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 华国锋同志来到石河子考察, 我们是如何做好警卫工作的

伏生百年2024-05-10 15:54:30  130

华国锋同志

1978年9月3日,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四川省省委书记一行,出访南斯拉夫途经新疆,不顾旅途劳顿,在自治区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汪锋、新疆军区司令员刘震、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铁木尔?达瓦买提的陪同下,到新疆石河子垦区视察,看望长期以来坚持在祖国大西北第一线屯垦戍边的各族职工。

纪登奎是华主席此次出访和视察活动的保卫组组长,接待活动的总负责人是石河子地委书记阳焕生。我当时是地区党委宣传部部长,是接待联络组成员之一,和王存柱同志一起直接向阳焕生负责,担任联络工作,具体落实华国锋主席一行人在石河子的活动安排。华主席一行的安全保卫工作由公安局局长李宗儒具体负责,我们组成一个临时办公室。

听说华国锋主席在百忙之中要来石河子视察,百里垦区,一片欢腾,人们奔走相告。介于当时粉碎“四人帮”时间不长,人们对领袖的个人崇拜的现象还未消除。很多老军垦过去都是把争当劳动模范、见毛主席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和最大的幸福。现在毛主席已经逝世,华国锋作为毛主席生前指定的接班人,人们就像当年渴望见到毛主席那样,激动地睡不着觉,早早地起来赶到事先指定的区域,盼望着早日见到华主席。

9月3日上午11点左右,华主席一行的汽车徐徐驶入子午路,“华主席来了!华主席来了!”路两旁的群众中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和热烈的掌声。身材魁伟的华主席身穿银灰色中山装,满面笑容,不断地向大家招手致意。人们欢呼跳跃,整个石河子沸腾了。

到达石河子宾馆以后,华主席首先与等候在那里的老红军、老八路、老劳模以及垦区各族各界的100多名代表和工作人员亲切握手。在会议室听取了地区负责人的汇报后,华主席兴致勃勃地来到展览厅,仔细察看了“石河子地区鸟瞰图”,详细询问这里的历史状况和水利建设情况,称赞这里是个好地方。接着华主席讲起了他们这次到南斯拉夫访问的情况,其中主要讲了他参观该国大型联合企业BKB的感想。他说:“南斯拉夫的BKB是大托拉斯,搞得很好。你们的农场本来就是大型的联合企业,潜力很大,你们要向他们学习,一定要把国营农场办好。”在座的代表们听了华主席的话,很受鼓舞,当场表示一定向南斯拉夫的兄弟们学习,尽快把石河子的经济搞上去。

为了款待华主席一行,宾馆餐厅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所上的菜肴都是军垦战士们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没有一样山珍海味。在宾馆民族餐厅为华主席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华主席一行和自治区、军区领导在餐厅小舞台的餐桌上就座,代表们在下面十几桌餐桌前就座。华主席那一桌只比大家多了两道菜:一个是头天下午到大泉沟水库去抓的4只试养的牛蛙(晚上还跑了1只),另一道菜是老厨师何五德用自己家养的一只心爱的“九斤黄”老母鸡做的,欢迎宴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考虑到时间紧迫,接待组临时内定145团不去了,只到143团参观。但还没有来得及给石总场政委葛先锋通知,他们仍然按照先前的安排做准备。不去石总场周总理纪念碑的决定只有纪登奎、汪锋、阳焕生等几个少数人知道。

下午三时二十分,华主席一行风尘仆仆来到143团视察。这个曾被称为“花园农场”的地方,距离石河子市只有16公里的路程。是1950年由两千多名人民解放军战士,遵照毛主席命令,在一片芦苇丛生、红柳遍地的戈壁沼泽地上开发建设起来的。朱德总司令和周总理都亲临这里视察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不到二十分钟,华主席一行就到了。在团场党委书记、政委任友志的带领下,华主席来到甜菜地头,拿起摆放在桌子上的重十来斤的一棵甜菜和一尺多长的玉米穗,一边看,一边向任政委询问作物的品种和产量。随后,信步走进绿叶铺盖的条田,随手拔起一棵大甜菜,掂量了一下,满意地说:“可以嘛!”他又健步跨过条田的中心渠道,来到玉米地,掰下一穗玉米棒,用手比量着长短,连声称赞:“长得好!”并亲切地向正在玉米地里劳动的职工打招呼“同志们辛苦了!”

