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行的2023年: 日赚超37亿

北京商报2024-03-29 00:00:00  78

2023年年报“重头戏”来了,3月28日,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披露业绩,加上前一日“放榜”的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六家国有大行“成绩单”聚齐。过去一年,六家国有大行交出了一份稳健且不乏亮点的年度“成绩单”,累计实现归母净利约1.38万亿元,每日盈利超37.72亿元;2023年,六家国有大行在资产管控方面取得成效,不良率均有所下降。不过,在银行业普遍息差收窄的情况下,国有大行亦面临严峻挑战。

六大行日赚超37.7亿

国有六大行2023年成绩单“出炉”,过去一年,六家银行业“领头雁”交出了一份稳健发展的成绩单。翻看年报数据,中国银行是六家国有大行中营收增长最高的银行,去年全年,该行实现营收6228.89亿元,同比增长6.41%。

邮储银行实现了3425.07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速2.25%;农业银行实现营收6948.28亿元,同比微增0.03%;交通银行的营收也维持了0.31%的正增长。

不过,国有六大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营收出现了下滑,工商银行降幅较高,实现营收8430.7亿元,同比下降3.7%;建设银行营收则较上年同比减少1.79%。在对利润表的分析当中,建设银行指出,受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等因素影响,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减少264.36亿元,降幅4.11%;受市场环境变化及减费让利等因素影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上年减少3.39亿元,降幅0.29%。

整体上看,六家国有大行的营收表现存在分化现象,在归母净利方面,去年全年,六家国有大行累计实现归母净利约1.38万亿元,平均每日盈利超37.72亿元。

工商银行归母净利规模仍是“绝对王者”,达3639.9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0.8%,增长步伐相对温和;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实现归母净利润3326.53亿元,同比增长2.44%。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归母净利同比增长也较为显著,分别为3.9%、2.38%,呈现出稳定的盈利增长趋势。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归母净利同比增长分别为0.68%和1.23%,实现了适度增长。

一位银行业观察人士指出,结合去年宏观经济、银行经营压力及披露银行业绩表现看,六家国有大行营收基本持稳、净利润增速平稳。预计后续在我国经济保持良好复苏态势的背景下,国内银行也将积极应对挑战,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等,银行整体经营将继续保持稳健。

净息差的挑战

受市场利率下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六家国有大行净息差(即净利息收益率)面临严峻挑战。净息差下行幅度较大的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截至去年末,上述两家银行净息差分别降至1.61%、1.7%,均较上年同期下降31个基点,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农业银行的净息差为1.6%,同比下降了30个基点,主要是受支持实体经济、LPR下调以及个人住房贷款等存量资产持续重定价等影响,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受市场环境影响,付息负债付息率上升所致。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的净息差分别同比下降20个基点、16个基点;邮储银行的净息差为2.01%,尽管在六家国有大行中处于较高水平,但也未能完全避免净息差收窄的趋势,同比降幅为19个基点。

而LPR下调导致的贷款重定价、存量房贷利率下行等因素,也会对今年银行业息差带来压力。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于多个原因,今年银行业净息差仍有收窄压力,一是存量贷款重定价效应,去年降息以及存量房贷利率调降的部分效果会在今年体现出来;二是实际利率处于高位,今年仍有继续降息的必要,在存款定期化背景下,降息会继续压降净息差;三是地方政府平台债务置换,以及低息的基建类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占比提升等,也会对息差产生压力。

在业绩发布会上,多位国有大行管理层均提到了稳息差的重要性。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表示,2023年银行业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净息差整体呈下行趋势。初步展望,短期看,预计2024年净息差仍然继续承受一定压力。

“2024年交通银行将息差改善,营收、净利润的稳定和增长放到经营中心环节,总目标是要推动净息差在合理区间内边际趋稳。”刘建军介绍,主要措施包括重点提升普惠和零售贷款的占比。积极拓展低成本的核心负债,以提升支付结算的综合服务能力为抓手。在兼顾流动性安全的同时,强化存款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表示,净息差要把资产和负债两个结合起来看,从资产端来看,2023年末,农业银行贷款收息率3.79%,上年下降了30个基点,和行业趋势和可比银行基本一致,主要是支持实体经济、主动向实体经济让利的结果。2024年农业银行将在存款端主动作为,不断推进数字化经营,发挥好网点优势和庞大的客群优势,更多地组织好低成本的存款。

对于银行如何应对息差收窄挑战,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一方面,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恢复向好,商业银行应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挖掘新的增长点,通过以量补价的方式提升净利息收入;另一方面,要致力于提升核心存款的吸收能力,通过产品、服务等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客户忠诚度,进而持续降低负债成本。除了拓展净利息收入外,还应积极发展中间业务,例如拓展财富管理业务、跨境增值服务等高附加值中间业务,进一步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形成对营收的有力支撑。

资产质量“局部风险”仍存

过去一年,六家国有大行在不良率控制方面成效显著,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幅度在0.01—0.05个百分点。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仍保持国有大行最优水平,截至2023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但不良贷款生成率为0.85%,较上年同期略微上升;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降幅最大,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至1.27%;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为1.33%,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04个百分点和0.02个百分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则较上年末分别减少0.02个百分点和0.01个百分点至1.36%和1.37%。

回顾2023年不良贷款率情况,国有银行均以“稳中向好”作注脚。交通银行副行长殷久勇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该行全年新发生不良贷款630亿元,虽然还处于较高数值,但是已同比减少170亿元,该行新发生不良率0.88%,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同时,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提升14.53个百分点至195.21%,全年不良贷款处置额647亿元,已达成既定的计划目标。

而从新增不良贷款分布情况来看,房地产、地方债务风险防控较为严峻。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农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领域,但风险总体可控,该行通过积极落实“金融16条”措施等政策要求,对不良贷款早反应、快处置,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房地产不良率、新发生不良率均较2022年有所下降。

据了解,截至2023年末,农业银行房地产业不良率为5.42%,较上年末减少0.06个百分点。

“农业银行始终平衡好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的关系,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结合当前不断恢复向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我行的信贷结构和管理能力因素,我们预计今年的资产质量仍将保持稳定。”张旭光说道。

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也表示,该行将坚持管好存量、精准化险,加大风险房企和项目的处置出清力度,确保资产质量稳定可控,2023年末,工商银行境内的房地产业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77个百分点至5.37%。

“2024年,宏观经济基本面大概率触底反转,对应银行资产质量触底回升,大概率走V字形,先恶化后改善。”薛洪言表示,从风控的角度看,银行应主动拥抱经济结构调整大趋势,以“五篇大文章”为金融抓手,调整信贷投向,发力新质生产力,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去控制不良风险,顺利度过周期低谷。

北京商报记者宋亦桐李海颜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470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