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陕西首富李振国过得不大顺。前年,他刚以820亿的身价,问鼎陕西首富,今年就缩水了一多半,仅剩355亿。
更令人揪心的是他创立的隆基绿能的股价,已不能用“腰斩”来形容了,直接斩到了脚踝——5550亿的市值蒸发了80%,仅剩1300亿。
别的老板遇到这种情况,早急疯了,肯定要发布各种利好稳定股价。但李振国丝毫不慌,还在接受央视《对话》采访时侃侃而谈。
主持人问他如何看待企业现在的情况?
他很淡定地答道:不会更坏了。
随后,网上又传隆基要裁员30%,属重大利空。媒体向李振国求证,官方回复:没那么夸张——间接承认了裁员的事实。
李振国的淡定,急坏了股民。800亿或355亿的身价,或许对他只是个数字,不影响生活,但对股民来说,可能是几年的积蓄被套牢。
以至于有股民发牢骚说:股价跌成这样,全赖李振国把公司名改成了“隆基绿能”,有个“绿”字,太不吉利了。
也有股民怀疑,李振国如此淡定的原因是,他早已在高位套现,几百亿元的现金躺在银行账户上,当然不急了。
真相果真如此吗?
不一定。
李振国如此淡定的原因是:他清楚急也没用,股价暴跌是光伏行业的问题,不是隆基的问题。当下,光伏行业的年产量是市场需求的一倍。僧多粥少,赚不到钱很正常。
中国企业家有个坏习惯,不管自己能力够不够,见到什么行业赚钱就一哄而上。
近两年,欧洲能源紧张,光伏发电需求暴涨,带动了光伏产品价格上涨,老牌光伏企业,如隆基、晶科、天合狠赚了一笔。
其他企业眼红了,转行生产光伏材料,立刻把不饱和的市场,干过剩了。以多晶硅的价格为例,一年内,从300元/公斤卷到了20元/公斤。“卷王民族”名不虚传。
从此,光伏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的严冬期。
那么,隆基打算怎么过冬?
李振国给出的方案是熬死同行。
可以简单理解成,自己什么也不做,等同行自己死。听上去,有点像躺平。
高端的商战往往以最朴素的方式进行。荡气回肠的热血竞争、技术突破、绝处逢生,只会发生在影视剧中。现实中的商战多数是熬,不把同行熬死,自己没活路。
但李振国的熬,是有策略的熬,并非简单地躺平。
自从坐上陕西首富的那天开始,李振国便未雨绸缪,开始囤积现金,将隆基的现金储备从200亿拉升到了500多亿,翻了一番。
按照正常情况推算,这么多钱够隆基亏4—5年。而多数同行的现金,仅能维持1—2年。
500多亿的现金储备,才是李振国丝毫不慌的底气所在。
倒霉的是股民,大概率还要再过两三年苦日子,才有解套的机会。
平心而论,李振国比那些财务造假、虚构利好消息、给股民灌迷魂汤的企业家强多了。他至少敢说真话,裁员就是裁员了,亏了就是亏了,很透明、很诚实。
这样的企业反而令人放心。
为了彻底熬死同行,隆基的高管甚至宣布不领工资了,又为公司增加了几千万的现金。不像某房企的高管,一听公司出问题了,第一件事是把自己买的理财兑出来,然后安排老婆小孩跑路。
隆基的高管之所以肯为公司做出这么大的牺牲,表面原因是前几年赚得太多,现在“吐点”很正常。
更深层次的恐怕原因是,高管团队中有不少人是同学关系,有着几十年的交情。这些人对公司的感情,要比空降的职业经理人深得多。
比如,李振国的舍友钟宝申,是现任隆基的董事长;同班同学李春安是大股东、曾掌管技术团队,2012年为公司顺利上市,他还向投资人低价转让了很多股份。
当李振国做上陕西首富时,钟宝申和李春安也榜上有名。他们是现实版的《中国合伙人》。
三个同学不但合伙开公司,就连公司的名字“隆基”也是他们为了纪念母校兰州大学的校长江隆基所取。
财报会上,曾有股东问李振国:光伏行业涨涨跌跌,一夜首富、一夜输光,周期性极强,你有没有想过赚一波就退?
李振国答:如果想赚一波就退,我们就不会用校长的名字创业。
因为,“隆基”不仅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名字,也是兰大的骄傲。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3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