华主席又来到银花绽放的棉田,正在地里采摘新棉的女职工看到华主席来了,高兴地欢呼起来,“向华主席致敬!向党中央致敬!”华主席十分理解此刻职工们的心情,他顺着棉花行子走到大家中间,职工们争先恐后地涌到华主席身边,和他握手。看到有的职工不小心把棉株踩倒了,华主席赶紧提醒道:“慢一点,别把棉花踩坏了!”

华主席来到园艺场的果园里,仔细观看了农场今昔对比图,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摆放在树荫下的各种农产品。他在葡萄园就座小憩,品尝着甜美的葡萄、西瓜。招待人员将一盘绿里透红的蟠桃端上来,华主席吃了一口连声称赞。143团的蟠桃是第一代军垦人精心培养出的优良品种,个大肉厚,味道鲜美,胜过神话里王母娘娘蟠桃会上的贡品。

1980年5月11日,华国锋同志在新疆阜康县看望哈萨克族社员。

华主席利用这难得的休息片刻,邀请农场的劳动模范前来见面、合影。任政委将64岁的植保土专家张世海和牧羊模范哈萨克族的艾山?赛都阿加斯领到华主席前,作了介绍。此刻的张世海心潮澎湃,激动的眼泪一个劲地流。他一岁丧母,八岁时父亲又撒手人寰,孤苦伶仃,后来被国民党抓壮丁到了新疆,受了半辈子苦。解放后,在党的培养下,他刻苦钻研植保技术,勤奋工作,被授予兵团二级劳模,到北京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却被污蔑为“黑劳模”“瞎了眼的老黄牛”,遭受无端的批斗。是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他才获得了第二次解放。

想到这些,他哽咽得握着华主席的手半响才说了一句:“向华主席学习!向华主席致敬!”华主席还十分关心农场的城市支边知识青年,视察快结束时,华主席又邀请一些支边知识青年来合影。并同他们一一握手,热情交谈。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

下午七点左右,视察结束准备打道回府。阳焕生书记见时间还早,就问汪锋书记:“石总场周总理纪念碑那里还去不去?”位于石总场的周总理纪念碑,是145团场党委于1976年12月,为了纪念周总理的丰功伟绩,表达各族职工对敬爱的周总理无限崇敬的心情,决定在1965年7月5日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视察时接见干部和上海知识青年的地方修建的。该项议案一经提出,得到了石河子地委和垦区人民,以及临近的沙湾县、玛纳斯县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有2万余人,包括自治区党政军主要领导杨勇、宋致和、曹达诺夫、郑位三等领导都踊跃参加了建碑的义务劳动。1977年10月,周总理纪念碑落成。这是我国唯一的一座周总理纪念碑。

本来因为时间紧已经不打算去瞻仰周总理纪念碑,但现在时间还早,汪锋书记就转身问华主席:“回去路过145团周总理纪念碑,要不要去看看?”作为全国人民爱戴的周总理的纪念碑,华国锋很乐意去瞻仰一下就点了点头说:“去吧!”

阳焕生立即告诉我和王存柱:“你们两个赶快去告诉145团的领导,华主席要去瞻仰周总理纪念碑。”这个突然的决定可把我们忙坏了,我们赶快乘上上海牌轿车向145团赶,路途中我们看到沿路的警卫人员已经减少了一些,只剩部分巡逻人员在执勤。因车况不太好,走的慢,我们刚赶到纪念碑时,没有给葛政委说清楚,华主席的车队就随后也到了。

当时现场秩序井然,事先组织好的迎接华主席的群众还在原地坐着,前面的一排都是党员、干部。大家都急切地等待着华主席的到来。

华主席一行的车队在距离纪念碑约三十米的地方停下了车,他和其他领导人踩着戈壁石上新铺的细沙,缓缓来到周总理纪念碑前。踏上南面的台阶,华主席仔细地观看了周总理当年视察石河子时的题词手迹的碑文:“高举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红旗,备战防边,生产建设,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努力革命,奋勇前进。”然后向右绕行,东面的碑文是145团场党委题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于1965年7月5日来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团场视察,在此处接见干部和上海知识青年代表,特立碑永做纪念。”

