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才是最纯正的汉族人, 语言完全听不懂, 却是正统汉语, 很好听

陋室文史2024-05-17 17:19:32  105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中国汉族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有这样一支相当特俗的汉族民系。

他们出身于中原,在朝代交替的战乱当中飘零流落,辗转迁徙到遥远的南方。

却始终不忘故乡,在艰难的穷山恶水中守住乡音古韵、传承汉族文明,说了一口十分纯正的汉语,被誉为汉人的“活化石”。

这一族群便是著名的——客家人。

作为拥有人口1亿、遍布全球各地的庞大族群,客家人涌现了一大批震古烁今的天之骄子。

包括孙中山、朱德、叶剑英,以及海外的新加坡李光耀、泰国他信,印尼吴能彬、香港曾宪梓等。

那么,身为汉人群体,客家人为什么会被冠以“客家”的独特名称?他们和其他汉人族群之间有什么区别?

(一)源起五胡乱华 成型靖康之变 背井离乡的南迁汉人

华夏文明主要发源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土壤肥沃,经济发达,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每逢朝代更迭,中原就成了各大势力的主战场,为躲避兵祸,不少中原士大夫、民众举家往南方迁徙。

西晋末期的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迁徙高峰期,约有百万民众进入南方。

大部分进入气候地理条件相对舒适的江南,其他则步入江西、福建、广东一带生活。

到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爆发后,第二波移民汹涌而来,李白在诗中这样生动描述当年的盛况:“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两宋之际,突如其来的靖康之变,带来了一波数量最多的客家人迁徙浪潮。

由于女真人在广大北方地区的残酷统治,不堪忍受的汉人跟着宋朝皇室一道南下躲避。

其中江南地区、福建广东沿海平原、江西鄱阳湖平原经历多轮开发后已然接近饱和,土地难以承载更多的移民。

因而众多客家先民不得不将更加偏僻的闽西、粤北、赣南的山区丘陵作为目的地。

据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统计,绍兴和议前后,北方约有500万移民迁到南方,是历朝历代人口最多的一轮。

诸如司马光后裔、山东曲阜孔氏、包拯后裔、李清照等有名望的士大夫家族纷纷南下。

无山不住客,无客不住山。

众多平民在武陵山区、南岭山脉、罗霄山脉、云开大山和十万大山等地寻找安身之处,这些地方虽说土壤贫瘠,潮湿易酸,但人迹较少、易守难攻,在乱世当中亦可以勉强算得上一片世外桃源之地。

南迁民众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作物技术,在荒芜的大山深处开垦山林、修建堡垒,扎根繁衍下来。

在福建西部山区所矗立的一座座圆形土楼,就是客家人的杰作。

(二)一口客家话 浓浓中原韵

清代诗人黄遵宪曾写诗称赞客家人“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

流散在外的客家人始终不曾忘本,牢牢守住家乡的根,将以语音为代表的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这使得客家话保留有大量古代中原汉语元素,号称汉语的“活化石”。

在江西客家话里面,我被称为“涯”(亻字旁)(俺的转音),你称“伲”(氵女的转音);

又如在海南客家话中,“暝”一字意为天黑、日落,比如用“暝昏头”表示“傍晚”、用“昨暝”表示“昨天夜里”。

有趣的是,古汉语中的“暝”亦与客家话一致,如李白的诗句“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宋代陆游也有“千里斜阳钟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这样的词句。

而现如今在汉语中已略显生僻的字——“脰(dòu)”还在客家话里面有着一席之地。

古汉语中,脰代表着脖子的意思,春秋公羊里提到“万怒,搏闵公,绝其脰。”而在海南客家话里面,当人们还在以 “歪脰蒂”形容歪脖子。

再比如说,在客家话当中,父亲为“爷”,讲为“话”,白天为“昼”等。早晨为“朝”,大腿为“髀”。

稍微了解唐宋时期文言文便可清楚,这些字眼与当时中原民众的流行话语之间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证明了客家人确实与中原同出一源。

所以说,我们现在普通话,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古代“汉话”,反而那些听起来晦涩难懂的“客家话”,才是真真正正的古代汉语。

当然,在千百年的漫长过程中,客家人的口音不可能与古汉语完全一致,在与当地土著相互融化过程中,也不断演化出了自己的标识。

如现代汉语中的太阳一词,在古汉语为“日”,在客家话则表述为“日头”。

步入现代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客家人继续珍视自己的传统语言,甚至于将流传下来的民歌和当代乐器融合,产生出了不少朗朗上口的歌曲,

《客家山歌刮出名》、《排排坐唱山歌》等客家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动听的声色而屡屡登上央视,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代列强入侵的大背景当中,客家人没有忘记自己汉族人的身份,挺身而出参与救亡图存的浪潮,涌现出了一大批活跃于各行各业的爱国志士,一部近代史,写满了客家人的大名。

在政坛和军界,孙中山、朱德、叶剑英、叶挺、刘亚楼等一系列叱咤风云的名人皆出身于客家,在商界,有伍佐南、吴能彬、曾宪梓、田家炳、张弼士等;在文化科技领域,有陈寅恪、郭沫若、林风眠、王力、李国平、梁伯强、汪懋华、潘毓刚等。

客家人能够涌现出如此多的人才,得益于其重视教育与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

每当宗族当中出现好的读书苗子时,其他宗族成员总是竭尽所能地提供帮助。

朱德元帅在《回忆我的母亲》中提到,自己家贫无力供养读书,便东拼西凑了200多元才顺利上学。

总之,对于客家人来说,无论自己身处何处,中原、汉文明永远是自己的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32433.html
0
最新回复(0)