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开启新任期之后首次外访,到访中国,停留两天。除了北京,普京还到访哈尔滨。有内地学者分析认为,到访哈尔滨反映出普京希望推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而就任后首访选择中国,则说明他的外交天平正在调整。
普京17日凌晨抵达哈尔滨的机场,获在场的中方官员迎接。
普京在当地的主要活动是出席第八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和第四届俄中地方合作论坛开幕式,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和教授交流,还将参观东正教圣母守护教堂,以及到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纪念碑坐落哈尔滨市南岗区博物馆广场西侧,是苏联红军指挥部在1945年为纪念阵亡的苏军战士修建。
凤凰卫视记者 霍伟伟:
这次普京访华两天,行程时间很短。但是,他还是选择到哈尔滨进行访问,您认为他为什么会选择到哈尔滨进行访问,希望传递怎样的一个信息呢?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 陈宪良:
选择了哈尔滨,也是对他远东地区的重视。要想远东很好的开发,他和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彼此的联系、接触还是必要的。苏联解体以来,远东地区的开发,始终是俄罗斯的一大心病。至少有一点,远东这么多年来开发是不够理想。
要推进远东地区开发,也要促进中俄两国民间交流。中俄边境线4300多公里,其中近四分之三在黑龙江。学者认为普京访问黑龙江,目的还包括推动两国边境地区更紧密的人文互动。
对于普京就任之后首次外访选择中国,而不是过去惯例上的先访问斯拉夫国家。专家认为,这是俄罗斯的外交天平在调整,中俄各领域的互补性强。以经贸领域为例,近些年来能够快速增长,也是得益于两国产业间的互补性。
凤凰卫视记者 霍伟伟:
对于中俄贸易这样的快速发展,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说,这种可持续性是比较低的,未来可持续性没有得到提升或保障的情况下,很可能就会中断掉这样的快速增长,您认同这样的观点吗?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 陈宪良: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双方是“两好搭一好”,这是一种互补。俄罗斯可能也有一些人认为,出口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感觉自己吃亏,这个是和俄罗斯自身有关系,不是和我们有关系的,本身它的结构就是以能源为主,生产企业也是这样,包括它本身的财政投资也都是这样,必然促使它大量出口能源,它不出给中国,可能也得出口给其他国家,包括现在的印度。
普遍的分析都认为,中俄关系近年来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根基还是在于中俄两国之间的互补性。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的,未来中俄关系发展,要积极地寻找两国利益的汇合点,彼此成就。其实,彼此成就也是任何国与国关系发展的最根本逻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32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