继续向右北面的碑文是周总理在三届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节选:“大寨大队所坚持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都是值得大力提倡的。西面为纪念碑正面,碑文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的12个魏体镏金大字。

在华主席的瞻仰过程中,在场的群众都在原地睁大眼睛看着华主席的一举一动,生怕自己看得不清楚。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们终生的幸福和荣耀。

华主席瞻仰完碑文后,转身一边向回走,一边向大家挥手致意。这时本来挺有秩序的队伍开始乱了。坐在前面的党员干部看到自己和华主席近在咫尺,便站起来争先恐后地要和华主席握手,后面的群众也激动地站起来拼命地向前挤,把原来留出来的路给堵了个严严实实。

已经掉好头的轿车赶紧发动向后倒车,刚到华主席跟前,汪锋书记赶紧将华主席推进车子右面后排的座位,然后用身体挡住汹涌而来的群众,前面的路已经被狂热的群众挤了个水泄不通,轿车无法行驶。

阳焕生

此时,15岁就在江西革命苏区参加红军,跟随毛主席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南征北战、九死一生的阳焕生书记,看到路边到处是小鹅卵石,他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华主席万一有个闪失,他怎么向党和全国人民交代!今天,他豁出命也要保证华主席的安全。他跨到红旗车前面张开双臂,用身子护住挡风玻璃,高喊:“同志们,你们已经见到华主席了,为了保护华主席的安全,请大家赶快让开路!”

刘炳正主任把住轿车司机后面那个门,一边推车一边高喊:“党员干部都站出来,保卫华主席!”他脚踏在松软的路面上,鞋子被踩掉一只。

我则护在车子后面,随着车子艰难地向前行进。这时,听说华主席要来,自发赶来的上万名群众,也从玉米地里涌出来,高喊着:“华主席好!”拼命地往前挤,前面的人根本抵挡不住,不少人的鞋子也被踩掉了。汪锋、阳焕生、刘炳正的嗓子都喊哑了,可是他们的声音被群众的呼声淹没了。同行的纪登奎等也被群众挤到玉米地里,到不了轿车跟前。最后只好穿过玉米地经过加工厂来到了公路上等车。

在这突发的事情面前,负责保卫的李局长赶紧调集人力、采取措施他们用人墙在激动的人群中挤开一条缝,车子在人群中缓缓移动,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将华主席安全地护送出了人群。车队行驶到石河子子午路口后停了下来,等把纪登奎、赵紫阳接来后,返回乌鲁木齐市。

华主席一行走后,我们这些负责接待工作的人的心情都非常沉重。虽然是虚惊一场,但是大家都感到对不起华主席,为现场组织工作出现的失误而后悔莫及,不知道怎样才能向组织上交代。我听说华主席在临走上车时给汪锋、阳焕生等负责同志交代:“群众的热情可以理解,请不要责怪大家。”在返回北京的飞机上,华主席还给自治区领导打电话,询问当时有没有群众被挤伤,一定要做好安抚工作。

当知道华主席能这样关心下属、体察民情,我们非常感动。是啊,虽然现场秩序一度十分混乱,但是在场的都是经过我们多年教育的职工,大家的目的纯粹都是为了能见到华主席,没有一个人有其他的想法。通过这件事,大家更加觉得华主席的伟大和平易近人,更加体会到“人民领袖人民爱,领袖和人民心连心”的真切含义。于是,我们纷纷检讨自己的错误,而自治区、地区的领导也严格按照华主席的要求,只是总结经验教训,没有处理任何人。不久,公安局局长李宗儒还被提拔到自治区边防局去任职了。

华主席走后不久,石河子地区改为农工商联合企业,更好地发挥了军垦部队的四种力量的作用,为石河子的进一步崛起打下了基础。

【本文摘自《一位老军垦的足迹》(作者:陆振欧,原新疆兵团农八师副政委)】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4494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