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季的金三银四刚刚过去,各个互联网大厂财报也陆续发布。精确的数字虽然有些滞后,但也足以为期盼offer的打工人指引方向。
5月14日,阿里与腾讯同一天发布今年Q1财报,健康增长成为二者的共同表达,但同时,“降本”这件事依旧在横行,以阿里为例,一季度减少了超过1.4万员工,放到更长远的时间,从2021年12月底到现在,阿里少了5.4万人。
“降本”背后,人效这一词也逐渐成为互联网界的高度认知。不断创造增长奇迹的拼多多,以2023年为例,约1.7万人员规模做到了2476亿元营收,而另一边的京东则在51万员工的情况之下于2023年完成了10846.6亿营销,拼多多的人效着实让市场和竞争对手为之惊艳;在今年3月份,字节跳动的飞书宣布裁员,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飞书每人每年带来的订阅收入约为28万元,低于字节平均工资成本,让外界理解了字节跳动为何砍刀劈向飞书,也让关于互联网人效的讨论再度蔓延……
壹番(ID:finance_yifan)以15家互联网大厂年报为基础,统计了过去两年的员工人数、营收变化,并据此计算了单位员工营收人效。这个关键指标变化能够引出大厂们背后的一系列聚焦主业、内部变革和组织调整的故事,也为投资者提供趋势性方向。
聚焦主业与年轻化风起
过去一年直到现在,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都一直在被裁员的流言困扰。
2023年11月19日,阿里又一次澄清了一则“即将裁员25000人”的谣言,而腾讯则在3月27日向南方plus认证一条“PCG、CSIG等事业群裁员比例10%到30%不等”为假消息。
但无论如何,这两家的员工总数在过去一年还是减少了。
阿里巴巴的员工数量从2022年的23万9740人下降到了2023年的21万9260人,同比下降8.5%;腾讯的雇员数量则从10万8436人下降到了10万5417人,降幅为2.8%。
单从降幅数字看,阿里选择回归主业、变革组织的力度更为明显。这也不意外,毕竟拼多多和字节跳动都集中在电商战场,就连最近几年起势的小红书也重点布局了直播带货。
腾讯虽然也在用视频号尝试电商,但这毕竟不属于他的业务腹地。而且从单位员工营收这个角度看,腾讯的人效超过500万元,虽然也比不了上市互联网公司中最高拼多多的1400万+,但也显著高于阿里的423万元。
根据阿里旗下高鑫零售的半年报,它截止到2023年9月30日的雇员人数是10万2101人。也就是说,阿里20万人中,一半都在线下零售。
高鑫零售从2022年10月1日到2023年9月30日这一年的营收是788.19亿元,人效不到100万,远低于阿里的平均值。
高鑫零售半年报
更糟糕的是,高鑫零售最新财年半年报的营收同比降幅竟然高达12.4%。
这也就是为什么阿里的降本增效的重点在线下零售了。
据虎嗅报道,高鑫零售旗下的大润发曾与盒马一起打包向中粮进行过询价,但至今仍未谈拢。
盒马的名头远比大润发更响亮,但现在创始人侯毅退休了,80后新任CEO严筱磊则是一个符合阿里年轻化战略的人选。
现在就连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都是75后,80后阿里中层干部中已经不算年轻了。淘天集团去年底新任命的服饰发展部负责人汪庭祥是1987年的,而今年初任命的饿了么CEO韩鎏是1988年的。
年轻化风起,是巨头们发展到现在不得不面临的领导力重构。
从腾讯ESG报告公布的员工流失率(报告年度期间离职正式员工人数/ 报告年度平均正式员工人数)情况看,腾讯2023年把这项指标从2022年的21.7%降到了17.0%,但还是大幅高于2021年的12.4%。
这说明调整也没有结束。
“卷王”们挑战更高人效
老巨头们的调整还在持续,新巨头们则出现了分化。
拼多多是中概互联网公司中人均营收最高的,另外,拼多多也成为了1万人以上的互联网公司中,去年增员最猛烈的。它2023年员工人数超过了17000人,同比增长34%。
拼多多在人员扩充的同时,营收涨得更快,同比增速超过了89%。
这让拼多多的营收人效从2022年1000万元大幅提升,也给了资本市场信心,用和阿里不相伯仲的市值收获了一个10倍以上的单位市值人效。
