际之中。
毛主席的求知之路始终贯穿其整个政治生涯。
他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研读古今中外的书籍,不仅涉猎广泛,而且深入钻研。从政治理论到军事战略,从文学经典到哲学著作,无不包括在他的阅读列表中。
这种广博的知识储备,使他在谈笑间便能谈古论今,洋洋洒洒,每每言之凿凿,令人钦佩。
作为国家的领导人,毛主席不仅要策划军事行动,还要着手国家大政方针,处理各种棘手的国内外事务。
但即便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之下,他始终坚持每日阅读,从不间断。
据说,他的书房中总是堆满了书籍,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到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他的阅读范围之广,深度之深,堪比任何一位专业的学者。
当谈到《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姓氏时,这个问题似乎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重要,普通人或许对此不以为意,甚至历史学家也可能对此无从考证。
然而,毛主席对这一点的兴趣却显示了他的学识渊博和对细节的深入探究。他不满足于知识的表面,而是喜欢深挖细节,探索每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
这种精神,正是他领导全国人民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是这种无限的好奇心和不断求知的渴望,塑造了毛主席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每一个决策和每一场战役的背后,都是他深思熟虑和精心策划的结果。
因此,不论是在战场上的指挥,还是在和平时期的国家建设中,他都能确保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每一项政策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造福人民。
通过毛主席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通公民,持续的学习和对知识的不懈追求都是通向成功的重要途径。
正如他所示范的那样,将书本上的理论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不断从历史与现实中汲取智慧,是推动社会前行的不竭动力。
参考资料:
毛泽东心目中的关羽形象研究 王治涛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
孙宝义,刘春增,邹桂兰等编著. 毛泽东谈读书学习[M]. 2008
吕一飞 文学菊. 武圣关羽[M].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