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临终之前要在遗诏中写下下一任皇位继承人,在遗诏中,还有自己的一些叮嘱。在康熙的遗诏中,不仅有着立皇四子为帝。更有一句让后人不解的叮嘱。
太祖的儿子礼亲王的孙子们,如今还安在,在我逝世后希望你们能够善待。为什么康熙会在遗诏中特意提起礼亲王,礼亲王又对大清有什么贡献呢?
一、礼亲王代善
首先要说的就是第一任礼亲王,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嫡次子代善。代善与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他们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大福晋。
可以说这个出身也预示着他不凡的人生。作为两个年纪最大的儿子,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立下了很多战功。
并且当时的努尔哈赤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仿照大明的立储制度。众所周知明朝是坚定的嫡长子继承制拥立者。以至于在努尔哈赤直接就将嫡长子褚英当成自己未来的继承人培养了。
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褚英虽然战功赫赫,但是却并不是一位合适的储君人选。褚英心胸狭窄与诸兄弟都合不拢,并且性情乖张,就是对身为父亲的努尔哈赤也是如此。
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最开始的时候努尔哈赤也是容忍下去的,但随着褚英做事越来越出格,再加上五位大臣的告发。褚英不仅失去了皇储的位置,最后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在褚英失去资格之后,放眼努尔哈赤的这十几个儿子中,就只有代善最有资格了。无论是立嫡还是立长都应该是代善。并且代善性格温和,努尔哈赤甚至说出,自己百年之后,要将幼子都给代善照顾。
不过遗憾的是代善在性格上也有缺陷,导致代善与皇位擦肩而过的不过就是“大妃事件”、“住房事件”、“阿敦阿哥事件”和“硕托出逃事件”。
这四件事直接让代善无缘皇位,代善与他的哥哥一样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并且还有一些贪婪,在努尔哈赤看来这并不是一位合适的储君应该有的品质,并且两人也因为大妃事件产生隔阂。
晚年的努尔哈赤总是更加的多疑,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许多帝王都会遇到的情况——子不类父,还记得前文所言的代善性情温和,但是努尔哈赤却是手段冷酷。
两次立储都失败了,并且年纪也大了的努尔哈赤内心也还是很郁闷的,在那之后他就是不再立储了。也正是他的这个决定,造就了之后的混乱。
努尔哈赤逝世后,皇位空虚,按照他生前的旨意,应该是由八大贝勒一起推选。在这其中就以代善与皇太极最有希望。代善作为当前努尔哈赤的嫡长子,战功赫赫,并且在诸王中也很有声望。
同时皇太极在政治与军事上很有成就,晚年的努尔哈赤也很是宠信他。并且皇太极对于这个位置也是势在必得,代善不得不从当前的局势思考。
后金在努尔哈赤逝世后要是因为皇位的竞争发生混战是一定会影响大局的,并且代善的两个儿子也都站在皇太极一边,在关键时刻代善作为大贝勒站出来推荐皇太极继位。
可以说他的认同直接就将皇太极推上了那个位置。虽然之后皇太极如愿地得到你了大汗的位置。但在最开始的时候皇太极的位置坐得也并不是很稳。
就像是当年的九子夺嫡一样,努尔哈赤的这些儿子中除了年纪较小的幼子之外,其余哪一位不是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让皇太极继位他们心中肯定是不服气的。
每当到了这个时候的时候代善都会站出来义无反顾地支持皇太极,用他大贝勒的威望为皇太极扫清障碍,让皇太极能够坐稳皇位。
二、二次拥立
值得一说的是皇太极也像他父亲一样,忽然离世并且没有留下下一任继承人的人选。所以皇位竞争的混乱局面再一次来临了。
其实代善也是最有希望登上皇位的一位,他作为太祖努尔哈赤的嫡子又是皇太极的哥哥,无论是辈分还是在朝中的声望都是不用说的。
皇太极在位期间因为他的多番帮助与资历,对代善很是尊敬。但代善却以自己年纪大了从而拒绝了那九五之尊的位置。
在他退出之后,整个局面就变得明朗起来,那就是以多尔衮为首与豪格为首两方的斗争。无论是多尔衮还是豪格都是军功显著。
但无论是多尔衮还是豪格他都不支持,反而拥立只有六岁的福临为帝。按照当时代善在朝中的声望,即使是两人有意见也只能是听从。
代善的两次拥立才有了之后康熙的帝位。说代善是他们家的恩人也不为过。随后更是为了朝局的稳定,代善召集大臣宣布拥立福临登基,避免节外生枝当即就开始准备登基大典。
之后随着清军入关,可以说大清的江山也已经渐渐地平定下来。在这之后八旗子弟也不可避免地开始享乐。并且中原也不似之前关外,甚至有一些八旗子弟连骑射都不熟练。
这就直接导致在康熙当年想要出兵的时候连能够用得上的宗亲都选不出来。在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代善的孙子——杰书。
三、战功赫赫
相信大家在观看康熙朝对外战争的时候,经常能够看到杰书的名字。在康熙朝杰书一跃成为康熙能用的为数不多的宗亲。
但是能够向入关之前的八旗子弟在战场上征战的除了杰书就只有岳乐了。岳乐是努尔哈赤第八子阿巴泰的儿子。但是康熙对于他却是心中有所顾虑的,并不敢真正地信任。
反观代善拥立了两代帝王,他的孙子当然不可避免地会得到康熙的更多信任。当然杰书也没有辜负康熙。
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杰书临危受命带领大军前往镇压。第二年的时候耿精忠又反了。康熙大怒当即就让杰书前往讨伐。
经过两年的时间终于将耿精忠的叛乱平定了。在那之后的杰书又被派遣到福建,平定福建郑氏家族。经过多年的征战终于将台湾平息了,在这七年的时间中,杰书立下了不朽的战功。
在他班师回朝的时候康熙竟然亲自去迎接,由此可见康熙对于他的器重与赏识。在平定了台湾问题后杰书的地位到达了巅峰时期。
时间来到康熙亲征噶尔丹,康熙下旨让杰书也一同前往。康熙三十六年,杰书逝世,由他的儿子继承爵位。虎父无犬子杰书的儿子也是骁勇善战,不过遗憾的是英年早逝。
父死子继,但杰书的孙子却不像父辈们一般,只能说是资历一般。但即使是这样康熙依旧让雍正给予厚待。
这正是康熙感激当年代善对于祖父与父亲的拥立之情,还有杰书的战功。
结语
当然后人对于康熙的举动也以后再不一样的解释,那就是当前的八旗子弟战斗力越来越弱。康熙此举也是为了激励他们。
但无论怎么说代善家族对于大清的做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他的后辈得到厚待也是应该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4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