1000万元这个营收人效是个门槛,中概互联网公司超过这个水平的只有拼多多。根据统计,接近这个水平的还有995万的滴滴和868万的陌陌。
同时,我们也把目光投向了美国,进一步统计了六家美国互联网巨头的营收人效情况,Meta、苹果、奈飞和谷歌都在1000万元以上。
这么看,拼多多的人效已经可以和硅谷的大佬们比肩了,而它在海外的高歌猛进也需要更多的“增效”手段。
还未上市的字节跳动的这项指标也不低。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字节跳动的2023年的营收达到了1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640亿元。根据之前的报道,字节跳动的员工人数超过10万人。
这让它的人均营收也逼近1000万元。这在10万人以上的大厂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集团整体人效惊人并不意味着字节不需要去肥增瘦。今年三月底的飞书也刚刚被摆上瘦身战略。
毕竟飞书的峰值员工数超过了6000人,现在是5000人,裁员完成后将下降到4000人;而它的竞对钉钉只有1600人,企业微信则更少。
图源:网络
飞书在2024年春节后的全员会上,公布2023年实现了2亿美元软件订阅收入。另一家在去年实现这一营收水平的是美国的AI公司Midjourney,而他们只有40名员工。
而同时,字节跳动的出海利器TikTok正在面临美国政府的强势。
根据业内人士对法案的分析,TikTok被迫退出美国市场的概率很大。如果是这样,字节跳动的营收人效则会进一步降低。所以,预先采取措施也是明智之举。
互联网更像传统行业了?
字节跳动和抖音在国内本地生活战场的最大对手美团,也是中概互联网中为数不多的保持员工同比双位数增长的公司。
美团2023年员工数量同比增长24.8%达到了11万4731人。它当年的营收增长率是25.8%。这意味着美团的营收人效基本保持不变,在240万元上下。
美团的这项指标其实很低,在我们的统计范围里排在倒数第三。比它更低的是同样强调执行力、做的很重的京东,以及同在本地生活行业的携程。
这三家都面临不小的变化。
4月18日,美团宣布将到家事业群、到店事业群、美团平台和基础研发平台整合为“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由王莆中统领。这是美团今年以来的第四次组织架构调整了。
图源:网络
京东从今年1月1日起执行京东采销等一线业务人员的固定薪酬翻倍上涨,京东零售全员平均加薪不低于20%;2月1日起京东一线客服员工实现全年平均薪酬上涨超过30%;3月1日京东公布的京东采销年终奖同比大幅上涨72%。
刘强东现在的改革思路似乎不是太在乎人员成本,只要业务能立得住就行。
而携程则伴随着疫情解封实现了2023年营收的同比翻番,而他的员工人数只上涨了12.6%,营收人效几乎翻番,但还是只有123万元。不过携程从2022年就实行“3+2”混合办公,每周只有3天需要强制到岗。业绩猛涨,工作灵活,携程堪称“神仙公司”。
这一点其实在美国就有映照,业务重的美国互联网公司营收人效也高不起来。
亚马逊就是六家美国互联网巨头中最低的,只有272万元人民币,和京东、美团基本在同一水平线。
这说明自营电商以及本地生活的业务本质就需要堆人。
从另一个角度看,做重的互联网公司的人效已经和传统零售企业相去不远了。
我们选取了德勤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发布的《2023年中国网络零售Top 100报告》排名第6、第7、第8和第10的四家非电商零售企业——海尔、小米、美的和居然之家。
海尔、美的和居然之家的营收人效都不高,分别是232万元、188万元和158万元,和美团、京东、携程什么的差不多。
和苹果类似,虽然卖的是硬件,但小米的单位人效也达到了806万元,在中概互联网当中也算得上相当优秀的了。
从投资的角度看,市场当然应该选营收人效高的公司,比如风头正劲的拼多多。它和字节跳动都吃到了出海的红利,也正承受着出海的风险。所以,最稳妥的策略还是冷眼旁观、享受生活、静待花开。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45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