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 开国大典播音员辟谣: 毛主席没说过这句话, 电视台改过来

诺言的卿史录2024-05-16 19:40:11  94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97年的一天,已经77岁高龄的著名播音员丁一岚,突然拿起纸笔,给一家电视台写了一封措辞严肃的信。

她指出,在一档问答节目中,主持人所引用的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其实是错误的,主席根本没那么说过。

她希望电视台能改正过来,并作出专门的解释。然而当人们看到丁一岚指出的地方时,不由得一头雾水。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毛主席说的似乎就是:““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难道是丁一岚的记忆发生了错误吗?

而且,这已经不是丁一岚第一次指出媒体上的错误了,她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呢?

先让我们从丁一岚的故事说起,看看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到底说了什么。

丁一岚是天津塘沽人,1921年出生。在学生时代,丁一岚曾经参加过很多学生运动。

在著名的“一二九”救亡运动中,她一直走在队伍的前排,为国家和民族发声呐喊。由于态度积极,她在1936年被吸收进了革命队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华北地区烽烟四起。在当时的学生群体中,涌动着一股奔赴延安的热流。丁一岚也加入其中,来到了革命圣地,并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过。

1938年年底,她受组织的委派,进入晋察冀边区,开始从事妇女和群众工作。由于文笔不错,她当时还兼任着《晋察冀日报》通讯员的工作。

当时的华北农村,到处都是致力于抗日的老百姓。他们有时会被人误解,甚至遭到地主、劣绅的欺负。

在东黄泥村,就有一位妇女,因为抗日而饱受虐待和欺凌。得知此事后,丁一岚立刻动笔,将该妇女的事迹写成了一篇通讯稿,寄给了报社

当时《晋察冀日报》的总编辑,正是后来与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交情很深的邓拓。邓拓虽然不认识丁一岚,但是从其文笔上能感觉出来,这是一个心地善良、敢想敢干的姑娘。

为了鼓励丁一岚多写稿,他特意写了一封鼓励的信。从此后,两人便经常鸿雁传书。在一封一封的信件中,两人逐渐互生情愫。

当对丁一岚有了想法之后,邓拓就开始“卖弄文采”了。他是大才子,所以在每一封信中,都会写上一首诗。一首首格律工整、感情浓烈的信,慢慢地征服了丁一岚。

终于在一个月夜,二人在滹沱河畔见面了。他们兴致勃勃地谈了一整夜,之后便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

时间很快来到了1942年,邓拓和丁一岚结婚了。他们的婚礼很简单,就连酒席,也是在聂荣臻司令员的家里办的。

不过,这并不耽误二人的感情。结婚后,丁一岚不再从事群众工作,而是调到晋察冀日报社,成为了专职的“办报人”。

编辑报纸,是一件累人的事。而日军的扫荡,又给办报人增添了巨大的危险。报社的设备多,光是印刷机就不是一个人能料理的。

所以每一次被迫转移,晋察冀日报社都会显得十分吃力。但是,他们从未间断过自己的工作。

1943年,丁一岚怀孕了。而就在这时,日军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

邓拓不得不拿起枪,弄上几头骡子驮着机器设备,一边打游击一边办报纸。而丁一岚,则是挺着大肚子随队工作,一步也不肯落后。

在这个时期,丁一岚随时要面临生命的危险。在9月24日,当报社路过灵寿县北营村时,突然与敌军遭遇。

在交火中,三位同志当场牺牲,而邓拓的坐骑也被击毙。从马鞍上摔下来的邓拓,顾不上伤痛,指挥着队伍便向安全的地方撤退。

而已经怀孕的丁一岚根本跑不动,邓拓只能拽着她的衣服,将自己的力量“借”给妻子,助她脱离了险境。

而当他们好不容易安顿下来之后,邓拓便又立即指挥工作人员,打开机器,开始出报纸。

不久之后,丁一岚即将临盆。而就在这时,日军又杀到了。丁一岚完全没法跑,只能在一位通讯员的搀扶下,在一个山洞里躲藏。

为了躲避敌人,他们将被褥和一些野草挡在山洞门口。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丁一岚生下了自己的女儿丁小岚。

长期的办报人生涯,让丁一岚养成了十分严谨的工作作风。不管干什么,她都是一丝不苟。哪怕有一点错误,她都不会允许。

这也就是她后来,坚持要让电视台改正错误的原因。而丁一岚成为播音员,则是因为一次意外。

就在抗战即将胜利的时候,邓拓和丁一岚一起接到了通知,进入了晋察冀党校学习。

当时,为了响应中央学习郭沫若著作《甲申三百年祭》的号召,党校决定排演一部京剧剧目《李自成》。

而排演这部戏,有两个难点,其一是没有剧本,其二是没有剧中角色红娘子的演员。剧本好解决,邓拓用了几天的功夫就写好了,但是女演员却始终没有着落。

此时,有人说,干脆这部剧来一个“夫妻档”,邓拓既然写了剧本,那就让丁一岚来扮演红娘子吧。丁一岚一听,马上表示了拒绝。她说自己没演过京剧,恐怕不能胜任这个角色。

而此时,邓拓却来了精神,极力要求妻子接下这个任务。丁一岚无奈,只能答应一试。可谁知,她的嗓音清丽雄浑,居然有一种浑然天成的隆重感。

通过这部剧,丁一岚优秀的声线开始广为人知。

抗战胜利后,晋察冀日报社开始和新华广播电台合并办公。此时电台刚刚组建,没有播音员。报社的副社长胡开明,一下子就想到了丁一岚。

于是很快,丁一岚就去了广播电台报到,正式开始了自己播音员的生涯。不久之后,她因为工作能力出众,被任命为播音组的组长。

平时除了整整8小时的播音任务外,她还要负责培训工作,忙得不可开交。但是,丁一岚却乐在其中。

1949年,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已经准备就绪。

丁一岚和男播音员齐越,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一起负责这场盛况的声音直播。

新华社的记者,在现场编写了富有激情和诗意的解说词。丁一岚与齐越,则是站在天安门城楼西侧的播音台上,全神贯注地叙述着开国大典那令人激动的场面。

这场直播的难度很大,因为现场的参与人员实在太多,既有国家的领导人,也有军人、群众、劳模和一些受邀的民主人士。

他们何时走过天安门广场,何时离开,都需要准确播报。另外,现场一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播音员也必须要有主有次、富于感情地讲述出来。

而那些领导人和民主人士,名字、称呼,也都必须准确。但是,在记者、审核员与播音员的配合之下,现场的播报十分完美。

而丁一岚和齐越,则是因为当时条件的限制,一直在播音台上站了7个小时。所以,对于当时的一些细节,丁一岚始终记忆犹新。

很遗憾的是,开国大典解说词并未留下文字稿,这也为后来一些谣言的产生制造了条件。

时间很快来到了1966年,邓拓在那次大型政治风暴中离世。丁一岚虽然也受到了冲击,但是却顽强地活了下来。

1982年,她重获自由,进入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担任台长。1985年,她正式离休,开始在家休养。

不过,丁一岚并未因离休而清闲下来。她凭着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心,始终在纠正一些大众媒体出现的错误。

只要她发现内容有谬误,就会给那家媒体写信,要求更正。用比较激烈的话来说,就是丁一岚一直在“辟谣”。

只不过,她的这些做法并不受欢迎,那些她指导过的媒体,很少会回应她。但是,丁一岚却始终坚持着。

正如我们开头所说,在1997年,丁一岚在观看一个谈话节目时,听出了主持人的一个错误。

主持人说,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丁一岚当时便向家人表示,毛主席讲话时自己就在旁边,她记得很清楚,毛主席的话不是这样说的。

毛主席的原话是:“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而在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毛主席在致开幕词时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很显然,主持人所说的话,是把开国大典和政协会议上的致辞混用了。而且,虽然词句听上去相近,但是意境和指代范围全都大相径庭。

对于这样明显的错误,她有责任指出来。

于是很快,丁一岚就给那家电视台写了一封信,说明了相关情况,并且希望电视台能够在其他节目中声明更正,以挽回影响。

但是,她的这封信就和很多其他信件一样,全都泥牛入海。

此时的丁一岚,已经被尿毒症折磨得形容消瘦,眼看就不久于人世了。她一直热切地希望能得到电视台的回信,但是却总是失望。

事后,一些记者来给她做专访。丁一岚在回顾自己一生的同时,还特别提到了她的这次提醒。

当时,有一些人提出,他们在一些资料上看到毛主席所说的话,和电视台主持人所说的是一样的。

丁一岚立刻正色回答道:

“毛主席讲话时,我和齐越离他只有几十米远,当时的情景我终生难忘。

虽然已经过去48年了,但主席怎么说的,我是不会记错的。虽然现在没有文字稿,但是还有录音留存,你们可以比对。

在开国大典那样重要的场合,毛主席既然讲出了那样的话,我们就有责任将其准确无误地传播下去,决不能以讹传讹。”

1998年9月16日,丁一岚在遗憾中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她人生的最后时刻,仍然没有接到电视台的回信。

不过,这件事在被报道出来之后,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但是,至今也没有一家电视台站出来,回应丁一岚的指证。

丁一岚作为我国初代播音员中的佼佼者,不仅有坚定的意志和优秀的业务能力,更有一颗为了新闻事业殚精竭虑的心。

新闻媒体作为政府的喉舌,和舆论导向的重要管道,其所报道内容的正确性十分重要。这不仅仅关系到历史的严肃性,更关系到媒体的威望和传播力。

只有说真话、报道真实事件,媒体才能守住初心,不被利益所绑架,在服务于大众的同时,给人民以希望。

在这一点上,丁一岚给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

希望她的故事,能够给更多的媒体人以希望和反思。

参考资料:

群言 1999-04-07 马国征:从丁一岚的高度负责精神谈起

工会信息 2015-02-10 张帆:邓拓夫人丁一岚 开国大典播音员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3561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